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2 / 2)

加入书签

“哇,一入元婴五百六十岁啊!”

“后期,后……期,居然是八百多岁!”就连妙玉的声音都开始发颤了,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啊。

“这么长的寿命,这,这不是成仙了么?”

噗嗤

听她这么说,林昭与萧师兄都忍不住失笑。

“这哪里就成仙了,元婴后还有化神,返虚,合道,渡劫,大乘,过后才是飞升仙界成天仙,……,算了,仙界离咱们太遥远,还是从头说起吧。”

“现在是末法时代,跟上古灵气充沛时不能比,现在便是想要筑基,都不容易。告诉你们最简单的,练气大圆满据说有三元之寿,脱病厄之苦,能终其天年而不衰。所谓三元之寿,一甲子轮回为一元,三元为一百八十年。……有此境界之人也未必都在人间留三元之限,只是略说而已,重点在终其天年而不衰。也可能遇大劫而终,或自解而去,或境界更进以求飞升。”

三女小嘴微张:“呀,原来我们所处的,是末法时代啊。”

林昭叹道:“前代尚有遇仙记,现在你们看还有吗?”

惜春举手,“有啊,林姑妈算不算?”

林昭瞠目。

贾敏那能叫仙吗?

当然他也不敢说实话,只能憋着。

黛玉与萧师兄都忍不住好笑,最后还是黛玉伸手拧了拧惜春的耳朵,“我娘不能算,她可不是仙。”

惜春撅了撅嘴,小声争辩,“可是对凡夫俗子而言,没区别啊。”

黛玉叹道:“《易经》有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你明白吗?”我娘是鬼神一流,不是仙。

萧师兄微微颔首:“《内经》有云‘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你能听懂吗?”

这下换惜春挠头了:“有一些明白,但不能深解。”

萧师兄笑了,又说了一句:“《老子》有云‘以道莅临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你能懂吗?。”

惜春把手一放:“师兄谈的太玄,而我想问的却很简单。——人死就是鬼吗?世上死那么多人,又没看见那么多鬼,那么鬼是怎么回事?神又做何解?”

黛玉等人分别引用了《易经》、《内经》、《道德经》中的三句话来谈鬼神,让惜春觉得更迷糊了。黛玉看着她疑惑的样子笑了,拍了拍惜春的肩道:“如果言语能解尽经义,圣人又何必讲述的如此玄妙为难后人呢?”她清了清嗓子,眼含笑意,“……孩子,坐下吧,我不指望你能立时领悟方才经义中的大道,但可以谈一谈鬼神之说,那三句话什么意思以后你自己慢慢了悟罢。”

惜春嗷的一嗓子扑了过去,“好你个林姐姐,又占我便宜。”

伸手便要去挠黛玉的痒痒,黛玉早笑着避了开去,如何会让她沾身。

大家笑闹一阵,萧师兄方缓缓道:“神这个字,有多解多义,既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名词,当作形容词时,指的是阴阳莫测。所谓阴阳,是个非常玄妙的概念,也是万物内在的对立依存关系,如昼夜、刚柔、男女、起灭、生死。当它做名词又是鬼神连用时,是什么概念呢?首先还要谈鬼。”

“人死为鬼,鬼亦称之为“归”,归宿之意。一个人死了,但关于他的一切信息并没有完全消失,诸如他留下的言论、著作,生前所作所为的影响,人们对他的印象以及喜恶恐惧等感情还在。无论别人对他是赞赏还是误解,怀念还是怀恨,此人的一生已经结束了,可以盖棺定论再没有变化。但他留下的一切信息,生者还可以感应,“鬼”因感应而生!”

“鬼是生者对逝者的感应,是因人而现,所以有时候两个人在一起,甲说我见着某某的鬼魂了,乙说我根本没看见,这完全正常。因为乙没有感应,某某的鬼魂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人的身体来源于父母所授一点精血,受天地间五谷之气长成,人死之后,精血生机耗尽,形骸散于天地间重入轮回。但是此人一生已定,因此“鬼”是不再变化的,所以在阴阳不测之间。还有一种情况很特殊,那就是这个人天年未尽、生机未绝或魂魄未消而亡,其“鬼”能自感成灵,还能借他人的感应之力修行,拥有影响外物的法力。这种自感成灵的鬼,就称之为阴神。如一些修行者,所御的‘鬼’,其实就是这类阴灵。”

黛玉默然,听萧师兄说到这里,她不由的想起认自己为主的金钏儿,金钏儿完全符合萧师兄的最后一条。

※※※※※※※※※※※※※※※※※※※※

黛玉毕竟在修真,所以这边也得照顾一二。感谢在2020-07-2614:42:18~2020-07-2717:10: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淡淡茶香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