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三十四章(1 / 2)

加入书签

鲍信走后,刘协道“观鲍信此人,自己无欲,但颇有厚待士卒之意。”是个忠心汉室的实诚山东大汉,当初找他真是对了。若非山东人安土重迁,那边又仍有黄巾余孽作祟,刘协都想要留他在京中。

吕布露出赞同之色“济北军虽然战斗力平平,但将士归心,比黄巾军那群乌合之众要强许多。”

“如今黄巾余孽仍在,让他继续镇守济北,我也放心了。”刘协说“待得修整完毕,赏赐了兵卒,也该让他们回去兖州了。”

“您打算如何赏赐鲍信”

“既然他不是贪财之人,又十分忠君,那就赏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吧。”

吕布一头雾水“有意义”

有意义也就等于非实用啊,实乃套路之举。刘协磕着瓜子,随意道“珍玩字画之类,又不能随便折了银钱,放在宫中也是无用。”世家和历代皇帝都喜欢搜集这种物品,精美的青铜镜、红彤彤的一人高珊瑚、精美的丝绢绘画此类的,放在宫中也是无用,刘协反正是鉴赏不来。

如今费银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赏赐总得量力而行,何况他自己在宫中也推行节俭,餐桌上大鱼大肉都少了许多,还准备把当年董太后的首饰翻出来赏赐有功之人。

“还有工部出产的大量白纸,在济北那可是稀罕物,寄信时亦可炫耀于诸侯。如此一来既给了鲍信面子,宫中又耗费不多,岂不美哉”

吕布无言以对皇上还是一如既往地对金钱十分在意。

忽然想到了自己出征鲁山回来后得到的那株红珊瑚,不知这是否算“有意义之物”

董卓搜刮的金银虽多,也经不起庞大的军备和布衣卫的长期消耗。更何况在吕布的建议下,刘协对于军中,那是有功必赏,勇者必嘉。还在荀彧、荀攸的劝说下,拿出来了一部分金银暗中笼络某些小世家。又着人带了大量的财物珍玩去贿赂西凉马腾,离间马腾和韩遂。这样下去,早晚都要银钱吃紧。有时候回想起在现代看过的摸金校尉小说,刘协甚至有了一个十分大胆的想法,只是暂时没有找到适合操刀的人罢了。

吕布问“您打算何时正式召见他

“明天我就着人去传话吧,后天晚上宴请他。”刘协复杂地叹了一口气“他方才居然求你提醒我早点召见他,这还是第一个迫不及待见我的诸侯呢。”都求到吕布头上了,也不知道这位老兄是归心似箭还是好奇心爆棚。

翌日,皇甫嵩带兵马回到洛阳城,沐浴更衣后立即来宫中请罪。

刘协亲自扶起这位忠心汉室的老臣,并未加以苛责。毕竟皇甫嵩一直带着数万兵卒站在他的身后,乃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否则就他哪有伸手朝政的底气怕是连清理皇宫、安插亲信的自由都没有,一举一动皆在董卓耳目之下了。

日前已经传来消息,华雄、贾诩领着败兵回到西凉。刘协又按照戏志才的计策派遣使者去西凉,已不似先前般担忧。他柔和安抚了皇甫嵩,又问其子的伤势。

皇甫嵩恭谨回道“多谢皇上关心,犬子性命已经无忧。只是现下还是无法行动,臣将其留在修武养伤了,待得伤好,再让他将功赎罪。”

“无碍就好。待伤养好了,又是一条保家卫国的好汉。”刘协道“虎父无犬子,等皇甫坚寿大好了,就去兵部任职罢。”

皇甫嵩连忙谢恩。

刘协沉吟片刻,问道“爱卿素来支持朕,朕如今有一难题,想要和您请教。”

皇甫嵩毫不犹豫说“皇上但讲无妨,臣必为您排忧解难。”

“朕得一少年将士,知其乃百里挑一的将才。但其年纪小不足以服众、战功亦比不上诸位将军,朕欲重用他,爱卿可有法子”

皇甫嵩问“这少年可有军功”

刘协点头“出类拔萃,远超寻常人。”

皇甫嵩爽朗一笑“既是如此,又怎会难以服众自古英雄出少年,皇上年方十二,已有力挽狂澜之力。更何况臣等已经老了,不能长长久久陪伴在皇上身边。臣即使远在鲁山,也听闻大家都在夸耀皇上知人善用之能,启用的卢植、荀攸皆是大才。如今既有少年将才,皇上不必有顾虑之心。”

“皇甫将军乃开阔之人,但自古以来朝中为了权利争得头破血流者比比皆是。”

“皇上是担心吕布、黄琬有所不满,心生间隙”

刘协摇头“两位将军这边

倒是问题不大。朕当初破格提拔田丰、陈宫和刘备,朝中已有大半不满。那时朝中大臣皆有董党嫌疑,事急从权,提拔他们倒也说得过去。后来他们处理事务井井有条,也堵住了悠悠众口。但如今,朕想要徐徐图之,示之以公允,方能服众。”

皇甫嵩略一思忖“这少年如今什么职位”

刘协道“杀董贼时为百夫长,如今已在红四军升职为千夫长。”

“军中都是以实力说话,倒不似文臣般注重资历和年龄。千夫长职位不低,往上便是校尉,这少年已是出类拔萃。”皇甫嵩摸着长长的胡须,建议道“红四军都是新招来的兵卒,臣听闻前些日子,长得英勇的兵卒都已被其他三军挑选过一波。如今三军对四军嗤之以鼻,甚至有人嘲笑他们是软脚虾。若是少年能在演练之中打败某些老将,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威信自然立起来了。”

刘协笑道“如此甚好,演练之事,朕会安排下去。”

许久未见,两人聊了许久。聊完了军事,皇甫嵩欲举荐一人“皇上,臣有一名医举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