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断的休假(2 / 2)

加入书签

  何青回了边关,先去了任家军,听完事情,叫来相关人等,先问了这一万斤粮。任家军伙头军说:“抢了粮回来大伙高兴,那天做饭稍微多做了点儿,一万斤粮摊下去,大伙儿也就多个一两口。”

  何青道:“合看你们抢了粮回来还庆祝了?接下来两顿,三顿的,把这一万斤省出来,立刻还回边仓。”

  又问:“那天打粮官和护粮队的是谁?”

  怱啦,站出来十几个,有人嘟囔:“咱也不知道咱真少还了人家一万斤。”

  何青道:“明天你们十几个去边仓粮官那负荆请罪。人家不松口,你们别回,你们十几个有点眼力见在那边干活。伙头给他们先烙三天的饼带上。”

  伙头:“去粮官那干活还得我们自己带粮?”

  何青:“你三天的饼都舍不得,人家粮官一万斤粮食没了就舍得了?”

  若论年龄辈份,何青与轩辕昊,张茹的哥哥即张家十二郎同辈,不过比他们岁数小些。

  比任家军父子三人中的父亲也年轻,任家一对兄弟多年来管何青叫叔叔。

  如今何青转头对这兄弟俩说:“我回去写道奏折,等会叫人拿来你们父亲过目,若是可,就抄一遍,落任家军的款递上去。”

  任父多少觉得又要麻烦何青有点没面子,没出来见人。但他论武艺,带兵打仗,排兵布阵是妥妥的优秀将领,且身先士卒,在军中颇有威望。

  但这些麻烦事也是真心不擅长处理,在他看来,去边仓抢粮完全没问题,军粮来了还回去不就是了。虽然下属这么干的时候,他也有点犹豫,觉得哪里不妥,但也觉得干就干了吧。还能让兄弟们没饭吃?所以后世的军队给这些虎了叭唧的将领配个政委是多么明智。

  后来他发现这事闹得有点大,从兵部反应看,是闯祸了。这帮武将对轩辕昊都是熟悉的,毕竟这位皇子,当年是马上皇子,是领兵的,在轩辕老头子在位时,就南征北战的。

  轩辕昊的旨迟迟不下,凭借当年对他的了解,任父觉得这事大了。越是批得快越是没大事,越是按着不批,越是气狠了。

  何青让众人散去,对任家两兄弟说:“你俩合计一下毁损的粮仓修复要多少钱,拿着你们的俸银去粮官那销账。”

  任家两兄弟其实刚收了任嘉玉的来信与银票,也是让他们修粮仓,剩下的用于补偿被打的粮官和护粮队。

  现在听何叔也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

  多少还是有点儿不甘心,问何青道:“何叔,军粮晚到,三军断炊,如果不去边仓借粮,又该如何?”

  何青道:“怎么不向边城三县借粮?我们与边城三县百姓的关系如何?与三县县郡的关系如何?”

  任家兄弟道:“我们与百姓关系自然是好,因为保护边城边关,当初三县遇雪灾,又是将士们大力相帮,日常也常帮百姓干活,自然与百姓与三县县令的关系都好。可三县的粮仓那都是老百姓存的粮,是三县如遇灾荒用来救急的。”

  何青道:“你们以为边仓的粮就不是用来救急的?三县的粮仓属于县令管辖,这借与不借,那是三县县令可以作主的事。我们三军素来与之交好,关系不错,相互也信任,你们出面向三县借粮,军粮一到就还他们,不过是三五天的事。

  即便真如你们所说,就是那么巧,这三五天内三个县就都突然有急难需要用粮,边仓粮库就不为百姓开了?我朝文武各成一系,互相不服,难得我边关三军与三县文官交好。

  如果三县百姓有难,三县县令找边仓粮官借粮,那就是文官体系内自己的事,文官和文官那是商谈,总不至于象你们直接动手,弄成武将欺负文职。且陛下向来管军严对百姓松,再说大多数百姓家里常规来说三五天的粮还是有的。

  而你们直接去抢边仓粮库,四大仓是国家储备粮,不是一个县的,没有皇命,直接动手,你们几个脑袋?都是粮,粮和粮可不一样。但其实陛下设边仓,就是为边城百姓和边关大军设的,本来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用,也不是非要去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