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六十八章(1 / 1)

加入书签

大豆产量不高,但对土地的适应力强,也比较节约劳动力和地力。因此在土地贫瘠的地方,百姓多种植大豆,广收薄种,而肥沃的地方则种植量产高的主食粟麦和稻。

大豆有腥味,吃多了也会腹胀,让人一点都不想多吃。好在三百多年前,西汉淮南王时期,就发明了豆腐和豆浆。小葱拌豆腐、豆腐煮苋菜,都是十分美味的食物。豆浆“性平味甘、滋阴润燥”,也是好物。而且此时石磨已经在民间广为普及,大村子里都有旋转石磨。这石磨经过匠人的改良,拥有纵横叠错的斜齿,大大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不怕麻烦的百姓自己也可以做豆腐,不用去豆腐坊买了。

听完农林牧渔部的布衣卫讲完这些,刘协觉得对豆子的开发可以更彻底一些。既然豆子不适合作为主食,做成豆腐和豆浆又比较麻烦,那以后可以拿到朝廷开设的油厂压榨豆油,榨油剩下来的豆饼既可以作为畜养牲畜的饲料,也可以作为种植作物的肥料。

西北地广人稀,有大片的荒地无人开垦,这些土地大多贫瘠,不适合种植小麦,倒可以用来种植大豆。刘协只惋惜这个年代大航海技术不行,不能从南美洲直接带来玉米、花生和地瓜等高产作物,还得命人做杂交豆子、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实验,要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来试着提高粮食产量。

至于人手不足,刘协倒是有思路,可以采用另一个时空里曹操曾经推行的屯田制。

屯田并不是一般诸侯能做到的事。要大规模屯田,首先要有大量种地的人,还要有足够的农具。当时曹操击败豫州黄巾,缴获了一批农具和耕牛,才有了屯田的资本。好在少年天子有国家信用为背书,可以招募流民屯田进行“民屯”,驻守边疆的兵卒可以“军屯”。至于农具,更不用愁。在刘协改良了冶炼技术后,洛阳及周边的几个冶炼厂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批量的、质量上乘的镰刀和锄头做出来不难。

自从刘协即位,朝廷招募人手干活的机构和推行的项目从来不赊账,这些冶炼厂、服装厂以及修筑外城的项目给钱多、伙食也好,朝廷的

威信在洛阳已经完全树立了起来,牢不可破。新天子贤良和爱民如子的名声也随着募兵和招工逐渐传播到司隶州的各处,甚至更广的地方。

自从黄巾之乱后,汉朝流民甚多。中原土地矛盾尖锐,暂时没有那么多的土地分给他们,刘协便想着不如先将他们引去边疆一带。之前刘协就曾广发诏书,招民迁徙至定襄郡,奖励开垦,并给于了分房、分免税土地、头一年免费使用官牛等许多优惠。这次刘协更加大了力度,下诏称给前去并州的屯民免去所有的徭役。屯民可以得到免税的土地、属于自己的一套农具,还可以在第一年免费使用耕牛。

这样宽仁的条件前所未有,越来越多的无地贫雇农动了心思。但并州路途遥远,他们又害怕还没有走到就饿死在路上了,或者沦为野兽的口粮。

此时,在司隶州的一个偏僻小镇上,众人聚集在新张贴的皇榜下。有人忍不住感慨“这要是去了,一家人日子就能过得滋润极了可惜我只要一日不找活计干,一家老小都得挨饿,家中没有粮食留在路上吃,要怎么样才能抵达并州啊”

也有人不以为然“并州那边胡人那么多,你种了粮食又怎么样,还不是会被人抢去”

匈奴士兵的头颅也是值钱的东西,有人说“不是民屯旁边就有军屯吗,那么多汉人聚在一起怕什么再说,有匈奴人来了更好,若是咱们能取得匈奴的人头,能换不少银钱哩”

民屯的招募对象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的贫民,因此招募都是在贴了皇榜后,趁着人们前来围观的时候,兵卒们敲锣打鼓来进行说明。

听到他们的顾虑,负责这个区域的招头立即说“你们放心吧,你们去的地方不在最边上,是在并州的中部呢民屯旁边就是紧挨着的军屯,一个民屯起码有五百号人,还有一百多兵卒在旁边军屯,他们一样也得种田,守护地方有责,这种出来的粮食肯定是不能让胡人抢了去的。”

天子以招民多寡考核招头的业绩,发放薪水。因此招头干劲十足,又对担心饿死在路上的人大声喊道“你们也不用怕饿死在路上,只管带好家眷,收拾好东西跟我们走。咱们先去

洛阳城中领农具和种子,再和其他人汇合在一处,几百人一道上路,路上自有人管饭,饿不着人的”

