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挡箭牌住进来了(1 / 1)

加入书签

如果按照李世民原本的意思,太子是不会有一个亲兵存在的。

但是,反复思考后,李世民还是觉得给李承乾一些兵力比较好。毕竟,一个太子,到底是需要一些颜面的。太子六率两万多的兵力,如果全部收归中央,确实不太好。

于泰回过头,迟疑道:“殿下,要分两千吗?末将觉得,是不是多了点?世子还年幼,等他长大后再给他这么多也一样吧。”

“就给他两千吧,多给他一些新兵。”

于泰闻言,点了点头,稍稍松了一口气。

太子的两千亲兵,在长安周边驻扎的话,可是一份不弱的力量。如果有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太子,很可能会出事。

但是,如果是新兵的话,就没事儿了。在于泰眼里,只有那些自隋末乱世一路活下来的老兵,才拥有真正的战力。

李承乾不知道自己被老爹给谋算了,此时的他正等候在东宫门口,准备迎接李纲老先生。

老先生要住到东宫来,李承乾其实是很欢迎的。

东宫实在是太大了,这么大的东宫,却只有长孙宝庆这一个人能跟他说得上话。那些老太监,虽然不是哑巴,但是只要见到他,就会卑躬屈膝,没一点意思。

更何况,老先生过来的话,他要在厨房开小灶,也能光明正大一点了不是?

巳时一到,就有一辆辆马车将老先生的物品送到东宫来。

老先生中年丧子,此时照顾他的是孙子李安仁。

李家并没有在朝堂鼓捣关系网什么的,所以李安仁并没有入仕,而是继承家学,在士林的名声也不错。

扶着爷爷走入东宫,见到李承乾,李安仁就要行礼。

李承乾如何能让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给自己行礼,赶紧让长孙宝庆拉起他。

“安仁先生在士林也是很有影响的学问大家,本王怎敢承受您的礼数。”

李安仁还是坚持着施了一礼,起身后,说:“祖父就要常住东宫,草民为了避嫌,不能多来。所以,就要世子照顾祖父了。草民身为孙子辈,行这一礼是应该的。”

李承乾刚想客套两句,李纲就一巴掌拍在李安仁的脖子上:“行了,说的好像老夫会死在东宫一样。瞎操心,行了,滚蛋吧。”

老先生虽然年纪大,但是力气还是不小的。李承乾很明显看到李安仁被抽的咧开了嘴,但是,他非但没有躲开,反而

往上迎了一下?

啧,老人家果然惹不起。

赶走了李安仁,李纲伸出了很多,老夫思前想后,才给你找了这么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吧。”

李承乾接过纸张,之间上面满是巍峨雄浑的字,跟他那狗爬一样的字比起来,这文字当传家宝都不为过。

虽然字好看,但是看到内容后,李承乾的脸却抽成了一团,原因就是这篇文章他熟的很。、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前些日子他还感慨“苦其心志”那几条来着,想不到今天老先生又拿出来给他看了。

揉了揉太阳穴,李承乾没有看完,就说:“这篇文章,其实弟子看过。在弟子看来,前面的不太对,全文,其实只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句最有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