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无欲则刚(1 / 2)

加入书签

徐州府府衙。

    正在头脑风暴的付毕生突然想到了什么。

    “等等!

    福安侯是王族朱氏弟子!

    赵玉刚将福安侯被暗杀之事往武当派身上扯。

    一旦武当暗杀福安侯的事情做实,最先和武当派对上的不是赵氏,而是朱氏!

    赵玉刚赵老侯爷这样做的目的不会是为了激化王族朱氏和武当派的矛盾吧?

    激化武当派与王族朱氏之间的矛盾,对他,对赵氏又有什么好处呢?

    赵氏嫡女已经是王后,赵氏在大明王朝已经足够富贵了,完全可以说是一族之下,万族之上…

    除非…

    除非赵玉刚有更大的野心!

    他已经不满足于一族之下了,而是要做真正的万族之上……

    可是,以赵氏的能量能撼动得了朱氏?”

    付毕生想得很多,很远。

    大明王朝讲究制衡!

    不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王朝,所有的上位者都讲究制衡。

    掌握了驻军的黄俊是赵氏门生,虽然现在已经背刺…

    但在之前,大明朝廷上几乎公认的就是黄俊属于赵氏派系!

    既然掌握了驻军的卫指挥使属于赵氏派系,那么文官的最高领导者,知府就不能再出自赵氏派系,最好还要是赵氏敌对派系之人。

    徐州府没有例外。

    付毕生就是非赵氏派系之人!

    虽然徐州府是朱承武的封地。

    但大明王朝的封爵自治权并不大,朱承武并不能对徐州府的治理参与太多,更不能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

    朱承武只能享受到徐州府的经济供养。

    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个大统一皇朝,大汉皇朝是封爵最后的巅峰。

    大汉皇朝的封爵,在属国封地的权利极大。

    不仅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而且封地内的官员都可自行任命,能对封地内的二千石以下官员“自置吏”。

    财赋上也可以收取封地内的人头税和田租。

    但也因此,大汉皇朝整朝,封爵属国都没有多少时间是安分的。

    甚至最终还造成了军阀乱战、三家争霸…

    虽然之后,再无一个朝代能够一统世界。

    皇朝被迫降格为了王朝。

    但位格虽然降了,大汉皇朝的错误经验却是被后来的几大王朝好好的引以为鉴了。

    受到教训后,后来的几大王朝都对封爵属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限制。

    不断降低封爵在属国封地之内的权限。

    到了大明王朝,朱氏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严令封爵不得在属国封地内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

    最终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类似朱承武这种朱氏子弟封爵,说是封爵,实际上就是朱氏用封地供养着的种猪。

    就是这样,中央朝廷也不能完全放心。

    毕竟天高皇帝远,谁知道封爵在封地内会不会上下勾联,背着中央朝廷养兵,搞小花招!

    所以,中央朝廷一般还会派人到封地监视。

    这种事情不会因为朱承武得明王信赖、看重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朝堂、朱氏默认的规矩、祖制。

    明王也不好多说什么,或者插手做什么!

    不然就会被认为,明王有重立太子的想法。

    然而,当今明王虽然喜欢朱承武,却还没喜欢到重立太子的地步。

    明王只是想把朱承武培养成朱氏的又一位宗师底蕴。

    徐州府的经济供养,足够朱承武习武,并富贵的度过一生。

    故此,朱承武受到的监视制衡不仅没有减少。

    相反,朱承武因为明王信赖,当今明王嫡子、赵王后长子的身份,面临的监视更加严格。

    特别是朱承武背后有赵氏支持,徐州府驻军的最高领导-卫指挥使又是赵氏派系之人。

    所以对朱承武,对徐州府,中央朝廷那是千挑万选,最后才派了一个优秀人才过来。

    那个人就是徐州知府付毕生。

    在徐州府。

    付毕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监视福安侯朱承武,制衡卫指挥使。

    其次才是治理好徐州府。

    付毕生的本职任务是监视朱承武、制衡赵氏派系官员,所以付毕生必然不是赵氏和朱承武一派的。

    因此,付毕生在知道赵玉刚将暗杀朱承武的事情往武当派靠的时候,才会多想!

    并且是朝着最坏的那个方向去多想。

    最坏的事情没有发生,不过是一个担忧太过的责问!

    然而没有想到最快的情况、上报最坏的情况,却是会被朝廷中央质疑能力不足或者忠心出现了问题的。

    孰轻孰重?

    付毕生怎么会不知道!

    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付毕生可是心得甚多。

    一个不会保护自己的官员,是干不来、干不好付毕生这种深入对方地盘,监视制衡对方的事情的。

    “大人,大人~

    不好了!

    赵老侯爷……”

    就在付毕生脑海中继续着头脑风暴的时候,又一个着急忙慌的声音,伴随着慌乱的脚步声响起。

    等到来人走近,正是李家麒麟子还在的时候,最开始来禀报赵玉刚抓了黄俊的那个府衙捕快。

    “慌什么慌~

    没看见付大人正在想事情嘛?

    是赵老侯爷带着武隆元和黄俊来府衙了吗?”

    柳正义喝止住了着急忙慌的捕快,问道。

    “额~~

    柳总捕,您们都知道了?”

    着急忙慌的捕快停下了他那风风火火的步伐,一脸错愕的看向柳正义。

    随即,这个捕快就看到了正低眉顺眼站在一旁的老李头。

    “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

    看到老李头的瞬间,府衙捕快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有人提取禀报了啊!

    “果然没有惊喜!

    这些捕快是该加强训练了!

    传递消息的速度居然连一介老仆都比不上。

    果然就不该期待他们能带来什么新消息和惊喜!”

    柳正义看着沉默下来的捕快,心中不满,暗自骂道。

    柳正义虽然名义上受到知府付毕生的领导。

    但正如朱承武前世,强势的副职可未必服气正职。

    更何况这个世界是武道世界,柳正义又是伟力归于自身的当世一流。

    对付毕生,柳正义能够保持明面上的尊敬,已经算是大明朝廷积威甚重了。

    柳正义和付毕生暗中的权势交锋,可是从未停止过。

    报信捕快这次在速度上输给了付毕生的老仆自然让柳正义大为不满。

    要知道捕快可是衙门用来维护治安的重要力量,是大明王朝的暴力机构。

    现在在报信速度上却输给了知府付毕生的一介老仆。

    这样的捕快如何维护治安,如何保护百姓。

    这不是在打他柳正义的脸吗?

    这不是在说他柳正义领导下的捕快队伍战斗力不强吗?

    “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总是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一点都没有我们巡捕司的风采!

    而且速度这么慢!

    扣你半个月的俸禄!

    还有,你自己去找老刘加练!

    没有跑够三百里,你下个月的俸禄也别要了!”

    下属在本应优势的方面被付毕生的老仆比了下去,柳正义是越想越气。

    如此吩咐道。

    “啊?”

    报信捕快没想到,这个争取表现的机会不仅弄砸了,而且还影响了俸禄。

    当即,一脸苦涩、错愕、可怜的望着柳正义。

    似在问柳正义他有没有听错!

    又似在请求柳正义收回成命!

    “怎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