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1 / 2)

加入书签

袁家。

袁志国揉着眉心,“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不许再跟沈向安来往。”

袁心慧坐在对面,一言不发,神色间很是不以为然。

袁志国心底的那份疲惫与无奈又加重了几分,“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你姑姑姑父不希望沈向安再进梧桐大院”

“我又有没有告诉过你,让你不要掺和这些事”

三连问。袁心慧一个都没答,反而对袁志国质问的语气很不满。

“我做错什么了不就是帮向安表哥进了沈家,为他说了几句话吗怎么你们一个个好像我干了什么不得了的事一样。向安表哥在沈家生活了二十几年,二十多年的感情,怎么可能说扔就扔。向安表哥只是想见一见姑姑姑父而已。有什么不对你们为什么一个个都帮着沈煦,就不想想向安表哥

“他做了二十多年的沈家大少爷,突然得知自己的身世,已经够震惊了。还要面对养父母这么决绝的割裂彼此的关系。甚至大张旗鼓宣扬地整个圈子的人都知道。这让他往后怎么做人”

理直气壮的态度在袁志国心上砸了一记重锤。

袁志国一直觉得女不教,父之过。因此,当年外调回京,发现女儿长歪了后。他从没怪过女儿。他只怪自己因为工作与女儿分隔两地,疏忽了管教。从那以后,他将女儿带在身边,不论多忙,都会抽出时间亲自教导。

彼时,心筠不到三岁,小孩子不记事,他稍加引导,也算慢慢走上了正轨。唯独袁心慧,八岁的年纪,性格已经定型,想要扭转,太难了。但袁志国从来没放弃过。不论有多少阻碍,他都试着去努力。

可是袁心慧的性情脾气比定海神针还,任尔东西南北风,她自岿然不动。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甚至因为袁志国一系列意图“扭转”的措施,激起了她的逆反心理,气性更大,更左了。

袁志国定定看着袁心慧,心里一阵阵叹气。

袁心筠微微蹙眉,她能感受到这些年父亲的疲累。

她望向袁心慧,“姐,你是不是忘了,之前你说不想再考大学了,要工作。可偏偏对工作挑三拣四,这不满意,那不满意。是姑父开口说可以帮你在市政府档案室找份工作,不忙,也不需要多专业。京城市政府与其他地方不同,即便这个职位边缘性,但名头上也体面。

你一边享受着姑父给予的便利,一边做着让姑父不喜的事,你不觉得自己很过分吗你是觉得自己能耐,不管怎么做,姑父都不会生气,还是觉得姑父该你的

你总说爸爸偏心我,但你一次次违背爸爸的意思,做这种出格的事情,凭什么不就仗着爸爸在乎你,会给你收拾烂摊子吗”

一番话,成功让袁心慧的自尊炸了。

“他在乎我给我收拾烂摊子我可没让他给我收拾不就是个管档案的吗又不是什么政府干部,谁稀罕要是为了一份工作,我就得卑躬屈膝我宁可不要”

“你”袁心筠被自家姐姐无耻的言语震惊到了,只听身后一道声音说“好”

袁心筠睁大眼睛看着袁志国。袁志国神色平静,面上看不出任何喜怒来。

袁心慧懵逼,“什么”

“你不是不稀罕这份工作,不稀罕我给你收拾烂摊子吗我说好出了这档子事,这份工作,沈家不会给。即便给了,我也会替你回绝。”

袁心慧表情皲裂了,“你你”

“这不是你希望的吗”

“我我”袁心慧无话可说。

袁志国忽然看开了,他说“你二十三了吧”

袁心慧莫名其妙,她回京前一天才过了二十三岁的生日,袁志国总不会突然失忆,这会儿问这个,什么意思她心里有点慌。

“你替沈向安抱不平,你站在什么立场说这些话你认为沈煦算计沈向安。他算计沈向安什么了你姑父有句话说得对。向桂莲难道不是沈向安的亲生母亲周家不是沈向安的血脉亲人”

