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2 / 2)

加入书签

“陛下说,太师照自己的意思票拟就是,老奴这边看着批红。”

曹正淳的回应不出徐信预料。

明代奏折的处理,基本上是要经过票拟和批红两个阶段,内阁票拟给出处理意见,批红则是用朱笔批之,基本都是照着票拟的意见去写,但却是属于最终决策。

司礼监为何是众多太监的终极目标,因为这个部门,是有机会代皇帝批红的。

大明的皇帝大多不是非常勤政,基本上只会对最重要的一些奏章批红,剩下的交由司礼监秉笔、掌印等太监来批红,这就给了他们可操作的空间。

当然了,就徐信秉政之后,他亲自票拟过的奏章,司礼监是不敢乱来的,所以曹正淳说他看着批红。

“我都明发宣告厉行改革,居然还有密旨请命,不知做事,只知反对,风闻奏事不是让他这么用的,下狱吧……”

徐信对御史言官之类大多没好感,风闻奏事,都不需要任何证据就能乱告,这就不是监督,而是乱政。

徐信这边有了决定,内阁票拟将这群御史下锦衣卫狱,要锦衣卫查办,阴构党羽、威胁朝廷、扰乱国事之罪。

然后,没有几天,来自文人士大夫当中既得利益者的集中性反扑来了,针对徐信的奏章如同雪花一般飘到皇帝那边,都是说他乱祖宗制度、擅作威福,要让皇帝给他这个太师定罪。

这些人的话说的很好听,讲小皇帝有纳谏之明,而首辅的徐信却无容言之量。并且列举了朱元璋鉴前代之失,不设丞相,朱棣设内阁,但阁臣应该有多位,这是祖宗之法。

内阁好些年没有进新人,就徐信一个人秉政,擅威做福,并且还要做和王安石一样的事情,实在是大违祖制……

实际上就是徐信的改革触动了这些人以及他们背后势力的利益,所以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然而徐信要做的事情就必须得成,这些人敢挡路,那就送他们上路,历来改革必定要流血,这些人这么喜欢凑,就让他们当第一批流血者。

“仲父,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文渊阁内,小皇帝的声音响起,这么多的奏章,让他都感受到了压力,终究是经验不够。

徐信看了眼小皇帝,平静的说道:“寿儿,你觉得他们的这些言论,是好是坏,是善意还是恶意。”

朱厚照朗声回道:“护龙山庄、东厂和锦衣卫都有奏报,仲父您的改革极有成效,所以他们的奏章,皆是为那些为恶者说话,自是不对。”

“既然不对,那就不必再审,下狱者,以欺君之罪,斩立决!其父族、母族、妻族三代以内不准科举!”

徐信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代表着一颗颗人头落地,同时他们的三族也是要被影响,这就是要做恶事的代价。

“这是否……太过,也太快了。”

小皇帝被徐信的决定吓到了,现在的他,还有些他父亲一般的仁善,但等到日后,肯定就不会了。

徐信看着朱厚照,意味深长的说了一番话。他这么着急改革,除了帮大明翻身,更重要的是干掉礼教,让自己的《王学》上线成为正统,他有种预感,成为“圣人”后,或许会有好处。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