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吕布回京(1 / 2)

加入书签

洛阳客栈。

昏暗的烛火下,张仲景心事重重的喝酒宫中到底是怎么知道他的

在南阳一带行医的张仲景鲜少使用真名,因此声名不显,远不及有“神医”之名好友华佗。

朝廷无能、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并不想奉旨入宫。可若奉旨不遵,恐家人都会遭到牵连。

此时夜幕低垂,房门被轻轻扣响。

张仲景警觉问“谁”

“张大夫,俺带宫中使者来看您了。”

听到一路护送自己回京的布衣卫声音,张仲景蹙眉“请进。”

刘协推开门,饶有兴趣的打量这位被后世尊为“医圣”的神人。

他看起来不过三十,穿着一身青色锦袍,周身萦绕着一股儒雅的气息,只是眉宇间萦绕着一抹忧愁。

张仲景以礼相拜。

刘协回礼,笑道“先生这一路赶来洛阳,舟车劳顿,多有辛劳,休息的可还好”

“已经在客栈沐浴更衣,客栈的汤池很是周到。”张仲景小心问“天使来此,不知皇上有何吩咐”

“先生已封医官,为何依旧在客栈徘徊,不愿去宫中就职”刘协客客气气道“皇上并非有问责之意,只恐先生有难言之隐,特意命我来问询。”

张仲景受宠若惊“仲景惶恐,只是恐医术不精,辜负了皇上的期待。”

见这少年脸上并无怒色,谨慎问“不知是哪位同仁推荐的仲景”

“并非同仁推荐,”刘协正色道“皇上于梦中得天机,不出五载,瘟疫必定再次横行。幸得上苍垂帘,告知仲景、华佗有悬壶济世之志、妙手回春之术,便令吾等天下寻访两位贤才。”

张仲景惊讶极了“瘟疫再次横行”

刘协点头“四年前的那场瘟疫,已使得生灵涂炭,若是再度瘟疫流行,后果不堪设想。”

医者,见惯生死。鬼神之说,张仲景并不相信,也不点破,只是问“若是瘟疫横行,朝廷准备如何应对”

“汉初有黄帝内经,先生想必已熟读了吧。”

“此典籍乃医者之宝,幸而仲景祖上也有一本传至后代。”

张仲景出身南阳士族,

家里有典籍并不意外,刘协又问道“不知先生入洛阳后可曾去过洛阳书坊”

“仲景入城后,并未擅自行走,倒是不曾见过。”

“书坊中有拓印之书,轻便易携、已畅销十三州。”

张仲景讶然“莫非”

刘协点头“世上医书,不过百本,多少人想要而不得。纵观十三州,医者之数,不足千人;世上精于医道者,不足百人。皇上欲拓印黄帝内经千万本,择名医培植医官千万人,散于各郡县,拯救黎民百姓。”

张仲景愣神了半晌,张了张嘴,没能说出话来。

刘协笑道“此乃利民之策,希望先生助君一臂之力,莫再推脱了。”

即使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张仲景仍是犹豫,唯恐沦落为达官贵人治病的工具、此生都困于宫苑。刘协只得起身告辞,容其思索几日。

起身之时,张仲景道“公公且慢。”

刘协一愣“嗯”

张仲景从桌上包袱里掏出一包厚厚的银钱,塞过来“夜深露珠,劳烦公公了,皇上那边,还望公公多多通融,容仲景再多想几日。”

旁边的布衣卫面色古怪,额上似有冷汗。

刘协似笑非笑,看了一眼布衣卫,坦然收下了“多谢先生。”

吕布风尘仆仆回到侯府,高顺已得了讯息候着了。

高顺双目灼灼,仿佛盼到夫君归家“主公,您可是回来了”。

“哦,宫中可是出了乱子”

“那倒没有”

吕布问“那为何脚步慌乱”

高顺长叹一声“顺奉命保护皇上,然皇上行事激进、又时常出宫,顺终日提心吊胆、唯恐有人反叛和刺杀,已多日无眠。今日主公回来了,这颗心才能重新放回肚子里头。”

吕布边脱铠甲边问“你且说说,皇上这一旬又做了什么”

高顺一肚子苦水,竹筒倒豆子般说来。

朝中风云变幻吕布没听进去,上朝久久未开也不管。高顺慷慨激昂的说起三公九卿均被撤职,朝中架构改成“五部一寺一院”,吕布也当耳旁风。脱了靴子舒服的长叹了一声,开始大口灌酒。只是这薄酒怎么也比不得宫中的佳酿,颇有些索然无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