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 54 章(2 / 2)

加入书签

与往常一样,怎么说呢,他们贴出告示已经十来天了,但是真正回归的人并不多,目前满打满算有两万余人。

而这两万多人中,大部分是滨海土著,原先在滨海开铺子,做生意的外地人,极少来此。

余隐道“这些人仔细看着些,一会你们再去给你哥哥与世子说一声,让他们也留意着这些人。”

如果不是早上他发现了焦头花,此刻也以为这是件好事,说明大家都乐意看到除倭寇。

可现在,余隐不得不多想一些。

他们的分组方法,虽然不科学,但是却是挺实用的。

像前些天来报名的基本上都是属于一队的。

一队就是那种年纪轻,但是却没有过任何武艺基本的少年。

二队就是一些身体素质特别好,能扛能打,但是也没有进行过任何系统训练的。

三队是那种学过一些东西,以前替人看过家护过院,甚至跟人打过架的那处,简单的说类似于保镖这种。

四队嘛,就有些专业了。

在卫七手下过几招。

余隐看了下,今天这一百多人,起码有七十多个在卫七手下过了六招,也没露败相的。

卫七点头,“要不要与祖父说一声。”

“一会我与他说,你亲自去告诉你哥哥他们,咱们人本来就不多,他们要是真来捣乱,简直防不胜防。”

卫七晚饭也来不及吃,就带着吕东桂骑马跑了。

余隐他们现在最怕对方在暗地里放火。

能烧你一次,就能你烧你两次。

现在整个城正在渐渐步入正轨,各环节非常薄弱,一旦有什么闪失,前面的一切努力都前功尽弃。

余隐回头,跟卫国公一起将大家喊过来开了个小会。

关于巡逻的事情,城里目前还在搞基建。

这年头的房屋都是木质的,万一失火,又得玩完,是以,城里的巡逻人员特意安排了好几波,白天分两波,但是晚上必须加强人手。

二是,让卫七赶紧

将最近招收的这些人的名单,以及家庭情况摸清楚,最好再来一个家访

至于军营那边就全靠楚宗庆和卫五了。

城中,夜班是李三带队,白班是余隐自己亲过问。

先前卫国公带来的几个亲信,还有皇帝给他们的几个人,都有特别的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管范围。

会开完,大家还各自写了保证书,签字画了押。

各自的责任区各自负责,出了事处分谁。

开完会,余隐回到房间。

洗漱过后,翻出余妙给他寄过来的书,看了起来。

吕东桂在一旁给他泡了茶,扫了一眼道“这是妙儿妹妹的新书吗”

余隐头也不抬道“是呀,这丫头运气好,上次只出了个小册子,但是被廖夫人瞧见了,主动找到她,要她在自家的书斋出书。”

吕东桂颇为羡慕道“先生这次可以放心了,廖夫人做为女子字帖的泰山北斗,只要她一句话,妙儿妹妹以后的书肯定会卖得更好,走得更远。”

95、工部来人

余隐离京差不多三个月了。

走时,第一本书还没做好,人家看刘大人的面子,才加紧出,谁知道,那书才卖了两天,就被廖夫人瞧中了。

这一打听,便找到了余妙。

要给她出剩下的书,刘大人入股的那家书肆也急了。

双方谈了两天,最后决定两家合作,这才将余妙的书一个月内制好了版。

廖夫人还在其中写了推荐词,被廖夫人一推荐,名不见经传的余妙,立刻在京城火了起来

这才是系统为什么说她的名气已经破了八十,奖励一幅耳环的由来。

余隐道“可不是,家里有她在,我就放心了,待咱们这儿步入正轨,我就把他们姐妹接过来,住一段时间,到时候一道儿回京,妙儿长这么大,还没出过京。”

吕东桂用力点头“那小鱼儿一定很开心。”

余隐也挺开心。

女儿们发展都不错,将来女婿的人选只会越来越好。

不过他感觉,司杰这货怕是顶天了吧

余隐看完余妙的新书,开始看吕东桂这几天的工作总结。

刚开始把他带来的时候,余隐还有点后悔,这孩子的洁癖也太严重了些,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长

徒跋涉,又遇到火烧山,大雨淹城等等系列事情。

现在让他在猪圈旁吃饭,他都没问题。

吕东桂的文风跟他的人一样,细腻饱满,但是分析问题又特别的准确,唯一的缺点,优柔寡断,文风不是太简洁大气。

这方面倒是与余妙刚好相反。

余妙做为一个妹子,文风却偏偏简单明了,人家五百字,她顶多二百字就结了。

余隐看完,把本子还给他“继续记录,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尽快通知大家,还有,咱们的厨房和造船那儿就全靠你了。”

