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东晋灭亡,刘宋建立(1 / 2)

加入书签

帝王空间。

  司马懿猛地起身咆哮道:“该死的反贼!”

  “敢谋反我司马家的皇位,该死!”

  “我要灭他三族!”

  真是没有天理!

  司马家皇室还在,后世的弹幕就在称赞讨论刘裕。

  连一个为司马家惋惜者都没有。

  太大逆不道了。

  东晋其他皇帝都是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恐怕这已经是东晋末年了。

  而这个时候,又恰巧是一个傻子皇帝在位。

  什么都无法改变了!

  【刘裕掌控八州兵权后。】

  【在东晋皇位上的还是个傻子皇帝。】

  【刘裕这个权臣的话,就格外的重了。】

  【如果皇帝是个正常人,也许还会有臣子会拥护。】

  【一个傻子皇帝,拥护了也没有任何好处。】

  【这一点刘裕占了不少便宜。】

  【先前东晋的官场风气腐败,桓玄想整治却没做到。】

  【而刘裕以武力约束,不久就让朝中的官员收敛了不少。】

  【一时间,东晋的风气变好了。】

  【随后就是刘裕平乱东晋内部,不停的升官。】

  【在琅琊王氏的王谧死后。】

  【刘裕让自己的幕僚刘穆之入朝辅政,掌握朝政大权。】

  【而刘裕自己则上表朝廷北伐。】

  【其实这个时候,东晋已经变成了刘裕的一言堂。】

  【所谓上表也就是做做样子罢了。】

  【很快获得允许的刘裕开启了北伐之路。】

  【然而北伐的大军刚攻破南燕,东晋的后方就开始乱了。】

  【先是卢循叛乱,欲要攻健康。】

  【刘裕无奈,只能班师回朝平叛了卢循之乱。】

  【随后又平定了刘毅的叛乱。】

  【并且派遣朱龄石灭掉了谯纵。】

  【在稳定了东晋的大后方后,刘裕趁着后秦皇帝病死,内乱频频,再次北伐。】

  后世实时弹幕——

  “古代活得久才是最大的优势,一个刘裕,一个郭威,都是死太早了。”

  “可惜刘穆之死太早了,长安内乱死了好几个将领。

  有刘裕在长安就不一样。”

  “所以说起兵要名正言顺,否则注定失败。”

  “刘裕太尴尬了,大器晚成。

  导致寿命不够,未能在有生之年统一。

  可问题是如果刘裕起步早,面对的就会是王猛、慕容珞、慕容垂这些人。

  他还能一路平推吗?”

  “刘裕的初创团队里面能独当一面的名将,差不多有十个。

  北方一直在分裂。

  南方粮草没问题的话。

  20年左右就能统一全国。”

  “回复楼上:不用二十年,多线出击,刘裕总揽全局就行。”

  “不行的,南方不稳,内部矛盾重重,看似差一点,实际上差了十万八千里。”

  “刘裕能打,但要亲征那种类型,手下也说不上都很强。

  顶级武将差一个,虽然都优秀。”

  “刘穆之后面不死,后方无忧,刘裕就可坐镇关中经营,还是有可为的。”

  “刘裕北伐是南朝唯一的机会。”

  “可惜就是刘裕出身太低,要是谢玄,桓温那样出身,真能光复北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