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薛老爷去了宝庆堂诊病,黛玉还是听湘语说的。这日湘语日常到林家来玩,说起医馆的事,便略有愤怒的道“玉儿你最是聪明不过,猜猜昨日有谁道了我们家医馆”

黛玉听了这话便笑了“我又不是神仙能掐会算,且柳郎中医术高明,上门求诊的人不知凡几,这我如何猜得到”

湘语又道“左右这人是你知道的,到你妹尚书府做过客,还在东城遇到过。”

话说得这么明白,别说黛玉猜到了,苏岚也猜到了。苏岚道“我见那姓薛的少年虽然只长肉不长脑子,倒也不像有病的样子,他得了什么病”

湘语笑道“倒不是他,那人是他父亲,据说以前是个胖子,如今却消瘦得厉害。原是在吃太医院胡太医的药,不知怎么突然到了咱们家来寻我父亲问诊。也亏得是他亲来了,医者父母心,我父亲也不会将人赶出去。若是他家派人来请,我父亲定是不去的。”

黛玉便笑道“怎么,郎中还挑病人不成”

湘语道“一般的是不挑的,但是这薛家主在江南私盐案刚发的时候带着家业躲到京城,可见和私盐案多少有染。若非这些奸商和甄应嘉沆瀣一气,我伯父一家不至于骨肉分离,我们家也不用抛下祖业进京。若是他家还趾高气扬的让父亲上门就诊,父亲是不会去的。不过他既是寻上门来,父亲自不会将病人拒之门外,好在薛家主和薛姑娘倒是知礼的,不像那日在街上遇见的学少爷那样跋扈,来求诊态度还不错。”

说起私盐案的旧事,反应最大的便是苏岚,苏家可说是因此家破人亡了。黛玉见了苏岚脸上悲愤之色,伸手握了握苏岚的手。

苏岚惨笑一下道“玉儿不必安慰我,甄家已经惨败了,大仇得报,我知道向前看。将来的日子,终归是一日日好起来的。”

苏岚想得开,是再好不过,黛玉便也不再提此事,徒增苏岚伤心。将话题略转,道“幸而他知道寻柳叔父诊病,若是继续留在王太医出诊治,只怕有性命之忧。”

此言一出,众姐妹都吓了一跳,但相处久了,众姐妹也知道黛玉不会无的放矢。

只听湘语解释道“薛家主身上确有些小病,但都算不得极致命的,其主要病症不过是消渴症罢了。此病症贫民百姓中难得,富贵人家中却并不罕见,太医院的太医应当熟知此病,堂堂太医院的太医,怎会不知道治法既知道治法,其实吃哪里的药都一样。”

黛玉浅笑一下,问湘语“那据柳叔父的判断,薛家主的消渴症是重还是轻”

湘语道“我父亲说,薛家主的消渴症倒是已经极重了,若是不好生调理,确有性命之忧。”

消渴症,便是后世的糖尿病。若是放到后世,可以用胰岛素控制病情,只要将血糖值稳定在正常范围,此病倒极少直接危及生命。但是在古代,没有注射人工胰岛素的疗法,此病只能靠饮食调节和注意休息。若是血糖值波动极大,确实有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至于薛家主的消渴症,前世在江南,不知道薛家主遇到的什么样的郎中;但是在今世遇到的胡太医,可是个为了钱什么都做得出来的主。且医术也不怎么高明,前世给尤二姐误诊落胎的便是他。

当然,叫黛玉说,胡太医未必便医术平庸到判断不出尤二姐是怀孕还是月事不调;但如果不是误诊,便是有意为之,那么胡太医的人品便堪忧。

见方才自己说的话姐妹们不明白,黛玉解释道“王家败落之后,薛家哪有请太医的正紧路子既是没有正紧路子,必是走的重金聘请的小道。给薛家主诊病的太医既是重金出诊,可见是个贪财的。且这位太医若要长期占着这棵摇钱树,便不能将薛家主的病治好了。消渴症这样的病,不但要对症下药,最要紧的还是注意饮食,好生保养,否则就是药吃对了,病情也只有一日重似一日的。

只是消渴症算得是慢性症,虽是时常发作,口渴无力,视力变弱等,但是因为常年受疾病困扰,病人很难判断出自己的病情是增重还是减轻了。就算那胡太医的药不见效,薛家主未必判断得出来。但是这消渴症时常发作,也不知道哪一次就危及生命了。

所以,薛家突然改了主意到宝庆堂就诊,于薛家主而言,有利无害。柳叔父无论医术还是医德,都是极好的。只要接诊了薛家主的病,必会尽心尽力。”

几个女孩子听了黛玉的一番话,只是心中暗叹黛玉总能洞察人心。

倒是湘语道“父亲常说,学医先修德,修德先正心。没想到太医院竟然有这等为了利益罔顾人命之人。”

几人闲聊说了几句薛家主的病,便有门房带了一个小内侍来。既是宫里来了人,姐妹们都不敢怠慢,便问那内侍,所为何事而来。

那内侍道“奴婢是在东宫七小王爷身边当差的罗远,今日前来,是替咱们小王爷送信的。小王爷说,淮扬菜名扬天下,只京城的酒楼就没有做得好的,听说林尚书府上的厨子是扬州带来的,明儿想到府上吃一顿正宗的淮扬菜。”

