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张良归汉(2 / 2)

加入书签

    而李元徽则完全就是礼贤下士,对待赵大和他手下的一众将领非常礼遇,还对他们委以重任。

    在来到黎阳之后,赵大也就自然而然就知道唐军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

    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

    后来北邙之战,李元徽一箭射杀杨熙,挽回败局,名扬天下,此后一路平步青云,甚至整个李家都龙成大形。

    严明的军纪,往往是占领者最好的瓦解抵抗的手段。邺城人虽然还有大批在怀念赵家兄弟的恩德,却终究不会为此去抵抗燕军。

    并亲自上表,请求李源将刘文惠空出来的右骁卫大将军授予赵大。

    在迅速完成了邺城的接收工作之后,刘玄机也收到了上党的求救文书。

    如今更是大唐最有实力的皇子之一。

    娄代文率五千余兵马驻守在长子,张世武率五千人驻守屯留,两人面对唐军的强攻,也是勉强支应,但因为准备还算充分,一时半会还能守住。

    并且把整个黎阳防务都交给了他负责,同时任命他为总管,负责整肃败军。

    但面对唐军的优势兵力,两人也只能在全力抵抗的同时,跟刘玄机求救。

    心中更是感叹李元徽这年轻人手段之老辣,非比寻常。

    毕竟刘玄机一路南下所做的也是收买人心,严明军纪,所以赵大也并不担心刘玄机对邺城百姓有什么过分之举。

    如果他当时能够在刘玄机南下之前,攻下晋阳,那么局势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谁又能说得清呢?

    不过现在,都是过眼云烟了。

    兵力上,足以跟朝歌形成掎角之势,抵御魏军。且外将和败兵,也杜绝了此前那些乱七八糟的幺蛾子。

    赵大虽然初时面对李元徽的时候有些不自然,但却很快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虽然七八年在洛阳,赵大就已经是官拜左领军将军,统率由勋贵子弟临时组建的新军,但是李四不过是个小队正。

    等跟唐军一同到了黎阳之后,赵大又把麾下的邺城人全都遣散了,毕竟邺城已经落入刘玄机之手,这些人跟着他也是不太适合的。

    不由的两声感叹道:“唐军虽败,李氏未可轻也。”

    至于朝歌方面,是他的老底子江淮军。比起耐心和防御战,无疑是天下间最有经验的部队。

    燕军连续进攻十几次,损兵千余人,领兵的将领田弘嗣见状,只能退去。

    还有李家宗室坐镇,黎阳是不用担心了。

    李药师从士气和敌我,地形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建议。

    至于派系斗争?这种事是在所难免的,所以你是愿意跟個手段高超对自己人极好的上司混,还是愿意跟个拎不清轻重,分不清里外的二愣子混呢?

    黎阳的局势稳住之后,李元徽将军务交给了赵大负责,颍川郡王李孝察作为他的副手。自己率齐王府护军和帐下亲军返回了朝歌。

    待刘玄机赶到上党之后,唐军已经追兵百余里,左右皆欲追之,但听了斥候回报之后,刘玄机却断然拒绝。

    两人一起抱拳。

    “我军亦疲,不可久战。”

    随后眼神望向西面,心中暗道,长安也该有些反应了吧?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