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暴躁老哥,在线……(2 / 2)

加入书签

晋军开始进行撤离。

他们转道北上再一个拐弯进入到郑国的疆域,吓得郑国人赶紧躲进城中,紧闭城门不敢出来。

在离开前,吕武再次确认楚军营寨中的粮食没人要,留下了一部分的队伍看守。

其余晋国贵族对吕武的行为感到不理解,却没人取笑。

干掉了天下第一和天下第二,吕武理所当然就接过了原本属于养由基的“桂冠”,成为现任的天下第一。

只不过,养由基和潘党是在射艺上取得的成就,吕武不是这么一回事。

等待时间一长,吕武的射艺没练上来,肯定会再次出现天下第一神箭手。

却是不知道要多久之后了。

可能吕武在世的时候,没人敢称自己为天下第一,不管是神射手,还是作为一名战将。

吕武已经派人回家摇人,也去找回国了的虞显。

他现在声望很高,国君乐意将没人要的粮食交给老吕家来处置。

其余的“卿”没人表示反对。

等同于晋国决议那些粮食归属于老吕家,其余想动那批粮食的人就要悠着点了。

真去动那些楚军遗留的粮食,不单纯是在跟老吕家过不去,还是在跟晋国过不去。

其他人想不明白一点。

“鄢陵”离晋国很远,离吕武的封地就更远了。

这么远地将粮食运回去,性价比方面真的合适?

他们认为吕武绝对非常缺粮食,缺到了不惜千里迢迢不顾人力的地步。

而吕武其实没想将那些粮食全运回老吕家。

他已经联系虞显,想的是先运到宋国,能卖就卖,卖不掉就酿酒。

原本是五十多万石,晋国的一些贵族分掉了接近十五万石,无缘无故地损失了约三万石,还剩下三十多万石。

老吕家在归途携带了五万石,留在原地的也就还有二十多万石。

这么多粮食要是集中,堆起来就跟一座小山一样。

对了。

赵武其实也拉了两万五千石。

老赵家现在挺惨的。

缺人、缺钱、缺粮,还顾着什么老牌贵族的骄傲,才是真的傻。

大军再一次来到“新郑”。

数万士兵摆开阵势,吓得郑国君臣一阵瑟瑟发抖。

上一次晋军进攻“新郑”,剥洋葱似得剥了三层“皮”,短时间内还没有被修复。

郑君姬睔派人谒见晋君姬寿曼。

来使哭诉上一次郤锜百里追击郑君姬睔的恶劣行径。

郑君姬睔是一个二流强国的一国之君。

实际上,以郤锜是晋国上军将的身份,两人某种程度上地位是相等的。

之前,晋君姬寿曼就是这么想的。

后来,他的看法出现了改变。

晋国的“卿”在地位上与列国的“君”身份相等,算是属于晋国的骄傲。

问题是晋君姬寿曼已经知道郤氏暗中联系姬周(公子周),跟楚国那边有所勾结的事也没查证个结果。

情况不一样了啊!

这就导致晋君姬寿曼要求郤锜向郑君姬睔道歉。

正意气风发的郤锜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且话里话外还怪晋君姬寿曼分不清楚事情轻重。

堂堂晋国的“卿”对一个二流强国的国君道歉?

晋国的面子不要啦???

在郑使的见证下,郤锜拂袖离去,晋君姬寿曼被气得脸色发青,其余“卿”以及贵族看得面面相觑。

同样在场的吕武心想:“这位暴躁老哥是在将郤氏往鬼门关使劲推啊!”

他下意识看向栾书,却见栾书眯起了眼睛在看自己。

关于这个,吕武一点都不怕。

暴躁老哥用自己的行为在宣布,郤氏还不知道栾书又下了黑手。

要不然,郤锜哪有闲工夫去怼国君,该是逮住了劲跟栾氏过不去才对。

某种程度上,暴躁老哥的作为给吕武打了十足的掩护,甚至还会让栾书觉得吕武是一个能守住秘密的人。

这样,挺好的。

栾书将视线移到郑使身上,说道:“郑国背盟,将受天弃。为今尚可补救,还不速速道来。”

叛徒没人权,尤其这个叛徒的实力还不如人。

栾书代表晋国展现态度了。

尼玛!

叛徒!

老实巴交赔偿!

要不然,俺要动手了!

郑使显然早就得到交代,老老实实地献上了礼单。

多是一些财帛,人那是没有的。

毕竟,郑国的人口损失很惨重,拿不出更多的人来当赔偿。

栾书照单全收,还要求与郑国重新修订盟书。

郑使拒绝了“城下之盟”,请求晋君姬寿曼将摆开阵势的部队撤走,双方进行正常的“会盟”。

栾书继续扮演“红脸”。

进修了演技的国君则是扮“白脸”。

已经没什么话语权的郑国,不得不接受充满羞辱的“城下之盟”。

“此举并无益处。”智罃在事后找到吕武,先提了跟郑国的‘城下之盟’举措,又对吕武说道:“你或可遣家臣前往谒见郑君,为上次破门致以歉意。”

吕武露出了意外的表情。

不是其它。

以现在的社会风气,为做过的事情找一国之君道歉,不是真得后悔干了什么,只是一种对整个社会阶层的表态。

吕武意外的是,自己已经有资格跟一国之君对话啦?

他接受了智罃的建议,决定派葛存去谒见郑君。

智罃见吕武愿意接受劝解,感到非常高兴,提到了智朔与吕武的约定,明确表示下一次出征,智朔会在吕武建制下纳赋。

对此,吕武没什么好返回的地方。

“智伯,武欲意三岁之内不再出战。”吕武讲得非常认真。

智罃一听微微愣了愣,想了想,点点头。

吕武晋升上来,本来就有五年的调整时间,却每一年都出征纳赋。

这一点,其实非常难得。

他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来是真的需要歇一歇,再则就是认定国内必然要大乱。

这个时候,不蓄积实力,机会送上门来,有那个抓住机遇的实力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