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1 / 2)

加入书签

此时的毓庆宫中,姚珍珠也未直接入睡。

她坐在贵妃榻上,慢条斯理抿着茶。

汤圆已经叫了热水回来,正在给她调一枝春。

姚珍珠的月事已经结束了,这是最后一日用一枝春。

听澜刚刚同她说了会儿话,这会儿情绪已经能稳定下来,没那么慌张。

说实话,她都没想到小主可以如此沉稳,遇见这样头顶变天的事也能面不改色。

姚珍珠却还在思考。

她沉默片刻,道:“这宫里太平太久了。”

久到每个人都按部就班,久到他们总觉得洪恩帝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永统国祚。

突然听到他重病不起,任何人都会心慌。

这是对未来的无知无措,也是对无常命运的恐惧。

听澜瞥了一眼汤圆,低声道:“小主,咱们是否要准备?”

姚珍珠下意识点点头:“我刚刚就在想,无论明日起宫里会是什么模样,我们自己还是要准备一番的。”

她顿了顿,直接放下茶盏,果断起身:“咱们去小厨房。”

听澜问:“现在?”

姚珍珠卸下钗环,又换了一身窄袖袄子,直接起身道:“对,便是现在。”

听澜去叫汤圆,让她不用侍弄水,直接跟姚珍珠离开了后殿。

这会儿已是万籁俱寂时,后殿只有姚珍珠所住东配殿还留着灯盏,旁的侧殿都已熄灯安置。

小厨房那只留了两个年轻的小黄门值夜。

听澜上前叫醒了他们,低低吩咐几句,碍于姚珍珠正当宠,小黄门不敢甩脸子,只揉着眼睛叨咕着去喊吴鱼羊。

吴鱼羊是领着徒弟一起来的。

这三更半夜,也不知这姚诏训要作什么妖。

姚珍珠道:“吴大厨,今日宫里有事,我心中不定,想要做些吃食备用。”

吴鱼羊:“……”

“小主,咱们也不是生疏人,您这大半夜的,还是早些休息吧。”

吴鱼羊也没特别客套,直接说了实话。

姚珍珠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吴大厨,今日真得用小灶房,这样,你留几个徒弟给我,我使唤他们便是。”

吴鱼羊哪敢啊。

若是白日里还好,这么晚了,宫里都落了锁,他可不敢让诏训小主就在后面偏僻的小厨房待上一夜。

她如此坚持,吴鱼羊只得叹了口气:“小主,咱家陪您忙。”

姚珍珠却没笑,她脸上严肃得很,低低吩咐:“我需要面粉、糖、鸡蛋、牛乳、苹果、奶油、牛肉、松子核桃、猪腿肉。”

如此吩咐完,姚珍珠又道:“咱们还有肠衣跟火腿吧?”

这些小厨房自然都有,吴鱼羊看着食单,也猜不透她想要做什么,只道:“有的,不过烟熏腊肠之前小住房已经备好,小主要是做这个,便不用准备了。”

姚珍珠想了想,便没再坚持。

今夜任务很艰巨,她不打算做太多种类。

小厨房门一开,等食材的工夫,姚珍珠直接吩咐吴鱼羊:“吴大厨,你可会做牛肉干。”

吴鱼羊会做,只是牛肉干费工费料,而且宫里的贵人们也不是很爱吃,平日里做得少。

他道:“会是会,只不过这东西干也费牙,平日里不怎么做。”

姚珍珠想了想,道:“那就麻烦吴大厨,今夜怎么也要赶出来十斤牛肉干,如果咱们小厨房存的牛肉不够,那便有多少做多少。”

御膳房都是每日清晨给各处小厨房送菜,小厨房这存的新鲜肉菜并不算多,不过冬日里天气寒冷,肉类可以放在冰窖里冷藏,小厨房也存了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还是新鲜的肉好吃一些。

吴鱼羊看姚珍珠这架势,也不怎么好再劝,这会儿已经心平气和。

“大抵还有冷藏的牛肉三十斤,新鲜的肉少,只有四斤,明日要给殿下和小主做小炒牛肉。”

