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买年货 过大年(2 / 2)

加入书签

    进了北门往里走,是卖糕点和京城果脯的店,还有卖炒红果、榅桲、金橘蜜饯、海棠等的路边摊。

    这里也有现场纯手工制作的小吃,茯苓夹饼和栗羊羹。至于而后来,它们则成为工厂工业化生产的了。

    栗羊羹是一种甜得类似红豆沙的方块形甜点,但它也叫羊肝羹,煮熟的羊肝带种苦涩,而这种羹却甜得发腻,一点羊肉味儿也没有。

    能拿在手中把玩的是茯苓夹饼。它是两张圆形的“白纸”,夹上一点芝麻、核桃、蜂蜜等和成的馅料,像一贴膏药。

    可以把“白纸”部分撕下来卷卷,先塞入口中;把有馅儿的“膏药芯儿”折叠再折叠,恨不得揉成一个圆球再吞下去。

    在这里,他们尽情地享受着美食的诱惑,感受着浓浓的年味。

    刘之野带着弟弟妹妹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一边品尝着羊肝羹,一边拿着茯苓夹饼。他们边吃边挑选着各种年货,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东安市场南门的隆记食品店,迎着市场出口处,摆一长桌,几个大瓷盘上摆放着刚出锅的、各种各样的糖葫芦,旁边的支架上还插着很多,每一串都精心制作,外扣大玻璃护罩,用一大灯泡照着,真像舞台上的各种名角登台亮相,五光十色,太吸引人了。

    “老哥,我想要那个糖葫芦。”小妹指着一串糖葫芦喊道。

    “好,哥给你买。”刘之野笑着答应道。他揽着妹妹的肩膀,走向糖葫芦摊位。

    “同志,来两串糖葫芦。”刘之野对老板说道。接过糖葫芦后,他递给小妹,“小心点,别烫着了。”

    接下来,他们又买了各种糖果、干果、肉类、蔬菜等等,还有一些过年用的对联、年画等等。整个集市上,刘之野兄妹三人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卤煮炒肝爆肚,豆汁焦圈炸酱面来一碗吧您嘞。”三人在小吃一条街又是一顿猛吃海塞,吃完又接着逛。

    他们一行又来到繁华的百货大楼,他还得为弟弟妹妹和慈爱的父母添置几件衣衫。

    这座六层高的百货商店,矗立在一片平房建筑的王府井大街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即使在全京城的百货商店中,它也堪称巍峨的大楼,自开业以来就一直被市民们尊称为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的一到三层对普通百姓开放,这里的生活用品种类丰富,从衣服、鞋子、袜子到各种日用品一应俱全。

    他们在一层层挑选着,为家人选购着合适的物品。而高高在上的四层,则是神秘的“特/供部”--  34号供应部,那里是专为特殊人群提供的高端商品。

    夜幕降临,三人满载而归,大包小包的年货在手中,即使是以刘之野过人的体力,也开始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他们来到摩托车停放处,一幕疲惫的画面映入眼帘。

    忙碌了一整天的他们,在夕阳的余晖中骑着那辆“三蹦子”回到了熟悉的四合院。

    此时,夜色已深,周围的街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而家家户户的灯火已经亮起,像是在寒冷的冬夜中播撒出一片温馨。

    回到家里,刘母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看着兄妹几个大包小包地提回来,心疼钱儿的她忍不住就责怪了几句。

    “有几个臭钱儿,你就不知道怎么花的好,你不过日子了吗?”

    “还有你们两个,你大哥乱花钱怎么不拦着他,不知道过去年就要准备结婚娶媳妇了……”

    饭桌上,饭菜的香气与刘母的责怪声交织在一起,温馨而家常。

    兄妹几人听了母亲的责怪,脸上都有些讪讪的,但也知道母亲是为他们省钱。

    吃完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热炕头上,分享着这一年的喜怒哀乐。他们谈笑风生,笑声不断,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欢声笑语所驱散。

    他们谈论着这一年的点滴,回忆着曾经的快乐时光,感叹着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