几个姑娘听了这话,尽皆一愣。司徒卓好歹是堂堂皇孙,怎么到臣子家吃饭竟如此不客气,还点上菜了。只黛玉隐隐猜到司徒卓的用意。

当然,论起来,司徒卓和黛玉乃是表亲,外甥到舅舅家吃饭,原也天经地义。

黛玉将此事跟贾敏说了一声,贾敏听说之后,皱眉道“小王爷来咱们家点明要吃淮扬菜,玉儿何不推脱几日咱们家的厨子虽说确有几道大菜做得不错,但光是备料熬汤就要好几日,小王爷明日要来,哪里来得及”

黛玉笑道“小王爷说吃淮扬菜,咱们就备淮扬菜就是了,也不定非要大菜不可。”说着,还俏皮的冲贾敏眨了眨眼睛。

贾敏看见女儿狡黠的样子,知道闺女向来主意正,便也是一笑道“那玉儿只管去安排就是。”

黛玉应下了,又道“既是明儿卓小王爷要来,想必柳公子也是要同来的,我方才已经给湘语姐姐下了帖子,明日也请她来。”

贾敏只点头道知道了,便放手让黛玉去安排。

黛玉照常安排了适宜家中诸人的饮食,不过另添几道不费事的淮扬菜,又点了几道鲁菜,拟好了菜单,让秋月拿去交给厨房管事便是了。

次日,司徒卓来得颇早,果然柳湘莲是一道来的。因林如海在衙门,便只在贾敏院中摆了一桌,贾敏、林佑和司徒卓、柳湘莲一桌;姐妹几个及湘语便在黛玉院中用膳。

黛玉还特地派了雪雁去贾敏跟前伺候,吩咐说“今日母亲院里待客,你替我留意着些,若是小王爷爱吃淮扬菜,便不必来回我,若是小王爷用鲁菜多些,你便来跟我说一声。”

雪雁跟久了黛玉,知道自家姑娘如此吩咐必有用意,便应下了。

因本朝京城在北地,宫廷菜以鲁菜为主。司徒卓说是来尝淮扬菜的,但到底生长于宫闱,还是宫廷菜更合胃口,是只略试了几筷子淮扬菜,便主要吃鲁菜了。雪雁见了,心道姑娘果然料事如神,只是这小王爷既然不是为了吃淮扬菜来的,又巴巴的来做什么

雪雁回来的时候,黛玉这边已经用完膳了,姐妹几个正在说话。见雪雁进来,黛玉站起身来,对姐妹们道“我暂且离开会子,岚姐姐和英莲姐姐替我招待好客人。”便携了雪雁到院中。

雪雁道“果如姑娘所料,小王爷似乎更爱鲁菜。”

黛玉听了,点了点头道“你在那边服侍半日,也辛苦了,且先去吃饭,你爱吃的菜我叫春山替你留着了,现在应该还热着。”雪雁应是去了。

苏岚知道黛玉自有主意,且单独招了雪雁到一旁问话,便是有什么话不好叫旁人听见的,于是苏岚便邀了姐妹们去自己房中说话。黛玉则带着春山到花园中散散。黛玉在一株杜鹃树边的石凳上坐了,刚歇息没两息,司徒卓带着内侍罗远过来了。

黛玉知道今日司徒卓来,定是有话要说,且是不方便书面传信的话,便淡定的坐着并未走开。

司徒卓让罗远在稍远的地方守着,自己过来也在石桌边,黛玉对面坐了,道“林姑娘在做什么”又仰头对春山道“今日吃了府上好菜饭,有些渴了,麻烦这位姐姐去替我取一杯茶来。”

春山看了一眼黛玉,黛玉点头道“去吧,小王爷要喝茶,咱们总不能怠慢。”

春山应是去倒茶,司徒卓却也不急着说别的了,只道“前儿林尚书做的那个记账改革闹得轰轰烈烈,我也看了改革后的账本,我到觉得那法子极好,不知怎么刚开始阻挠那样大。叫我说,朝中有些老臣也过于顽固了些。”

黛玉清楚父亲的记账方式改革,用的便是自己在林家用的表格记账法,若是穿越者,更是一眼就能看出那账本的雏形是exce表格。司徒卓一来就说这个话题,这是在和自己对线了

但是记账改革是父亲做的,司徒卓怎么确定林家的穿越者是自己若是对错线了,司徒卓不怕自己一头雾水吗

于是黛玉仿若听不懂般,道“小王爷若是要了解记账改革的事,该等父亲休沐的时候再来,或是去户部问。怎么来跟我说这个”略顿一下,黛玉颇促狭的笑“今儿的淮扬菜可好吃”

司徒卓本来是来对线极严肃的事情的,一见黛玉这笑容,却忽是一呆,这眼神,亮晶晶的顽皮中带着智慧,有些熟悉。

黛玉见了司徒卓的神色,但是一时拿不准对方是抱着什么心态来试探自己,因而也心中略有防范。

说起淮扬菜,司徒卓就想到了今日桌上那几道鲁菜。自己生长于宫廷,吃惯宫廷菜,那几道菜,显然是为自己准备的。只肖两种菜都准备了,再看自己爱吃哪一种,便能知道今日自己来,是特特才吃饭还是有别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