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想要知道历史的真相吗?(1 / 2)

加入书签

1778年8月12日,教团联合暨王国宗教信仰部联名颁布了《对灵祈祷会、德鲁伊教等非法教会组织经营与传教权的限制法令》,简称宗教法令,禁止法令中提到的十七个宗教在西大陆境内建立教堂、传播信仰,违者将遭到教团联合与诸国的缉捕。

    1855年6月5日,颁布宗教法令的补充条令,将限制范围从法令内提到的十七个宗教扩大至西大陆境内除七大正神教会以外的全部宗教,无论规模大小,皆需在一百八十日内完成整改,超过期限的,将以强制手段进行取缔。

    一百八十日,也就是六个月,到1856年的1月份为止,是教团联合给西陆境内所有伪教下达的最终通牒,或许也可认为,是改变了林格命运的一条法令,时间尚早于天界飨者与血红宴乐所带来的血月异变。

    年轻人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将会在一成不变的道路上走下去,迎来平淡寡味的结局。但一位牵着小羊的青发少女告诉他,世间命运自有定数,吃下金苹果之人,将被卷入不属于他的命运中去。

    而说到底,这尘世间有谁的命运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么?

    林格不清楚,因此始终保持沉默。

    “我能感觉到,你是一位真正的信者,林格先生,在你的灵魂中,隐藏着尘世间最虔诚的信仰。这样的虔诚,我只在老师与教首的身上感受过,而他们都曾为自己的信仰挺身而出,对抗一个无法战胜的敌人,至死不渝。”

    “我已经接受了市教区委员会的条件,并且,在《宗教法令》强制执行之前,就已关闭了教堂。”林格摇摇头道:“似乎让您失望了,罗谢尔先生。”

    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概括一下,便是整个文明。以“文明”为主题,确实比前几届万国博览会的主题宏大许多。

    “看起来,你比我想象中更加理智。”凝视了一会儿后,他收回视线,说道:“不过,我并不会因此感到失望,因为信仰是发自于心的决定,而不是被某种外在的力量裹挟,就像卷在浩荡的洪水中那般身不由己。”

    提及自己的老师,罗谢尔的神情依旧沉着,这位沃土宗的行者从外表到性格,都像是山间的磐石,顽固得不会有任何动摇。或许唯有直视他幽邃眼眸的最深处,才能隐约看见一丝回忆与怅然。

    话音落下,年轻人的心脏似乎有那么一瞬间停止了跳动:“什么意思、罗谢尔先生?莫非您想说,历史的迷雾其实是受人操控、有谁刻意掩盖了真相么?”

    “信者侍奉神明,以己诸行,求诸心愿,所得者皆神之祈惠,所惑者皆神之授试,无所有者应信其神、无所知者应求其神,以诚而感神之恩心、以真而动人之灵性,方得其所有、求其所知。此圣者言,世间常理。”

    这样的问题,似乎有些含糊了。

    林格并不认同他的说法:“若不能追溯时光,恐怕没有人敢说自己能看清一切迷雾。把握已知的历史,便是人类探索时间长河的极限了。为此强求,未免有些苛责。”

    林格回过神来,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有多强大?比您刚才提到的构装机甲更加强大么?”

    听到这句话,行者的脸上头一次浮现出诧异的表情,他低头看了林格一眼,发现后者的神色如此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不是关闭教堂这种大事,他头一次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了。

    “原来如此。”

    林格避重就轻地回道。

    林格听到这个问题,表情顿时变得古怪: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向同伴们讲述过这段历史,没想到如今又要讲述第二遍吗?

    他简单地将“肃正之战”时期的历史为罗谢尔讲述了一下,见后者露出惊讶的表情,便多解释了一句:“我曾在大学进修历史系,来到尼姆舍尔市前也查找过相关的资料,因此才知道。”

    罗谢尔了然地点了点头,心中的惊异与疑惑消去,他说道:“你的讲解已经十分全面,我没有可补充的地方,林格先生,余下的不过是我们——也是世人都感到疑惑的问题:为何大布列塔王国主动发起了这场战争?为何王国同时面对两大强国、开启了两片战场,却都能取得胜利?为何被入侵的两国仅是输掉了一场战役便决定坐上谈判桌与大布列塔王国和谈?这一个个问题,至今仍是历史的谜团。若不将其解开,仅是展览人们所知的部分,可无法代表人类的历史与未来,更算不上真正宏大的主题。”

    “比那更加复杂的,才是历史的真相……这恐怕会是一段十分漫长的故事。”罗谢尔凝视穹顶的眼神缄默无声,像座不会动摇的山峰:“如果你感兴趣,我可以说给你听。”

    罗谢尔的语气意味深长:“倘若迷雾真实存在,而非人为操控的结果,那么,你的说法无疑再正确不过了,林格先生。”

    “这是由神赋予人间的试炼,林格先生。”罗谢尔的声音低沉却十分有力:“若是真正的信者,不愿屈服于《宗教法令》的逼迫,誓欲维护信仰的纯洁,则必然与教团联合发生对抗,此乃无可选择之事。”

    “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魔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