“那种人也叫母亲,叫亲人向桂莲她配吗向安表哥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学富五车,向桂莲呢整一个乡下泼妇不说,还坐过牢。这样的背景,会给向安表哥带来多少麻烦”

袁志国深吸了一口气,“向桂莲不堪,所以你也觉得沈向安不认她是对的。甚至她会成为沈向安的麻烦,你跟沈向安一样觉得她不该出现,对吗原来父母两个字在你心里竟是这样的。

“沈家位高权重,对沈向安前途更有帮助,所以沈向安只认沈家。向桂莲卑劣不堪,对沈向安没有帮助,反而会成为阻拦,所以沈向安不认他。你是不是也一样”

袁心慧怔住。

“你是不是也是因为我对你有帮助,而你妈对你没有帮助,所以离婚的时候,才选择跟着我,不跟着你妈”

这样的袁志国,是袁心慧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一刻,她竟是心如擂鼓,不知所措。她条件反射性地拒绝。

“我不是”

“那就好”

那就好袁心慧皱眉,什么意思

“心慧,你今年是二十三岁,不是十三岁,更不是三岁。作为父亲,我把你养到这么大,已经尽了我该尽的责任。之后的路要怎么走,你自己决定。往后我不会管你。反正我说的话,你从来都不听。你不是说我总是偏心心筠,只有你妈妈心疼你吗既然这样,你也不必委曲求全,呆在我这边受罪。明天,我会让人把你送回锦城。”

锦城是袁志国在沈家败落后呆的地方。如今袁志国回京,杜小莲却还留在那里。他们已经离婚,之前是因为顾虑在上水村的沈煦与沈向容姐弟,怕杜小莲出去乱说,给他们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袁志国才将杜小松绑在身边,威胁杜小莲。

沈家平反后,这层顾虑自是没有了。那么他与杜小莲杜小松,便再无干系。自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没有袁志国带领,杜小莲杜小松想回京,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杜家在京城连个住处都没有。

袁心慧脑子瞬间宕机。

送去锦城去妈妈身边

诚然杜小莲疼她。可跟着杜小莲,她能过什么好日子父亲袁志国是个有责任心的,即便离婚了,也每个月都会给赡养费。最初是十块钱,现在涨到十六块。

许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不过三十,还要养一家三口或者四口,过得照样不错。因此,十六块养杜小莲一个人绰绰有余。可要再加一个自己呢

袁心慧脸色变了。听父亲话中的意思,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他养,他也不想养了。那么父亲还会给她钱,维持她优渥的生活吗如果不会,十六块,她跟母亲要怎么过更何况,那边还有一个不事生产的杜小松。

最严重的是,跟着袁志国,她还有机会。就算不能成功嫁给赵琛,依靠袁家和沈家的背景,也能嫁个差不多的家庭。

跟着杜小莲呢按部就班,嫁个普通工人然后靠着那点死工资,每天盘算着是吃鸡,还是留着钱给孩子学习

想到这里,袁心慧不禁打了个哆嗦。她下意识抓住袁志国,“不爸你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不能”

袁心慧没了言语。为什么不能是啊,为什么不能他能

“爸,我错了我听话我以后一定听你的话”袁心慧慌了,竟然举起三根手指,开始赌咒发誓。

父女俩拗了十几年,袁志国费尽心机,都没能等来袁心慧的认错和保证。这一刻,他等来了。可是袁志国并不觉得高兴,反而更加难过。如果袁心慧梗着脖子,认了去跟杜小莲生活,或者自己出去独自生活。袁志国或许还会有点安慰。至少这说明,他女儿还有点骨气。

现在,袁心慧这个样子,只能说明,她没救了。

袁心慧并没有发现袁志国神色的变化,她依旧说着“爸爸,我是你女儿你说过的,我是你的责任。你不能就这么扔下我爸爸”

袁志国将袖子从她的手心抽出来,“心慧,我累了。”

袁心慧更慌了,“爸,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是故意跟姑姑姑父作对。是沈向安。是他说只要我帮他,他也可以帮我。”

“他帮你什么”

“他他说有办法让我嫁给赵琛。”

袁志国呼吸一滞,赵琛,赵琛,又是赵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