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极品(2 / 2)

加入书签

拍卖品的收入,鉴定,宣传,展示。

时间,场地,组织等等。

一切都是在有计划的进行当中。

临时增加拍卖品的情况,不是没有,但很少,而且必须是精品。

否则既会打乱拍卖流程。

也会造成拍卖规则上的不确定性。

本次佳士得在星沙的首次拍卖,筹备宣传造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已经确定的拍卖品,及其资料,也早已印发分发了。

所以按流程来说,现在再添加拍卖品,确实不合规矩。

时间也来不及了。

不过。

那也要因人而异。

因物而异。

因为见识过杨辰鉴宝的奇迹,那晚从白玉卧兽纸镇书压当中,竟然能看出其中藏有一块价值4500万的翡翠玉观音。

潮老头托尼先生对杨辰的鉴赏能力,惊为天人。

并且主动上前,放低姿态求合作。

现在。

这个天才少年说有一个好东西,想上他的拍卖会,托尼先生自然是求之不得了。

当然。

是不是好东西,也要看过之后,鉴定之后,才能确定。

到时候再看这个好东西,有没有资格,成为这场拍卖会,临时增加的拍卖品了。

“杨先森,是什么好东西?”

“我很期待哦。”

托尼两眼放光道。

杨辰请他们二人稍等。

回到车上,把那个装有乾隆御用匕首——【玉雕花把包金鞘匕首】的精美木盒拿了出来,回到包厢。

包厢里。

黄荣林和托尼两人,都是一副翘首以待的样子。

杨辰把木盒轻轻放在桌上。

然后环顾了一下。

黄荣林立即会意,挥了挥手,把一群环肥燕瘦,活色生香的妹子都赶了出来。

等妹子走完之后。

杨辰才缓缓打开木盒。

木盒里铺着一层金黄色的绸缎。

富贵而又大气。

绸缎之上,赫然是一把匕首。

匕首的造型颇为特珠,不是普通匕首那样板正的形制,

刀柄是玉石所制。

且向一边形成一个弯曲的弧度。

上面镶嵌了一些宝石。

有红、蓝、绿三种。

显得贵气逼人。

刀身长约三十厘米。

为精钢所制。

剑形。

刀身没有一丝锈迹,也没有一丝杂质,寒光闪闪,看上去锋利无比。

看到这把匕首,黄荣林眼睛都直了。

“杨老弟,如果我没看错的话,从这把匕首的造形,材质,形制来看,这恐怕是清朝宫廷里面的东西。”

清朝是少族。

其武器特征与中原汉族有很大不同,看出来并不难。

但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清宫里的东西,黄荣林这个爱好古玩的商人,还是有几分眼力界的。

闻言,托尼先生也点了点头。

“刀柄为顶级和田玉。”

“上面镶嵌的宝石分别是红玛瑙,绿松石和蓝宝石。”

“刀身是一种特制的精钢。”

说到这里,托尼皱起了眉头:“好像还少了点什么?对,刀鞘!少了一把刀鞘!如果有刀鞘的话,那就完美了.”

杨辰点点头。

“没错!”

“少了一把刀鞘!”

“刀鞘叫包金鞘,没有了,遗失了.”

此话一出,托尼先生便流露出一丝遗憾:“可惜,可惜了!”

说完之后,却又话锋一转:“不过虽然刀鞘遗失了,但这把匕首,也绝对算得上好东西了。”

“杨先森,能说说这把匕首的来历和出处吗?”

拍卖行收取委托人的拍卖品,自然要问清楚来历和出处。

一个是了解和评估拍卖品的价值意义。

另一个,也是为了规避相关的法律风险和政策。

当然。

这是一个流程。

至于这个流程的严谨程度,就视情况而定了。

闻言,杨辰说道:“这是我在一个古玩摊上买到的,匕首的学名叫【玉雕花把包金鞘】,清宫造办处制造。”

“是乾隆皇帝御用的贴身武器之一。”

此话一出。

黄荣林便是“嘶”的一声,倒吸一口气。

眼睛瞪得像铜铃。

眼神火热无比。

而托尼先生则是神情严肃,目光灼灼的盯着那把匕首,正色道:“杨先森,匕首是真是假,是不是乾隆御用,我不敢冒然定论。”

“我这边马上通知公司的专业鉴定师过来,由他们鉴定评估。”

“杨先森没意见吧?”

这个要求,十分合理。

托尼虽然是佳士得亚太区总裁,也有一定的古玩鉴赏功底,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毕竟不是这方面的权威和专家。

所以叫公司的专人来鉴定,很合理。

杨辰点点头。

自然不会拒绝。

见状,托尼拿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半个小时后。

托尼先生离开包厢,带来了两个手提工具箱包,看上去斯斯文文的鉴定师。

简单做了个介绍。

在得到杨辰的允许后。

两位鉴定师便拿出工具,小心翼翼的取出木盒之中,那把玉雕花把匕首,开始全神贯注的鉴定。

两位鉴定师看得很仔细。

手法技术也十分专业老道。

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这的确是一把清朝时期的匕首,且各种材质村料,确实都是真材实料。

不过至于是不是乾隆御用,暂时就不好判断了。

毕竟东西虽然可能是清宫造办处制造。

但皇帝可选择的东西多了。

不一定用它。

御用,和非御用,其价值和意义,相差就大了。

可以这么说。

同样是一个马桶。

皇帝用过的的,和没用过的,价值和意义,能一样吗?

“杨先森,我没有冒犯的意思。”

“你也知道,除非能证明这把匕首是乾隆皇帝御用之物,否则它的价值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请问,你如何证明它是乾隆皇帝御用之物?”

得到两位专业鉴定师的结论之后,虽然对杨辰神乎其技的鉴赏功夫惊为天人,但托尼先生还是要保证鉴定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闻言。

杨辰点了点头。

对于这个问题,自然是早已通过系统,得到了答案。

“第一,这把匕首的造形,材质,和形制,并不难仿造。但在清朝,等级森严,逾制可是大罪。”

“什么人,什么阶级,怎么穿,怎么用,都是法律规定好的。”

“除了皇家,谁敢用这种材质和形质的武器?”

“造反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