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肃宗皇帝很亲切(1 / 2)

加入书签

郭子仪将军被新皇诏到灵武时手下没有几个兵,也没有几匹马。刚刚继位登基的肃宗皇帝,身边连大臣都没几个。

  郭将军急需兵马、武器和粮草,新朝廷急需大臣和人才。可是,所有这些在当地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朝廷急需大臣和人才还可以缓一缓,而郭将军的战事不等人呀,他一个光杆将军怎么作战?

  就在郭将军急的不可开交的时候,陈回光带着将近两千名骑兵和四千匹驮着粮草以及武器的战马,出现在他的面前。

  郭将军看见陈回光和他带来的兵马及粮草,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拉着陈回光的手说:“走,我带你们去见肃宗皇帝。”

  陈回光、周兴和矦后跟着郭将军,来到肃宗皇帝临时上朝的“宫殿”,免了一切繁琐的礼节。

  这时的肃宗皇帝正在为身边没有兵力和粮草发愁。他原本同玄宗皇帝一起避难西迁,御林军护送玄宗皇帝去四川了,他身边的兵马非常有限。

  肃宗皇帝登基后,急诏郭子仪将军来护驾、平叛。可是,郭将军原有的兵马都在前线同叛军交战,他来到新皇身边却没有兵马。对此,新皇也没有任何办法。

  陈回光带着兵马和粮草来护驾也好、平叛也好,新皇都非常高兴,称其为雪中送炭。

  “末将郭子仪及部将陈回光等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郭爱卿平身,这里不是皇宫,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郭爱卿带部将来见朕,有何事禀报?”

  “回禀皇上,”郭子仪将军说,“这三位是木刺山边防军微臣的老部下,他们送来两千名骑兵,再加四千匹战马和大量粮草及武器。”

  肃宗皇帝听郭将军说他们送来那么多骑兵、战马以及大量的粮草和武器,解了皇上的燃眉之急,只能用喜出望外这句成语来形容皇上当时的心情。

  “朕有你们这样的臣子甚感欣慰,赐座。”

  “谢皇上!”

  大太监给郭子仪等人搬来凳子,四个人坐下后,皇上问:“朕刚才听郭爱卿说到陈回光,是不是父皇把我们兴庆宫的姑娘许配的那个幸运小子?”

  “回禀皇上,正是那个幸运小子。”

  “哈哈!难怪我父皇老说她很有心计,真的找了一个好女婿,高大威武一表人才,好!”肃宗皇帝多日为局势发愁,好久不见笑容了,今日却开怀大笑,他周围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你这身棉战袍就是我们姑娘缝制的那件吧?”肃宗皇帝估计,陈回光穿着的这件棉战袍,就是紫云姑娘缝制的。他小时候是在兴庆宫长大的,把兴庆宫里的人都当成自家人。

  “回禀皇上,”陈回光说,“正是。已经穿了一个冬季了,还同新的一样。”

  “你们木刺山的驻军有两千多人,怎么这件棉战袍就落到了你的手里?”

  “回禀皇上,”陈回光说,“分发棉战袍时,末将在外放哨,等末将回来已经分发完了。这是剩下没人能穿的一件超大的棉战袍,而末将穿上正合适。”

  “父皇说我们姑娘很有心计,真的不假,你们看出来了吗?”肃宗皇帝问郭子仪等人。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被大家讨论多次,郭子仪等人都知道。但是,天子是最聪明的,郭子仪等不能比天子聪明,便假装不知。等天子来点破,方能显得天子至高无上的智慧。

  “回禀皇上,”郭子仪说,“回光媳妇也就是紫云姑娘可不是一般人,太上皇把她许配到木刺山后,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常人做不到的,她的心计我们可看不出来。”

  郭子仪知道陈回光有奏章要呈报给皇上,但现在还不是时机,再等等。

  “朕记得父皇曾经问过紫云姑娘,为什么要缝制一件超大的棉战袍,她是这样回答的:她喜欢高大威武的勇士。所以,这件超大的棉战袍还是他们的大媒人。”

  “吾皇圣明!”

  “陈爱卿。”肃宗皇上忽然想起了什么。

  “末将在!”

  “你这套棉战袍是有纪念意义的,你怎么去年穿了,今年还穿?应该收藏起来嘛。”

  “回禀皇上,末将只有这一身棉战袍,没有替换的。”

  “不对呀,父皇不是赏赐给你媳妇几十车布匹和棉花吗?你媳妇又会做战袍,怎么不多给你多几套?”

  “回禀皇上,”还没等陈回光说话,郭子仪先说话了:“太上皇确实赏赐给紫云姑娘500匹布和100担棉花,是末将亲自送到木刺山的。

  “可是,去年木刺山比往年寒冷,许多军属没有过冬的寒衣,紫云姑娘知道后,把太上皇赏赐给她的布匹和棉花全部捐给那些没有寒衣的人了。所以,这位姑爷没有棉战袍替换。”

  “嗯,父皇没有看错我们姑娘。好,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肃宗皇上听了郭子仪的话,被紫云姑娘感动了。如果,皇上不是在逃难当中,一定会给紫云更多的赏赐。

  “吾皇圣明!”郭子仪带头,大家一起喊道。

  “郭爱卿。”

  “末将在!”

  “他们把边关的驻军和粮草都带过来了,边关谁守?”肃宗皇帝刚刚登基,对木刺山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回禀皇上,”郭子仪说,“去年末将奉太上皇诏令已经把木刺山的男兵大部调往平叛前线了,木刺山只剩下200名男兵和500名娘子军。”

  “什么娘子军?朕可没听说过。郭爱卿给朕说说。”

  “回禀皇上,”郭子仪答道,“紫云姑娘嫁到木刺山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几个年轻的媳妇抓到两名突厥探子。后来,她要求成立女子自卫队,不要军饷、不吃皇粮,末将就准了。”

  “她们成立女子自卫队干什么?你们不是有边防军吗?”肃宗皇帝对女子自卫队和娘子军很好奇,也很感兴趣。

  “回禀皇上,”郭子仪答道,“她们是在家眷大院里抓到突厥探子的,她们要自己保卫大院的安全。末将给她们规定了活动范围是在大院内,不许出大院的门。后来,她们又消灭了偷袭大院的50名突厥骑兵,自己只牺牲一名哨兵。”

  “什么?就是这些小媳妇能同突厥骑兵作战?”肃宗皇帝没有弄明白。他知道突厥骑兵各个都很骁勇,女人怎么是他们的对手?越听越有兴趣了。

  郭子仪当然不傻,见皇上对娘子军很感兴趣,便越说越起劲。

  “回禀皇上,”郭子仪说,“她们知道自己的短处,不同敌人短兵相接进行格斗,她们都用弓弩,不等敌人靠近就把他们射杀。紫云姑娘是她们的队长,每天训练她们的射击术,她们同男兵比赛,结果女兵胜。”

  “哈哈!”肃宗皇帝大笑。然后,对郭子仪说:“朕好像听父皇说过,我们姑娘会武功,一个人能把好几个婆子打翻在地,让这些婆子给她干活,当时朕可不信。

  “朕是在兴庆宫里长大的,宫里的婆子非常凶悍,三个宫女也不是那些婆子的对手。听说她小时候跟着她舅舅偷学过武功,也许是真的,真是个奇女子也!”

  “回禀皇上,”郭子仪指着周兴说,“这位壮士就是魏紫云的舅舅,名叫周兴,原是御林军大教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