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1 / 2)

加入书签

贾敏没当众说破此事,已经给王氏留足了颜面,自然,也是瞧在宝玉乃是贾家子孙的面上。所谓宗族,便是只要贾宝玉姓贾,便和金陵贾氏荣辱与共,宝玉这件事,也牵扯到贾家其他子弟的前程。

话说到这个份上,贾敏便和王氏无话可说了,王氏也从荣庆堂告辞出来。当着贾母的面,王氏尚且勉力维持着冷静,刚出了荣禧堂,便身子晃了晃。金钏、玉钏太太脸色极不好,脚下步子也浮,忙上来扶了王氏问“太太可是身子不好可需要请太医”

王氏摆了摆手,叫丫鬟扶着回了荣禧堂。

一路上,王氏在反复咀嚼贾敏的话,心中却狐疑道她又知道了,她怎么什么都知道

宝玉那个玉,确然不是胎里带来的。当年自己生元春的时候,因为生在大年初一,都说元春是有造化的,婆母因为这句话,喜得什么似的,对元春千娇万宠不说,二房也因此,得了贾母更多的关照。

摸清婆婆这个脾性,王氏尝到甜头,后来又有了身孕,王氏便起了些歪心思。但是按月份算,王氏这次怀的孩子该当四月下旬或是五月上旬生,左不离就是那几日。四月下旬自然没什么特别的好日子,五月更是被世人称之为毒月。

眼看着这一胎无法利用出生在一个吉利的日子这法子博得婆母的宠爱了,王氏便又起了别的心思。正在这时,江南有极厉害灵验的一僧一道,活似半仙的事便传入了京城。

后又通过王子腾夫人的引荐,王氏见到了那一僧一道。至于通灵宝玉,便是那跛足道人变戏法似的拿出来的,只见那跛足道人凭空一招,就一块上面錾着字的雀卵大小的美玉出现在他手中。那美玉是王氏重金买的,屋内产婆也是自己亲信,衔玉而诞的故事便是这样编出来的。

为了逼真,稳婆给宝玉接生的时候,还在宝玉刚落草的时候,便捂住了口鼻,又将那美玉在血衣上蹭了蹭,假意在宝玉口中扣了一下,才放开宝玉的口鼻,令其大哭。却口称哥儿刚落草的时候没哭,乃是口中衔一美玉的缘故。

给宝玉杜撰了一个衔玉而诞的出身,果然荣府上下皆传宝玉大有造化,宝玉一跃成为婆母最宠爱的后辈,自己也母凭子贵,在荣禧堂住得越发安稳。

但是方才贾敏的话给了王氏一击重锤。若是哪个奴才家的孩子,传出比主子哥儿还有造化,自己会如何

王氏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人,也不是什么宽宏大量的之辈,王氏连当初比珠儿出挑的嫡长孙贾瑚都容不下,何况奴才的孩子。但是宝玉又如何跟凤子龙孙比凭什么一个臣子家的孩子出身,竟然天降祥瑞,衔玉而诞

想到此处,王氏一身冷汗,原来,宫里容着宝玉平安长大,已是大度。

王氏又想起宝玉抓周的时候,只抓钗环水粉的事。那次是被人做了手脚,那次抓周的诗书笔墨,小刀小剑,全都被人涂了芥末辣椒。小孩子抓周,实际上抓到什么都忘嘴里送,宝玉自然抓到这些东西,刚送到嘴边就开始哭哭;忙扔了抓别的,也只有胭脂水粉的盒子上不但没被人涂这些,还抹了蜜,宝玉自然抓了就笑。

宝玉抓周的时候,是贾政和许多男客在一处观礼,因此还闹了不小的笑话。王氏是事后才知道的,将那抓周的诸多物件儿一查,王氏就知道被人使了坏。

当年,王氏因为这事暗中查了好几回,就是没查到主使,如今经贾敏一提,王氏却不由得朝东府方向看了看。能将宝玉衔玉而诞的事跟皇室联系起来,怕招来祸事而出手阻止的,贾敬便算一个。且贾敬乃是一族之长,为了族中子弟不受牵连,策划此事合情合理。

王氏咬了咬牙,宝玉抓钗环水粉的事,王氏心中暗恨了好些年,如今看来,竟是保住了宝玉一命不成若换成自己是族长,定是来个永绝后患。

想到此处,王氏又是打了一个寒噤。

除此而外,王氏又狐疑道就算当年贾敬对此事留了心,后来策划了抓周之事,贾敏又怎么知道通灵宝玉的事乃是杜撰难道林家查当年不孕的事,顺藤摸瓜,还查到了别的

王氏一颗心七上八下的,但是事到如今,除了强作镇定外,也没别的法子,只得推说身上不爽利,躲在房里不出来。

王氏走后,贾敏就命人将黛玉也领出去了,只和贾母母女两个说话。

贾敏随夫外放九年,如今母女见面,自有许多体己话要说。加之林佑落水、贾敏十年不孕两件事,贾母心中疑惑已久,也要亲自问问闺女。

众人都下去了,贾母又让鸳鸯在屋外守着不叫人靠近,才问“敏儿,这些年,姑老爷对你可还好有无不顺心的事,给母亲说说”

