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万里江山,何处无烽烟?(2 / 2)

加入书签

    若是在野外进行大规模的作战,可能会因为缺乏组织和纪律性,达不到目前李元徽对于精锐的要求,但是在守城作战之中,绝对是够用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元徽会把庐江新军放在柴桑等地驻守的原因。

    因为这些人说白了,平日里都是放下锄头,就能拿起刀枪。有的甚至连锄头都没有拿过,就是当私兵养的。

    所以,这些人实际上论守城的话,其实还蛮靠谱的。

    四月,老朱和于仲亨、窦羡君、窦奉节率军回来了。

    虽然这场大战对于江淮军来说,相当于打酱油了,但还是举行了一场宴会。

    江淮方一共派遣一万八千人。李元徽派了四营步卒,还有高盎率领刺史部,合计一万五千人左右,余下都是淮南郡的郡兵。

    基本上都全须全尾的回来了。

    战损可以忽略不计。

    随后,李元徽把自己的武卫营又进了一轮扩军,招收了八百新兵。都是慕名来投效的广陵、庐江两郡强宗豪右家的子弟。

    这就跟皇帝喜欢让宗室勋贵和世家大族子弟充任宿卫军是一个道理。

    有质子的性质,也算是一种恩遇和人才培养。

    这些人还真不是强行征召来的,都是主动来投。

    李元徽自然也就笑纳之了。

    随着几场雨,水位持续上涨。

    东魏的曹元静也终于按耐不住了,其本人率领重兵来到芜湖。并让大将军苗先云率军屯与于湖。两军成犄角之势。

    李元徽闻听之后,也率大军前往濡须坞后面的东关。此间大战一触即发。

    而遥远的千里之外,大战已经开始了。

    李二郎率四万凉州军渡过黄河,直奔萧关。

    李三郎与柴荣率四万军兵马出陇山道,直取安定。

    李源则率自领六万大军出散关,进围陈仓。

    陈仓城下,李源率领的出蜀大军一望无尽。将陈仓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并在城下打造攻城器械,准备攻城。

    来自陇右的压力,让西燕不得不放弃出崤函道攻击洛阳的念头。

    大将军宇文涉急率大军往救安定,另一边宇文萧也从南阳郡自武关道返回,并驰援陈仓。

    与此同时,洛阳方面的辅国大将军段义弘,督领十万大军兵进潼关。

    这时候,西魏动手了,也算是对去年西燕出兵袭击慕容德舆进行的投桃报李。

    曹烜亲自出征,出兵八万,会同黄牛角的三万人,以十一万大军进攻驻守叶县一带的慕容德舆所部。

    另一方面,时隔两个月,大司马丁景珍,跟刚刚投奔西魏不久的孙白等人,出兵六万余,再出义阳三关,威胁汝南和陈郡方向,让还未撤走的天雄军、天武军和一部分中军精锐都无法支援叶县战场。

    经过整编训练之后的西魏军,此时已经跟去年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实际上,西魏军并非是简单的农民起义。而是汇聚了军中将领、前朝宗室、地方豪强等多种势力建立的政权。

    这些人并不缺少见识,知道这军队应该怎么建设,地方该怎么治理,如何齐民编户,收取赋税。

    不仅是西魏,包括东魏,和已经占据青州的瓦岗,其实都有大量的读书人、地方豪强、旧日军将等人加入。

    时局如此,如今天下各方的势力,其实已经没有纯粹的农民起义军了。

    逐鹿天下,此刻已经变成了军阀们的游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