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林海(1 / 2)

加入书签

江折雪对《红楼梦》里的一些片段可以信手拈来,因为她的母亲就是教授古典文学的老师。

  他曾经无意说的一句话,其实就已经隐约触碰到了藏在深处的江允知。

  那时的江折雪说:“今日只做远别重逢。”

  她说这话时语气迷糊哈欠连天,大概是忘了掩饰自己对红楼梦的过于熟稔,又或者……她真的不再对宣郁设防。

  比起前者,宣郁理所当然地选择相信后者。

  远别重逢,他和江折雪自然是远别重逢。

  江折雪的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宣郁重新看向黑板上的字:“山如黛玉林如海。”

  这句话一语双关,以林家父女的名字为媒介,写的是群山如黛色的玉石,树林连绵成海。

  在《红楼梦》中,林如海似乎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角色。

  毕竟大观园里故事便是最热闹的一出大戏,你方唱罢我又登场,足够叫人应接不暇。

  林如海是一个只存在于林黛玉心中的角色。

  他的故事戛然止于他送女儿登船远去。

  五十余岁的中年父亲目送自己唯一的女儿前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外祖母家,她还有无数年青春的美好光景,他却已经不再有来日。

  妻子早逝,孩子远去,他自己孤苦伶仃,静静凝视着自己的孩子乘舟远去。

  此后,这个名字便以“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画上了终点。

  林如海死时,大观园众人都还忙碌于自己的琐事,唯一的回应是“从此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长住了。”

  林如海死在了中秋之后一个寂寥的秋日。

  从那以后,又或者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便只有林黛玉心中还会有自己父亲的影子。

  这便是江允知想要传达的。

  在九年惨案发生之际,她一个人单薄地行走在宣、郑、乔几家,北川筱原又虎视眈眈。

  她带着过去的往事,怀着真相与线索孤身赴死。

  可她还有一个女儿,她还有江折雪。

  江允知死时,她的女儿才十四岁。

  她自己已然缠绕于那些血腥黑暗的往事不可脱身,可她不能让自己的女儿也置身于此。

  于是她把那张字条夹在江折雪的笔记本里,又在郑晚西等人那里留下了无数线索,像是牵引着他们一步一步走上她过去走过的路,而且要走出生天。

  江允知看着自己女儿江折雪,正如林如海看着自己的孤女林黛玉登船远去。

  假如林黛玉能留在父亲的身边,假如她不必还泪殒命肝肠寸断。

  可是没有如果,她登上了那那艘去往贾家的船,命运就已经无法改变。

  船外是流淌的河水,父母和山水一同被留在了身后,女儿眼中含泪,窗外便是连绵的群山与成林的树木。

  正是山如黛玉林如海。

  这就是林如海想说的,这就是江允知想说的。

  请照顾好我唯一的女儿。

  她隔着那么多年的时光,目光温和地看着这个来到这里的年轻人,想要借助他的口,对江折雪说出尚未说出口的话。

  我的孩子,不必因为我而停下你的脚步,继续往前走吧,不要回头。

  看懂了这些,宣郁轻轻闭了闭眼,把手中的字条小心地装进胸前的口袋,正是紧贴心脏的位置。

  他点亮手机屏幕,上面是“乔”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正是五分钟前。

  她说:“后来,江允知成为了筱原家的家庭教师,她的学生就是筱原家的大小姐——筱原千重子。”

  *

  把香炉一脚踢下楼的江折雪慢慢收回腿,表情冷漠地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

  空气里熏香的味道终于淡了许多,但大脑还残留一点眩晕的感觉,连带着喉咙也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真是一群卑鄙的家伙,居然使用致幻剂这种丧良心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