有人疑惑地问“真有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招头立即道“真得不能再真了,天子仁慈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在洛阳的时候,天子让一个医馆天天在大街上免费施粥呢,还让宫中的医官免费给所有人问诊看病哩这都是天子为了给过不下去的人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哩”

有个家里已经揭不开锅了人问“真的管饭要是现在就跟军爷走,那明日饭管不”

招头拍拍胸脯道“管,现在就管只要你报了名、按了手印,从现在开始,我就不能让你给饿死了。”

那人喜道“那我这就去背家里的老娘”

旁边有认识这人的,忍不住小声和其他人说起来“他家里的老娘都七十岁了,连路都走不了,军爷能白养一个张口吃饭的吗”

众人议论纷纷,一时间大家都没走,就等那人回来。

方才报名那人脚底生风,一会儿就背着自家老娘过来了。众人以为军爷会发作,谁料招头一点异常反应也没有,只说“路途遥远,你娘得你自己一路背着,若是走不动了拖累大家速度,你们两个都得按军法处置的,懂吗”

那人连忙点头“军爷,我晓得。我背老娘已经习惯了,绝对不会比平常人走得慢,我保证”

招头便同意了,转头和旁边说了声“麻烦督查把契书给我两份。”

穿着打扮和招头明显不同的另一位兵卒从怀里掏出来两张白纸和一盒红色的印泥。

招头把纸上记载的一条条和那人说了,没有丝毫不耐烦,然后让他和老娘分别在纸上按指印。

按完之后,招头拿一份,另一份给了那人。

“军爷,这就成了”

招头点点头,指着一个小兵说“成了,你跟着他去我们临时的营帐,吃饭不用担心,一日两顿都和我们一起,吃得都是一样的粟饭,咱们要在这个地方等三天,汇齐了人就走。”

周边围观的人看了,那些家徒四壁的,都心动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司隶州和雍州的各处,招募到的人数甚至让刘协动容“古代

人安土重迁,中原人尤为如此。如果不是日子过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开荒呢看来这世道比我想象中还要乱。”

这更加坚定了刘协改善百姓生活的决心。利用杂交水稻大大提高水稻产量可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现在布衣卫治下的农林牧渔部第一批杂交水稻都还没有种下去,实在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不过这个年代,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土地出产的粮食产量已经较高了。当务之急,还是兴修水利和开垦荒地,增加良田。

于是朝廷开始在天下十三州大范围募工了。在此期间,刘协已经和张巧手商量好了榨油的法子。古人的智慧从来都不容小觑,刘协只是粗略地描述了一下自己从纪录片里面看到的“朕梦中所得之法,乃是先将要榨的油饼置于槽内,要用从窄到宽的长长木楔打进去,油就被挤出来嵌在槽内。这木楔能够推动,但并非用臂力直接推,而是用一根像是秋千一样吊在空中、让人们可以站着拽放的巨大圆木,来不断撞击它。这样的设计能让人手臂便于发力,推动撞击圆木也比较省力。”

古人的智慧和动手能力从来都不容小觑。通过这么粗糙和不专业的描述中,张巧手居然联合墨家和自己的几个徒弟,摸索出来了世上第一套榨油的装备。经过验证,果然比以前通过用手臂的力量在碾碎的油料上施加压力将油挤出效率高出十倍。

有了这种利用杠杆和惯性的榨油设备,五六个人可以同时拖曳圆木撞击木楔,在惯性冲力加持省了很多力气。凭借低廉的人力成本,“洛阳第一油厂”开始压油价,让那些原来经营榨油这种高利润行业的世家无路可走,很快就垄断了洛阳市场上的胡麻油。

在洛阳生活的人,哪个不知xx厂背后都是皇家。这些世家不会和皇家直接抗衡,则想了另外一条暴利的法子。他们开始收购洛阳第一油厂这些价格低的油,再通过自家的商队卖到全国各地去。

此时还被称作胡菜的油菜菜籽亦能榨取菜籽油,可惜胡菜没有大片种植,原料收购起来比较困难。大豆虽然出油率远低于胡麻和菜籽,但成本低廉,市价只有胡麻油的三分之一。在第一瓶豆油生产出来后,这种比胡麻油便宜得多的油料很快就进入了买不起胡麻油的小世家和小吏家,在未来的一千多年在我泱泱吃货大国的餐桌上长盛不衰。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晚上更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