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神风(1 / 2)

加入书签

手持册子,韩仲麟禁不住好奇鼓动,缓缓翻开。

  映入眼帘的是“神风图志”四个遒劲大字,观感雄浑有力,细观来竟是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散发出洒脱之意,足可见着者昔时心中畅然,想来此书定为着者得意之作。

  “神风为地名,怎未听说过此地?”韩仲麟心中泛起疑问。

  再观“神风图志”四个大字右下方写着三个古体小字“曲天君”,韩仲麟一下明白:原来此书的着者名叫曲天君。

  韩仲麟接着下翻,又见上面书道,“吾生于禹国贵族曲氏,性好游,一十六岁离乡,而后一甲子皆流落他地,终余生而不得归,甚是憾矣!吾曾偶遇仙师,得授点化,方知寰宇之大,地域之广,惜吾辈目短浅,不出千里之地。世之十万国度,千川万流,无穷地域,皆称神风大陆。吾穷一生方游百余国,弥留之际,将吾之见闻着于此,命以神风图志,望有缘者得之,超脱世俗。”

  “十万国度,神风大陆?”韩仲麟脑海中霍然翻起惊涛骇浪,空白一片。

  乌国周边有六国,常听闻国度十余个,而韩仲麟只去过乌国北部邻国虞国,脚程不出五百里。

  按照图志中所说,千川万流及十万国度,神风大陆岂不无穷广阔,不敢想象,韩仲麟深以为如微尘一般。

  “仙师?”两个字让韩仲麟心头猛跳,只觉犹如梦中。

  世人对仙师皆趋之若鹜,传说仙师有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移山填海之通天手段。据传在乌国东部万里之外有个国度—上汤国,那里便有仙师道场,仙师每年开坛讲法,教化世人。

  但书中见闻属实与否,却无从考证。

  韩仲麟努力平复心境,但心头仍是涟漪阵阵,册中所作与其是震撼,简直是闻所未闻。

  “真是当世奇书,着者也可谓是奇人也。”韩仲麟慢慢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忍不住叹道。

  着者受仙师点化,已是千万中无一,乌国八百万人口,也未听闻乌国有谁亲见过仙师。

  “原来世人共存于神风大陆上,乌国只不过是十万国度中的一颗芝麻!”韩仲麟自嘲,叫仆人上来一杯暖茶,在房间里来回踱起步子。

  “赠书老者不是普通人,又从哪里来,为何落得如此田地?”韩仲麟又生疑惑,随即便摇了摇头。

  “想太多了,重要的是这本奇书落在我手中。”

  韩仲麟糅揉太阳穴,深呼吸几次,慢慢静下心来。

  摈除杂念,接着向下看去,册中记载分“图志篇”、“奇物篇”、“奇闻篇”、“仙人篇”四篇,“奇物篇”又细分为“器物志“、“花草志”、“虫兽志”。

  “图志篇”记述的是着者所历诸国的山川地理,地图配介各个国度的风土人情。其余各篇是着者游历时的所闻散见,都是以“图志篇”为基础所记。

  韩仲麟细细阅览,不知不觉已沉浸其中,书中精彩令他如饥似渴。

  “图志篇”中记录有一国度叫智侏国,此国度之人身材矮小,身高不超三尺,智力却普遍奇高,多博学之士,令韩仲麟啧啧称奇。

  又如“奇物篇”中记载有一种草植紫气草,多生长在百丈深崖,具有定神通窍之奇用,痴呆之人服下紫气草会变聪慧。

  “奇闻篇”中记述多为奇异之事,比如:神风大陆东部青黎山脉之中曾有一座凤山,不知何因,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有人传说是仙人用移山之术将凤山挪移到了其他地方,神乎其神。

  “仙人篇”中多是关于仙人的传说,描述有板有眼,也不知是真是假。其中一故事曰:一个猎人在山中狩猎时迷失方向,无意间闯入一个仙人洞府,自此踏入修仙之路,最后开宗立派,但世人却找不到宗派的方位,从此便成为了传说。

  时间缓缓流逝,韩仲麟阅完整手册子,天已是大放光明,微微活动身子,深深吐出一口浊气。

  短短一夜,韩仲麟的认知已被彻底颠覆!

  韩仲麟换了劲装来到庭院中,开始每天晨间练打。

  他自小从师于韩氏宗族护院教头李云山,习练神形六合拳,如今拳法已登堂入室。神形六合拳最善实战,降服大恶李元奎之时只用了二十四招。

  起手式,双臂云起,收于腰侧,韩仲麟右腿跨出一步,紧跟着双臂齐出,具开山之势,左腿蹬步转身,收右拳,顺势踢腿,辗转腾挪之间,步法诡异莫测,毫无破绽可寻。时而猛虎下山,时而如云龙探爪,速度越来越快,当速度快至极限,随之音爆之声不断响起,啪啪啪...

  音爆声连响九次,之后庭院中瞬间归于平静。

  收势,双手收于丹田,韩仲麟跨腰马站立,不动如山,胸膛有节奏的深呼浅出。一趟拳下来,韩仲麟眉头布满微微细汗。

  “好一个九响连环!”庭外传来一个粗犷叫好声,言语中充满惊讶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