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铁打的平原城(1 / 2)

加入书签

知安庆绪者,军师也。安庆绪在吃了两次亏之后,已经没有了刚来时的锐气和斗志,正想撤军,军师的话正合他意。

  “军师言之有理,别人啃不动的骨头,我们也就别再啃了。不过,我们就这么走了,是不是太便宜颜真卿了?”安庆绪很不甘心地说。

  “不如派几个探子混进城去探探虚实再说。”军师说道。

  “这件事就由军师安排吧。”

  军师马上安排了四个探子化装后,趁着人流多的时候往平原城内混。

  可是,平原城是好混进去的吗?城门的卫士和值日官的眼光非常锐利,抓探子都抓出经验来了。想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混进城去哪里是容易的事。

  “报——”

  “讲!”

  “报颜大人,我们在城门口抓到两个叛军探子。”

  “带进来!”

  两个叛军探子被带进颜真卿的大帐。

  “是安庆绪派你们来的吗?你们进城的目的是什么?”颜真卿看了看两个叛军探子,问道。

  “我们是来平原城找货源,做生意的。”探子甲说。

  “你们想找什么货?”

  “杂货,我们做杂货生意。你们抓我们做什么?我们只是小商人,做点儿小生意养家糊口,我们可都是安分守己的黎民百姓。”

  “那你们从何处来,又要到哪里去呢?”

  “我们从蓬莱老家过来的,在这里看看货源就走。”

  “你是从蓬莱老家过来的?”颜真卿说完用蓬莱方言问道,“说几句蓬莱话让我听听。”

  两个探子一个也不会说蓬莱话。

  “怎么?”颜真卿还用蓬莱方言问,“从蓬莱老家过来的,不会说蓬莱话?却说得一口流利的范阳方言,哼哼,拿我们当傻瓜吗?!”

  “我看,”副将发火了,“不动大刑,你们是不会说实话的!”

  两个探子还是不动声色,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

  “不用那么费事,”颜真卿说,“今天粮库抓了不少俘虏,把他们两个带过去,肯定有人认识他们。只要被俘虏认出,不用带回来了,就地砍了。我看这两个家伙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走吧!”副将站起来就要走。

  “好吧,”一个探子知道瞒不过去了,只好说了实话:“我们俩都是土生土长的范阳人,一直在安大人的麾下当兵。

  “我们都是朝廷的兵呀,安大人说皇上有旨,讨伐奸臣杨国忠,我们当兵的只能执行军令呀。我们俩是安大人派来探听你们虚实的,你们要杀就杀吧。”

  “不是,”另外一个探子马上说,“我们没错呀?凭啥杀我们?”

  “嗯,你们说得有道理,”颜真卿问:“你来探听我们的虚实,探听到什么了吗?”

  “这不刚刚进城就被抓到大人您这儿了,还没来得及呀。”

  “你说实话,你们来了多少个探子?”

  “我们只知道还有两个探子比我们晚点出来,估计也快被你们的门卫抓到了。我们再怎么化装也不像本地人,一到大城门就被守卫看出来了。”

  正说着,又有两个叛军探子被城门守卫抓到送了过来。

  “你们认识吗?”

  四个探子相对看了看点点头。

  “我给你们一个立功的机会,你们要不要?”颜真卿觉得刚才那个探子说得没错,他们当兵只有听命于将。只要他们不一意孤行,死心塌地跟着叛军走到黑,就不杀他们,给他们一条生路。

  “要!”四个探子同时回答。

  “好,”颜真卿看着他们说,“你们可知道安庆绪的粮草库在什么地方?”

  “我知道,”刚才说话的探子说,“我可以给你们带路。”

  “我也可以!”另外三个探子一起说道,他们都不想死,都想立功。当兵为吃粮,死了啥也吃不上了。

  “集合巨弩队!带上油布条和打火石。”颜真卿对副将下达命令。

  “遵令!”

  安庆绪一共派出了四组探子,分批前往平原城打探城内情况以及城防情况,他估计这个时辰快回来了。

  安庆绪和叛军的高级将领在他的大帐里,一边喝茶,一边商讨下一步如何行动。

  安庆绪手里还有一万多人马,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了。见了父王如何交待呢?没脸见人呀。

  “我们派出去的探子快回来了,看他们回来怎么说吧。”军师拿不出更好的计策,面对守备森严的平原城,他已经无计可施了。

  “报——”传令兵突然闯进大帐来报。

  “慌什么?讲!”安庆绪见传令兵非常惊慌地闯进来,喝道。

  “报安大人,粮草库起火了!”

  “什么?粮草库起火了?”

  “你们出来看呀,火光冲天……”

  没等传令兵说完,大帐里的将领们都冲出帐外,往西北方向一看,全傻了。

  粮草库的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看来没得救了。

  这回,安庆绪不想撤军都不行了。

  如果,他不耽误这半天,还可以带着粮草回去。现在可好,多待了半天,粮草没了。全军一万多人回去的路上只有喝西北风了。

  安庆绪一撤军,平原城举城欢庆!

  颜真卿马上派人把这个好消息传给魏卓卿。

  魏卓卿让全库上下放假一天,晚上全库大会餐,酒肉管够。王小三举起酒碗对李二狗说:“二狗哥,跟着你们干真好,小弟敬你一碗!”

  “啥也别说,干了!”

  肃宗皇帝封魏紫云为二品振国大将军的消息,很快在边关百姓当中传开了。百姓对女将军很好奇,口口相传就把魏紫云传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