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千古第一悼亡词(1 / 2)

加入书签

宋朝。

  宋仁宗赵祯嘴角上扬,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唐宋八大家,其中六位在他这一朝做官。

  欧阳修还是北宋的文坛领袖。

  那岂不是说,宋朝文人的盛世都是出自他之手。

  帝王空间。

  一直沉着脸的赵匡胤,神色总算是缓和了一些。

  好歹,从目前来看。

  宋仁宗一朝,是有说法的。

  而不是像赵光义和赵恒这种,在历朝历代丢人的。

  跪在地上的宋真宗赵恒,察觉到宋太祖的心理变化,说道:“儿孙的盛世。”

  “多少也有我的一点点苦劳。”

  “太祖,在外面我和爹都是皇帝。”

  “一直跪着也不好。”

  “您看,我们能坐下来一起看宋史吗?”

  宋太宗赵光义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对。”

  “大哥,我们在宋朝也是皇帝。”

  “一直跪着,也不是一回事。”

  “你打都打了,气也出了,我们把酒言欢看后世子孙的盛世,岂不美哉?”

  赵光义说完作势要起身。

  啪!

  宋太祖赵匡胤挥舞着打帝棍,重重打在赵光义父子脸上。

  “你们还想起来!”

  “都给我跪着!”

  “别说是你们,只要后世有昏庸子孙,进来就要被重重的惩罚!”

  也不怪宋太祖赵匡胤气恼。

  亲眼目睹后世皇帝在位期间,做的那些荒唐事。

  他鼻子都要气歪了。

  让他们跪着,已经惩罚的很轻了。

  人家大明一朝,大明战神朱祁镇和万历皇帝,现在还在被群殴。

  【三苏之一的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苏轼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在后世广为流传。】

  【有些人诗词写得太好了。】

  【导致后面的人,再想写这个题目就没法写了。】

  【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出,余词俱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首水调歌头,便是苏轼思念七年未见的弟弟苏辙所作。】

  【通篇名句,传诵千年。】

  后世实时弹幕——

  “苏轼千古文人天花板(大拇指)。”

  “历史上有名的才子苏轼。”

  “太喜欢了!”

  “中秋了,特想念我的怨种弟弟。”

  “苏轼:弟弟,捞我。”

  “苏辙:我也不想捞,但是他说想我。”

  “这首诗真的绝。”

  “词,宋词的词。”

  “水调歌头之后,再无中秋词。”

  “此词一出,一战封神。”

  “苏轼的才华,怎么夸都不为过,简直就是文曲星下凡。”

  “大醉还能这么写,我的朋友们却只能洗脚。”

  “至今仍是中秋词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句句经典。”

  “苏轼文采过人,思念伤感如鲠在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