贾敏愣了一下,不过到底是嫡亲母女,很快反应过来贾母这话的意思,笑道“不顺心的事,我成婚二十年都出头了,自然不少。第一庄便是婚后十多年不曾有孕,受了多少委屈白眼幸得我们老爷府上重规矩嫡庶,老爷三十以前,都不让姬妾怀孕。后来离京外放,我们老爷依旧重视我,我也儿女双全。

第二桩便是佑哥儿落水的事。母亲且想想,我和老爷成婚十余年,才这么一子一女,连哪里磕了碰了我都心疼。可是竟然有人因官场上的事,向佑哥儿下手。母亲您说,朝子嗣下手的事,是什么仇怨”

其实当年林家送来的礼明明白白打了二房的脸,贾母本能的将事情推到林如海身上后,贾母打发过贾琏下江南,原本是要化解一下误会,若是贾敏有什么不如意,也叫贾琏亲探一下。

谁知贾琏回来后,说姑妈过得极好,在家中也能做主,丝毫没说林如海的不是,反而跟贾赦嘀嘀咕咕商量极久,又是去舅家认亲,又是和凤姐大闹的。反将一个荣国府折腾得也不安生。

从两年的通信来往看来,贾母已经隐隐觉得林家发生的事,非林如海之过了,只是陈嬷嬷乃是她亲信的亲妹子,王氏也没有千里迢迢害林佑的理由,贾母便抱着偏见认定了姻亲不睦是林如海之过。唯有如此,贾母才能觉得心下稍安。

今日贾敏回娘家,贾母光是看了贾敏脸上神采就有不好的预感,但是总要亲口问过,贾母才能死心。得了贾敏如此回答,贾母觉得心中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透不过气来。

好半日,贾母才道“赖家一家子性命被我捏在手上,当初为了拿捏陈山子夫妻两个,我还特地将她的小儿子陈元留在府上当差。就算为了家人性命,他们夫妻不会对你不尽心,她如何敢害你虽然你对此事甚是笃定,我总觉说不通。”

贾敏道“两年前就审清楚了,这回我回京,又亲自问了陈嬷嬷。一来,当年我阻止过将赖尚荣放出去做良民,赖家怀恨在心;二来,王氏承诺陈嬷嬷听她吩咐,将来就将陈元或是陈元之子也放了身契做良民。”

贾母做了几十年的国公夫人,也算养出气度了,乍听如此震惊的消息,倒没有摔茶杯,只有一声轻响,是茶盖磕到茶碗的声音。

匀了好几口气,贾母才道“这如何可能就是你和你二嫂子素有龌蹉,也不过是相互不服,哪里到了要人断子绝孙的份上”

贾敏冷哼道“丧心病狂之人,谁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若是母亲不信,改日我带母亲去见陈嬷嬷。”略顿一下,贾敏反问“母亲,赖家这样狼子野心的人留不得,母亲为何不处置了他们一家”

贾母身子一颤,赖家作为自己的亲信,替自己做过不少事,也捏着自家不少的秘密,若要处置,贾母担心赖家狗急跳墙。于是道“哪有你说的那样,我用着他们家还算顺手。况且用了几十年的老人了,我是知道他们家的。落点子好处是真的,说要欺主却是不能。”

自己身边的素香做出背主的事后,贾敏想通了很多事,也隐隐能猜到贾母不愿处置赖家的难言之隐,只劝道“母亲且小心些吧,身边留着咬人的狗,总是不好。再说,陈山子一家我必是要处置的,母亲确定就是为了姓陈这一家,赖嬷嬷还能一如往常的忠心”

这话将贾母问得心中一憋,总觉得呼吸都不大顺畅。半晌,贾母才道“我身边就这么一房得用的人了,若是处置了,日后少不得受人拿捏。”

这话的言外之意,乃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府中许多人已经换成了王氏的亲信。贾敏听了这话,便知劝不动母亲了,只冷冷的道“母亲且想清楚了,这起胆大包天的人做出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来,终究是府上落不是。别养虎为患,祸害了祖宗基业。”

贾母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除掉赖家,无异于自断臂膀,贾母也不甘愿。叹了一口气,不想再说这个话题,便转口道“就算以前陈嬷嬷做过背主的事,怎么佑哥儿落水的事也算到了王氏头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