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二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李凤鸣看他神情颓丧,满心嘀咕着瞥了瞥他怀中那摞抄纸:“是朝廷发布了什么可怕的消息吗?”

“回王妃,都是寻常消息,”战开阳苦笑,“殿下昨日因为抄纸的事发了脾气,我不知是哪处不合他心意,便连夜将这些都重新整理过了。可我担心,或许还是有哪里不对。”

李凤鸣眼珠滴溜溜一转,顿时计上心来:“他此刻应该还在演武场。若你信得过我,就跟我进来,我帮你瞧瞧是哪里出错了。”

战开阳眼前一亮:“多谢王妃赐教!”

于是,李凤鸣大摇大摆带着战开阳回到院中,对淳于黛和辛茴道:“我有正事与他说,不是耍赖。”

辛茴很给面子,没有笑出声:“我信了。”

齐国风俗上男女有防,为免引发无谓风波,李凤鸣没带战开阳进书房,在中庭回廊的长椅上将就坐。

淳于黛把早前打发出去的侍女们唤回来各司其职,她自己也和辛茴一起在李凤鸣身旁站着,如此便不会落人话柄。

这些细节自有淳于黛周全,李凤鸣半点没管。

她走马观花将那些抄纸翻一遍,又问了战开阳几个问题,便大概明白了。

“你这些抄纸的内容记录详细,没大差错。他说你字丑,应当只是随口是迁怒,不必当真。”

战开阳不敢置信:“真没有差错?”

“是没有大差错,但不是无可挑剔,”李凤鸣来了个大转折,点出他的不足,“以你家殿下的身份处境,看这类消息是图个知晓,以便快速掌握朝局时事的最新动向。你便宜行事,只顾按抄纸的日期叠放,没有将这些消息分门别类。”

譬如,前天主要消息是:两名吏部官员升迁调动;西境邻国疑似有大军集结迹象;户部拟于今年八月开始核查各地人口增减。

而昨天的主要消息是:京兆尹府重处上月在雍京城南当街斗殴、以武犯禁的五名游侠;鸿胪典客上奏称,有向齐国称臣多年的某游牧部族三年没来雍京纳贡……

“你这么呈给他,他逐张看下来,就觉这些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烦躁才怪。你也别委屈,”李凤鸣以下巴指了指淳于黛,“不信你问她,若她呈这样一堆消息给我,会是个什么后果。”

战开阳惊讶又好奇地看向淳于黛:“会是什么后果?”

淳于黛:“若我呈了这么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家殿下,不必殿下给什么后果,我自己先羞耻到悬梁自尽。”

战开阳重点跑偏,心中惊讶感慨:魏国女子果然不同凡响。王妃出嫁前只是个王女,竟也关注朝务时政,且贴身协助她的侍女似乎也非池中之物。

但他又觉得奇怪。

按理说,王妃从前既有习惯关注朝务时政,就算不是家族重点扶持栽培的对象,也绝不会可有可无。

怎么就沦落到和亲异国了呢?

萧明彻昨夜没睡好,早起时格外烦躁。

于是去演武场找整队护卫挨个单挑,全打到嗷嗷叫。

却还是烦躁。

回到北院,姜叔又告诉他,李凤鸣找了姜婶作陪,已经带着辛茴出门去了,不在府中用早膳。

于是他孤零零吃完没滋没味的早饭,进了书房。

随手翻了翻战开阳重新整理排序的那摞抄纸,感觉似有不同,他的心情总算稍有好转。

“做得不错,”他面无表情地给予肯定,“虽不知哪里不同,但看起来顺眼许多。”

被夸奖的战开阳喜上眉梢:“这得多谢王妃,是她让淳于黛教我的。可惜我还没完全吃透分类的规律。王妃说了,今后只要她们在府中,我每日可去向淳于学半个时辰……”

“王妃为什么帮你?”萧明彻打断他。

“早上来时,刚好在前头院门口遇见……我也不知她为什么愿意帮我。”

战开阳忐忑思索了片刻:“大概是心疼您吧?她提过一句,说我差事做得不精细,要给您添累的。”

萧明彻:“哦。”

他开始专注翻阅那堆被整理过的抄纸,表面平静,心音却突然急促。

他想,心跳突然加快,大概是昨日在马车上那出尴尬的后劲又上来了。

不然呢?总不可能是因为听到李凤鸣“或许心疼他”这句话吧?

李凤鸣和他只是“利益联姻下,双方协定互利共生”的关系而已,哪有心疼不心疼说法。

翻着抄纸看了一会儿,萧明彻又开始烦躁了。

总觉得书房里到处充斥着一种香味,就是李凤鸣昨日用的那种。

怎么又沾上这香味了?这很打扰他。

之前在行宫时,他身上也曾沾过这种香,可那是因为两人同在帐子里躺了一夜。

他昨日并没有和李凤鸣……哦,马车。

想到马车,便顺理成章又想到那尴尬的一幕。

萧明彻盯着自己右手的掌纹,目光缓缓移到指腹,却又倏地握拳藏到身后。

可惜,这动作不过掩耳盗铃,根本无法缓解心浮气躁、坐立不安、脑中混乱驳杂、浮想联翩的状态。

良久后,他忍无可忍,命人将正在修订庆功宴宾客名单的战开阳叫来。

“你去隔壁问问淳于黛,王妃预计几时回府?”

战开阳惊疑不定:“殿下,您这是……”

“她昨日用了沾衣不散的香,我得问她要个立时去除的法子。”

萧明彻佯装平静地翻动一页抄纸,就当并没察觉自己突然从耳朵尖烫到脖子根。

“我怀疑,她这香有毒。”

扰得他脑中一直闪现奇奇怪怪的画面,根本停不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