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1 / 2)

加入书签

江南秋。

这景致虽哺乳春临的时候,大开大展,恣情放纵的娇丽,秋风,秋雨淡淡的飘过,却有更触人心扉的一番滋味。

愁煞人吗?呵呵,恰恰相反。

此时中秋刚过三日,团圆的气氛尚且浓厚,出了杭州城往东而去,正巧赶上海宁县的钱塘祭潮大典。

钱塘江潮以秋潮最为壮观,,在海宁县的盐官镇流入杭州湾的出海口,这一日正值农历八月十八,恰是‘潮神的生日’,前来观潮,看热闹的男女老幼,早将两旁江口的堤岸挤得满满的,喧闹不休。

空气湿凉,也不只是浪驱动了风,亦或是风赶着浪?

潮浪壮阔,远处响声隆隆,海面上先是出现了一条银白色的水线,迅速的向前奔移,越奔越近,越近水线越粗,顷刻间,不及眨眼,澎湃的巨浪挟着雷霆万钩之势壁立在前。

“啊---”观潮的百姓们瞠大双目,惊呼难抑,却见那后潮紧迫而来,一波接连一波。

两潮相互撞击,天地间轰然鸣响,汇成回转翻腾的高大水柱,犹如腾跃欲起的白龙,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眼前的奇景,一抹葱绿纤影却在此时静静的退出了人群,她拨了拨飞扬的发丝,脸容微抬,风扑面而来,狭带着豆大的水滴,溅落在发上与两颊。

这便是海宁的‘钱塘潮’吗?今日一睹,终是了去了一桩心愿。她似有若无的扬唇,撑起了雨伞,葱绿的裙摆缓缓移下了观潮的堤岸。

因是‘潮神生口’,不远处的平地上安排着近百张的桌子,百姓们杀猪宰羊,将祭拜潮神的祭礼满满的摆上,就连当地官府也按习俗送来了丰富的祭品,与当地百姓共同焚香祈福。

再过去一小段距离,临时搭起了不少的大帐篷,篷外有马有车,趁着有人出进,打哪撩开一角的帘子往里边张望,能瞧见勾画了脸面,穿着各式戏服的人。

打听之下,才知是海宁一带几位富豪人家合资从各地请来的艺阁团,待吉时一到要一同起轿游街。

像是刚放出笼子的鸟儿,那一身葱绿的姑娘对啥儿都感兴趣。她先是在叫人眼花缭乱的祭品桌阵里悠转,看看那家咬着柑橘的猪仔,又瞅瞅这家用大饼堆出的寿龟,明丽眼眸机灵的观察周遭,见无人留心,嫩指按在了寿龟的尾巴,悄悄扳了一小块饼,迅速的塞进了嘴里。

闷笑了一声,她脸颊泛两株红,手中的绸伞放的更低,遮住自己微微鼓起的脸颊,满满的以唾液润湿口中的饼,或许正因得来不易,饼的味道很朴实,却越嚼越香。

肚子有了‘进账’,此一时间,饥饿感忽地涌起,她栁眉轻挑,这才记起一早到现下,她只喝了碗温豆汁儿,也难怪要肚子饿了。

再吃一块吧!反正祭品多的数不清,她跟潮神讨块饼充饥,就一块,她胃口顶小的,吃的不多的---脑中刚有了计较,藏在衣袖里的手指再度伸向缺了一小角的寿龟尾巴,正要故技重施,蓦然间,一只粗矿的大掌也不知道打哪儿伸出,猛地捉住了她的柔荑。

“呀啊!”她惊呼一声,绸伞陡抬,讶然的双眸在瞬间望进两汪深瞳中。

那男子的目光带着戏谑,黑黝黝,亮晶晶,正眨也不眨的瞅着她。

“你,你干什么?放开我。”她十八岁了,已是大姑娘家了,叫一个陌生的男子握住了手,心如何不慌?

男子肤色极深,像是常年在太阳底下暴晒的结果,黑发抓起一束随意绑在脑后,宽额挺鼻,浓眉深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