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第338章 战之前夕!风雨欲来!(2 / 2)

加入书签

“云广一带的百姓,迁移之状如何?”

纵观大明所处之地缘,可以得见,百国联军要攻入大明的位置,必然就是在云广之地,毕竟从地缘上来看,再继续往西,那便是西之高原。

除非是脑子有什么大毛病,否则断然不可能让大军从这个方向入境。

并且,这一次大战的双方出动的兵力太过于庞大,近三百万人的冷热兵器之战,战场所辐射波及的范围也必定是极大。

而一旦在云广之地开战,最为受影响的,必定是云广一带的百姓。

原本这云广一带之民众就是全国经济最为低迷之区,再经历这一番战火血洗,百姓的日子将会变得更加难过。

故而。

在开战之前,朝廷诏命,先行将这边境之城的数百万百姓进行迁移。

“启奏兴宗皇帝,陛下。”

张璁朝着阿标和嘉靖神仙分别行礼,随即才继续道。

“粮草火械一应俱全,都已运达云广之边。”

“我朝四十八万陆战大军,也已经全数集结在云广交界之地,随时可以进行调配。”

“至于云广边境二十九城的百姓,暂时还未完全迁移结束,不过已经处在了收尾阶段,三五天之内,必定能够全数迁移结束。”

当下之大明,国力鼎盛,已经是今非昔比,库里有的是银子。

在迁移云广边境二十九城百姓之时,朝廷布告天下,向百姓做出承诺,此番迁移过程中的一应损失,包括房屋等,只要战后发现破损,朝廷都负责修补以及照价赔偿。

正因为如此,边城百姓才会主动配合官府迁移,迁移速度才会如此之快,在几个月内完成数百万百姓的迁徙。

“很好。”

朱标微微颔首。

三五天之内,这仗还是打不起来。

“接下来你们所要做的,就是保障后方粮道之顺畅,以及加紧练兵,四十八万陆战之兵,在开战之初还能应对,一旦时间线拉长,战线拉长,必定是不够。”

这是必然的。

百国两百余万大军,如果发现集中战力无法得胜,必定会多开辟几处战场,大明的兵力就会被稀释的极其分散,届时就算是战将再如何强大,也将捉襟见肘。

话音落。

这帮阁臣部老,纷纷是拜礼。

“外寇已至何处。”

朱标望向张璁,继续问道。

“根据最近细作来报。”

“外邦联军已经尽数集结于莫卧儿本土,陆战之军,共计一百八十余万,并且各国国内还在加紧征兵练兵。”

“同时。”

“从西方而来的上千艘运输船已经云集在孟加拉湾海域,随时可以一次性将这一百八十万大军运抵蛮东牛、大城、南掌、安南等国,最后,从这几处对我国发起攻势。”

大明开启白银扩张计划之后,整个国家的注意力一直都是聚焦在海洋之上,反而是忽略了这些陆地邻国,尤其是南境诸国的心态变化。

如南掌、安南、东吁这些个邻国,都是直观感受到大明国力的迅猛增长,惊愕的同时,内心更多的是恐惧。

因为他们的国力并未有随之增长。

尤其是安南。

安南之地,作为曾经被大明一口吞掉的撮尔小国,面对国力在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说不准就会再次被一口吞了,心里时时刻刻都是忐忑不安。

这些个南境小国,不自觉之间,都是在极尽的往莫卧儿帝国靠近,都已纷纷是上表给莫卧儿的阿克巴皇帝,表示愿意成为莫卧儿的属国。

在这一场即将开始的世界大战之中,如安南、南掌这些个莫卧儿附属小国,他们明白自身的价值,都将成为了百国联军对大明发起攻势的第一战场。

而就在这时,金椅上坐着的朱标和嘉靖神仙都是表情一变,二人相视一眼,神色皆是凝重了起来。

方才。

他们都是同步收到了来自于仙师的简讯,秦汉唐宋明,五朝之将领,当下已经是降临嘉靖大明时空,降临在云广交界之地,降临于四十八万大军营帐之中。

这意味着。

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正式开战。

……………………

莫卧儿帝国,夏都拉合尔。

从高空放眼望去,整个拉合尔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为典型的绿式建筑,这皆是因为皇帝阿克巴自身的信仰所致。

虽然莫卧儿这片地域的民众大部分都是信仰印度教,但阿克巴却是个极其虔诚的教徒。

因为有不同宗教,所以必然会有着宗教矛盾,严重时,直接几万信徒当街对砍也不是不可能。

为了让伊斯兰教和印度教能够和谐友好的共处,阿克巴在彻底掌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宗教平等,并且建立了一个无宗教、无上帝的圣教,自己任教主,以此来调和内部宗教矛盾。

效果,很是明显。

而且阿克巴这一招也极其之聪明,以身为神,化神权为王权,能被赞誉为莫卧儿最伟大的皇帝,果然是有几把刷子。

此刻。

夏都拉合尔古堡之中。

在阿克巴占领拉合尔之后,对这座拉合尔古堡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东西五百米,南北三百米,总计占地十五万方圆,现今内有建筑21座,正中是一座由四十根巨大圆柱撑起的宫殿,称之为四十柱厅,这四十柱厅就类似于大明奉天殿所在,是皇帝办公、中枢之所。

当下。

在这四十柱厅之中,有着上百位衣着华丽之人站着,这些人,皆是百邦各国的国主,正一个个的排好了队。

他们刚刚才开完会,初步确定了战略计划方向,并确定了以苏莱曼大帝为最高统帅,查理五世和阿克巴皇帝为副统帅,其余则为统帅部成员的指挥权议案。

站着的这些人,包括南亚的南掌国王、东吁皇帝、安南国王、占城国王、大城皇帝等,中西亚等国、波斯皇帝等,西欧等诸国国王。

其中,有着一个让人很是熟悉的面孔,正是先前嘉靖海战中别俘虏,大不列颠新任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不过这会的小莎莎明显表情很难看。

在三封国战之书被送往大明之前,英伦三岛已经是被西方海上联军围殴,驻军在英伦三岛的明军撤回了本土,这让伊丽莎白一世不得不向西方诸国低头,参与百国联军。

这一帮国主之中,居中之处,有着三把椅子搁着,其上坐着三人,各自的长相特点很是显著。

从左至右,分别是: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奥斯曼苏莱曼大帝、莫卧儿阿克巴皇帝。

而在这帮百国联邦扛把子的面前,

有着十数位忙碌的油画师,正齐齐在一副巨幕之前作业,同时进行着作画,将这百国首脑齐聚的一幕,给记录下来。

如果这一战胜了,这就是百国高光图。

如果这一战输了,大概率就是最后的遗照了。(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