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1 / 2)

加入书签

【叮,有奖问答。】

  【若是你是崇祯帝朱由检,面对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官吏、豪绅和商贾不愿捐赈灾银。】

  【你会如何做?】

  【请在下方写下你的见解。】

  嬴政怔了下,旋即也没有心情“教导”扶苏,而是以手作笔,在身前写出见解。

  不只是始皇帝。

  历朝历代的帝王耳边都响起了这道声音。

  就连崇祯帝也听到了。

  在短暂诧异过后,崇祯帝看向下方面露悻悻然的满朝文武,沉吟少许,开始作答了起来。

  哪怕是到了这个关键时候。

  朱由检的上上策,还是以说服为主。

  如果可以的话,官吏、豪绅和商贾愿意捐银子。

  还可以给其荣耀,并等国库缓过来后,还可以还给捐献人。

  至于下下策,可就血腥了不少……

  当崇祯帝朱由检写下下策的时候。

  历朝历代皇帝的策略,没有出现在天幕之上,而是在他的眼前显现。

  秦始皇嬴政:“皇帝杀几个贪官、囚几个鱼肉乡里的豪绅,查几个商贾,天经地义!”

  李世民:满朝文武总有贪官,天下之大,总有豪绅欺男霸女,商贾多有不义之财,可从这三个方面开刀!”

  赵匡胤:“天下陷入灾荒年,内忧外患。

  都要覆灭了,

  所有不以国为重的官吏、豪绅和商贾。

  都是贪官污吏、都是为祸一方的豪绅、都是赚取不义之财的商贾。

  非常时期,就应该用非常手段。

  好商好量已经没多大用。

  当用重典,甚至是查抄不服,心怀侥幸者!”

  明太祖朱元璋、永乐帝朱棣、仁宗朱高炽、还有宣宗朱瞻基,非常统一给出了策略。

  几乎和上面的帝王给出的策略,大差不差。

  崇祯帝看到这,重重咽了下喉咙。

  【灾年一连维持了几年,多地发生起义。】

  【内忧加重,导致外患势大。】

  【明朝覆灭之象渐显,朝野内外人心散乱。】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朱由检到皇极殿接受百官朝贺,发现只有一名金吾在场。】

  【随后,文武官员陆续赶来。】

  【站朝班时一片混乱,勉强完成朝贺。】

  【二月,李自成攻陷太原,其后一路北进。】

  【山西总兵奋力相战,因军粮匮乏,被迫退守。】

  【三月十六日,李自成攻陷昌平,开始攻打京师,十八日傍晚,京师外城陷落。】

  【朱由检命众嫔妃自尽,周皇后自缢而死。】

  【十九日拂晓,内城陷落,朱由检在万寿山自缢。】

  【太监王承恩与其一同自缢。】

  【朱由检的衣襟里留有遗书:我死后无脸见祖宗,自己去掉冠帽,用头发盖住脸面,现在任凭盗贼分裂,但不要伤害百姓一人。】

  后世实时弹幕——

  “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走好!”

  “自己想不开,判断失误,一不南迁,二不和谈。”

  “回复楼上:知道什么叫风骨吗?”

  “大明,气数已尽!”

  “崇祯,十七年,无愧于华夏!”

  “大明,最有汉族血性的一个朝代。”

  “我大明朝岂有弃国而逃的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