第265章 遂宁王年少轻佻,不幸废掉的赵(2 / 2)

加入书签

也有人说,孟皇后为了不让皇帝和刘美人大白天的在浴池乱来,只能用独占浴池的方法抗争。

形形色色的说法许多,到了最后更是流传民间被编出各种戏文,反正等到徐信知道有关这方面的消息,那叫一个震惊不已!

深夜的汴梁依旧繁华热闹,道别了孟皇后的徐信,从东华门的旁侧的某处宫墙翻越而出。

他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先去了东华门外的樊楼,入城这几日他特意打探过一些消息,据说被封遂宁王的赵佶,年仅十二就已经是欢场常客,这段时间经常夜宿樊楼。

当夜在开封府城,发生了一件震动朝堂的“小事”,十二岁的遂宁王赵佶与辽国使节在樊楼争夺妓女而被殴打,人是被抬着回去的,主要是伤的部位有些尴尬。

大宋的宗室,先帝皇子,当朝皇帝的弟弟,居然被人打了,还伤在那种部位,这换在别的场合绝对是一场大事。

但在樊楼这种地方,事情就有些说不出口,而且另外一方伤的更重,还是大辽的使节,这件事到最后,由病榻上的高太后拍板,最终不了了之。

汴河之畔,当徐信听闻大宋朝堂的这个处理结果,只是冷笑着摇了摇头,什么高太后,“女中尧舜”?不过是一个自作聪明的,被儒家礼学一道洗脑的蠢女人罢了。

皇帝赵煦之前的宋神宗曾雄心勃勃,奋发图强,重用王安石等一批主张变法的大臣,大力实施改革,历史上被称作“熙丰新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但是等到宋神宗一死,赵煦继位,因为年纪尚幼,由高太后垂帘听政。

两宋时期的朝廷,“阴气”是相当之重,太后临朝听政的不少,在七个太后执政中,最无能的就是这个“女中尧舜”,也就是在她执政的八九年间,埋下了北宋亡国的种子。

高滔滔反对王安石变法,照理说反对变法不算什么,但引发新旧两党之争却是高滔滔一手造成的,开启政治上恶性党争的先河。

司马光上台后,高滔滔完全支持他各种无脑行为,只要是新法就统统废除。不顾国家利益,只求路线正确与否。不分青红皂白,就一棍子将新法彻底打死。

后来司马光提议将打下的领土割让西夏,连保守党中都有许多反对之声,朝堂上沸反盈天。

但高滔滔这个蠢女人却同意了,“我大清”的慈禧虽然也割地,但那是打了败仗之后的割地赔款,虽然屈辱但好歹还能说一下。

元佑年间主动割地西夏,司马光提议,高滔滔决定,无脑到极点的丧权辱国之举。

“大宋朝廷的问题很多,到时候要是空了,倒是可以好好玩玩!不说拨乱反正,但宰上一些该死的人,还是没问题的。刑不上大夫?两宋对文人太宽容了,出了一个又一个无耻败类,天不收,我收……”

徐信的声音缓缓在汴河之畔回荡,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向着汴京之外嵩山的方向行去。

这些日子他在汴梁各处勾栏听曲,小日子倒也过的舒爽。只不过今日收到了消息,姑苏慕容氏的前家臣被杀,风波恶他们终究是死了,多半是躲起来的慕容复干的。

这一位敢再现江湖,多半是练成了不废功的北冥神功。

慕容复野心勃勃,逆练北冥神功之后,肯定会想着吸人功力增长实力。

他本身的武功就不弱,乃属后天绝顶之列,能够被他看上的高手不多,少林就有好几个。

徐信推测,这人就算现在不找上少林,迟早也是会去的,所以他准备去守株待兔一番。

毕竟,这是自己种下的种子,等到开花结果即将收获的时刻,自然是要多多关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