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唯变不变(1 / 2)

加入书签

“侯爷,我这实在是事出有因…”

    终于听明白朱承武如此态度真正原因的赵兴汉刚要解释。

    却再度被朱承武挥手打断。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赵将军,你先放下军中事务,回家消息吧!

    你麾下士卒暂时移交给兴业表哥!”

    不同的称呼,表达着朱承武对赵兴汉的不满和对赵兴业的亲近。

    但赵兴汉未尝没有变,没有飘?

    赵兴汉现在居然自认他位高权重、见多识广,在一些事情上,只要有正当理由,可以更改朱承武的命令。

    赵兴业也只会是这次军改的临时军方统帅。

    同时,撤销死士小队编制。”

    可不能再得罪掌握他命运的朱承武。

    最终安排完一切的朱承武,将赵兴汉和赵兴业赶了出去,做交接去了。

    朱承武思考了一下,眼眸一凝,如是说道。

    因为就算麾下士卒效死,以朱承武的实力,也足以对赵兴汉进行斩首。

    高要喜形于色。

    除了赵兴汉之外,军方还有三位一流。

    高要在这次事件中的表现同样不让朱承武满意。

    “既然如此,高哥儿你先下去吧!

    他数次欲言又止,但都被朱承武忽视了。

    人,果然都是会带预设立场的。

    对此,赵兴汉还无法反抗。

    直到这时,赵兴汉才真正明白什么才是他的根基。

    对朱承武的安排,赵兴业没有意见。

    还是因为朱承武从来都不是靠麾下士卒打天下的。

    一旦朱承武开始怀疑高要的时候,高要恰到好处的言行,朱承武同样能找到怀疑的借口。

    “侯爷,您不能…”

    这时,“高哥儿”这种亲密的称呼反而成了朱承武生气的证据。

    这三位一流,都是福安侯府侍卫队出身,虽然也是赵兴汉的老部下,但对朱承武的忠心暂时还是值得信任的。

    因为赵兴汉还想着被再度启用呢!

    以至于在朱承武受伤,急需力量护卫的时候,赵兴汉还来这一出。

    “冬雪会成为禁卫统领,主管福安侯府防卫工作。

    至于现在突然将功劳最少的赵兴业提拔为临时统帅,会不会引起军方另外两位一流的不满?

    赵兴业躬身应答。

    需要福安侯府出面协调的事情,我会和崔大人说的!

    你到时与崔大人沟通!”

    高要躬身告退。

    随着时间流逝,所有人都在变。

    在看见赵兴汉和赵兴业走远之后,高要才略带调笑的和朱承武交流。

    虽然只是第四位成就一流境界的,但到底成就了一流境界。

    朱承武信任、放权,他就是福安侯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赵将军。

    高要应对朱承武问责的方式太过“正确”,反而让朱承武一时搞不清楚他到底该不该信高要了。

    辅兵保留三万人的规模即可,多余的退兵还民,由福安侯府出面给他们安置土地!

    同时管理着这三卫的高要,横向对比大明朝廷,那就是禁卫军统领、东厂督主、大内总管的三合一。

    “兴业表哥,进来吧!”

    就如赵兴汉和赵兴业!

    “侯爷!赵府今晚的花瓶可能又要碎好几个了!”

    但高要到底不是赵兴汉。

    待我颁布正式命令后,高哥儿你与夏雨、冬雪做好工作交接。

    朱承武挥手,让高要退了出去。

    相比于一旁赵兴业的沉着冷静,赵兴汉就有点忍不了。

    而且自己拿着自己的盔甲兵器,说不定还会因为熟悉,发挥出更大的战力呢!

    至于体力因素?

    你是福安侯府大部队中唯一可以和赵兴汉制衡的侯府高层!

    你却放任赵兴汉不听从我的命令,延后回返…”

    还真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甚至在内心深处,赵兴汉还有点责怪起朱承武来,觉得朱承武不讲情面、小题大做!

    但这一切情绪赵兴汉都只能默默按捺在心中,无法也不能表现出来。

    作为内务处总管,高要与朱承武接触得太多了,再加上高要天生擅长察言观色的本事。

    “别着急感谢我!我还有一些安排!

    你听完了再感谢也不迟!”

    如果没有,就将从各地驻军中抽调的老卒还给他们,同时以福安侯府的名义给他们去信,让他们对这部分老卒晋升使用。

    完美,高要的回答还是一样的完美!

    那不就是大明王朝的禁卫军、东厂、大内吗?

    经过这些年的历练,赵兴业也慢慢学会了少说话多做事。

    一出大门的赵兴汉就对着赵兴业甩脸色。

    作为老人,朱承武也愿意给他们机会。

    只见高要一愣之后迅速回过神来,对着朱承武躬身回答道,“一切听从侯爷安排!”

    “高哥儿,老实说,你也让我失望了!

    淑筠、秀敏等人都不在!

    越晚经历,经受挫折所要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福安侯府的正规战兵,保持十一卫的编制。

    至此,赵兴业成为原本福安侯府侍卫队中第四位成就一流境界的老人,也是现在福安侯府军队体系中第四位成就一流境界的将领。

    那就只有靠士卒们自己合理安排了!

    当然,朱承武之所以敢做此军改。

    一旦不听从朱承武的命令,赵兴汉不知道他还会否有再度被启用的那一天。

    军队、精锐…那些都只是锦上添花的玩意。

    或许这也是因为过去几年来,一心武道的朱承武太好说话了吧!

    只要有正当理由,解释得过去,朱承武对麾下高层极为放权,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自由度。

    赵兴汉下台,赵兴业临时过渡,是最好的维稳选择。

    还有嫡子赵士林,也是赵兴汉需要考虑的!

    就算他废了,嫡子赵士林那光明的前途可不能受到过多牵连。

    朱承武这次安排赵兴业成为这次军改的临时统帅,除了赵兴业的赵氏身份外,还有一個原因。

    赵兴汉生气就会砸花瓶就成了一些福安侯府高层对赵兴汉的调侃。

    一卫精锐底子,剩下的十卫以五卫一军的模式,分为两个军。

    但或许是被赵玉刚批评后,知耻而后勇。

    朱承武皱起了眉头,但随即朱承武就强迫他自己舒缓了眉头,放下了心中怀疑。

    朱承武进行着安排。

    “多谢侯爷!”

    一些挫折,果然还是越早经历越好!

    朱承武并未理会赵兴汉嘴中的哀求,而是出声叫进来了早已被近侍召来,正在门外等待的赵兴业。

    朱承武说出了他的安排。

    那就是赵兴业成就一流的时间最晚,立下的功劳最少。

    知道首先认错,之后再慢慢解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