吕东桂瞬间感觉压力山大

挺直了背道“先生放心,学生定不负所望。”

余隐伸手拍了拍他的肩,突然感觉有点奇怪。

吕东桂见他直看着自己的手,好一会才道“先生的袖子短了好多”

余隐本来衣裳就不多。

出来打仗,穿得都是很随意的便服,也不值钱,更谈不上多合身。

因为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瘦,原先的衣裳根本没来得及修改,岂知,现在突然发现袖子短了不少。

余隐又抬头看了几眼吕东桂。

吕家的人都长得高,吕公公比余隐要高一个头。

吕东桂个头跟吕公公差不了多少,也就是说,余隐站在他的面前,是无法直视对面的,只能看到他的肩头。

可现在,余隐轻轻松松地直视到了门口花架上的那一盆兰花。

余隐拉了吕东桂一下,“你站直了。”

吕东桂再次挺台挺胸。

余隐依旧越过肩头,看到了对面的兰花,甚至还看到了门上挂着的帕子。

余隐心头颤了颤。

这是灵异了

不对,他猛地想起,自己在家时,发现身高貌似长了一丁点,还特意在墙上画了线,最近忙得焦头烂额,根本没时间想这些。

此刻看到短了一寸有余的袖子,才惊觉,自己这是又长了。

老年长个

是不是太凶残了。

待吕东桂走后,余隐拿着簪子,轻轻在不起眼的墙上,根据身高画了条横线。

再仔细看了看自己的衣裳,还真是短了不少。

他估计前段时间没怎么注意,那是因为自己以前长得胖,瘦了之后,衣服的袖子就会长一些,现在是个头长了一在截,

把原先多余的部位都用了。

这才显出了短了

余隐有点小激动,可又有点不知所措。

照这么计算,他足足长了小半个头,都超两寸了。

余隐心头暗暗发紧,他长什么样儿,旁人不知道,余妙跟余老太太肯定一眼就能瞧出来,皇帝估计也行。

现在他跟一群大老爷们在一起,可能大家都忙,谁也没注意他的长相去。

众人只知道,他操劳,外加水土不服,瘦了不少。

却没人注意他的身高去,待回到京,怎么解释

鞋底垫高了

余隐纠结了一会,喝了半杯酒就顺利入睡了。

第二天,来不及多想,刚起床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有老农过来请他去看药材种植的事儿

余隐只好捏了个包子,一边赶路一边吃。

还得问对方地里什么情况。

这一番忙碌,到了中午都没吃得上饭,还是在李三给他送了吃的,坐在地头一边给大家讲解哪种药材如何种植、打理,一边啃吃的。

这样的日子,不知不觉就过了大半个月。

一进入九月,温度就速度降了下来,饶是滨海靠海,比京都那边暖和不少,早上起来,也挺冷。

余隐穿了件厚点的衣裳。

这一套上,整个人都傻眼了。

袖子短了一寸多,原先接近脚面的袍边,此刻挂在脚面一寸以上随风晃动。

将他的鞋子暴露无疑。

卫国公找他去接从中过来的工部官员,一看他穿成这样,嘴角抽搐道“再换身吧,这也太不正式了。”

余隐无奈道“可能衣服缩水了。”

北方天气干燥,到了南边湿度太大,于是缩水了。

卫国公嘴角抽搐,“工部这次一共过来五个人,住哪,他们跟刘二的位置,你得想好了,这是你们文官的事儿。”

余隐明白。

这事有点难办

刘二老爷在造战船这事上,有绝对的发言权。

可他只是个举人,尽管刘家书香门第,家世显赫,但是面对几个工部的五品官儿,那他也是最底层的。

算来算去,余隐只能把他归于外聘人员。

再加上他自己本身官位也不高,完全镇不住同级好吧。

这个混账皇帝,给他权利不假,但不把他位子升一

升,面对工部那几位,他感觉压力还挺大,就算他在这里是绝对的一把手。

然而

“要不,您跟他们谈谈我毕竟官位不大。”

余隐实话实说,这里最大的就数卫国公,当然在京都,他也大。

卫国公给他出主意“在咱们营里,一般都是以武服人”

余隐恍然道“那让他们比试一二,谁赢了谁就是老大。”

卫国公“”

总感觉这老小子一肚子坏水。

作者有话要说弱弱地说,都木人看啊这是崩得太惨了吧,哈哈感谢在2020062408:45:312020062608:33: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宫徵羽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颐和、放开那个大叔让我来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