姚珍珠很果断:“那就只用冷藏的牛肉,全部都涌上,不要做太辣,五香的味道最好,这些耗费都从我份例里出。”

姚珍珠虽如此说,但毓庆宫也不可能穷到做点吃食让诏训出钱的地步。

再说平日里李宿对她很是宠爱,宫里有赏赐的瓜果梨桃,都是第一个往东配殿送,毓庆宫的人都很清楚。

她要的东西,李宿一般是不会拒绝的。

吴鱼羊见她特别坚持,甚至要自掏腰包做这些,也有些紧张,立即道:“哪里用小主操心,我这就去办。”

姚珍珠松了口气。

待汤圆通开小灶房里的两个炉子,姚珍珠才道:“牛肉干最辛苦,也最费时,有吴大厨操心,我就轻松多了。”

汤圆不知她为何要做这些,而已不知她为何夜半三更不睡觉来小厨房,她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小主说什么都是对的。

因此,她现在也丝毫不好奇,只是道:“小主今日都要做什么?”

姚珍珠思忖片刻,道:“今日咱们自己要做香酥饼干、果酱、牛轧糖这三样,吴大厨那里做牛肉干,加上已经准备好的烟熏腊肠和腊肉,应该足够了。”

汤圆完全不知道姚珍珠要做什么,此刻听了这话,倒是笑了:“奴婢最爱吃香酥饼干,以前赵掌勺在的时候,过年节时奴婢们也能分上一两块,现在还想念那味道。”

姚珍珠要做的香酥饼干比师父拿手的那一种还要干,烤制时间更长,也更结实,吃下去饱腹感也强。

听澜不知姚珍珠过去如何,但看她如此谨慎的样子,便道:“之前跟着小主学会了做牛轧糖,这一道就由奴婢领着小公公们做吧。”

她厨艺确实不怎么样,但聪明好学,把做牛轧糖的步骤记得很清楚。

她不会做,却可以领着御膳房的小黄门做。

姚珍珠确实没想到身边的人都很支持她,闻言笑了。

她没有解释,只是说:“若是当真有事,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却得保证自己不饿肚子。”

这是实话。

她遭过大灾,见证过青州大乱,那些年她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吃过,很明白乱世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只要身边有粮,能吃饱饭,人就能活下去。

有备无患,才是正途。

姚珍珠不再想那些有的没的,她卷起袖子,正色道:“开始吧。”

她让喜桂打发奶油,一边打发一边加糖,待到奶油发白,便分两次加入蛋液,继续搅拌,直到打发均匀才停下。

因为毓庆宫人口众多,姚珍珠怕到时候不够吃,便又找了个小黄门过来打发奶油。

这么一忙,小厨房就剩下打发声音。

另一边,姚珍珠让汤圆和另一名小黄门处理苹果。

苹果都要去皮切成小丁,倒是不复杂,却比较辛苦。

剩下的一个小黄门则跟着听澜做牛轧糖,他力气大,搅拌很快,便是用小炉灶速度也不慢。

于是,三更半夜里,小厨房倒是忙得热火朝天。

喜桂手快,很快就打发完一盆奶霜,姚珍珠便让他去烧烤炉,自己徐徐往盆中加入面粉。

为了能储存时间长又能饱腹,姚珍珠用料特别舍得,淡奶油都加了不少。

待到已经揉匀的面团从盆中取出来,还没做好就散着一股奶香味。

姚珍珠用罩布包好,放到外面去冻。

等两盆奶霜都揉进面团,姚珍珠想了想,让汤圆在其中一个炉灶上熬苹果酱。

果酱熬制并不难。

姚珍珠细细给汤圆说:“咱们一锅一锅来,不用贪心。记得加水的时候要没过苹果,大火烧开转小火,略微变色后加大量的糖,然后就小火这么咕嘟着。”

“等到粘稠了,挤一点柠檬汁进去就好,柠檬小厨房一共就四个,省着点用。”

汤圆使劲点点头:“小主放心,奴婢省得。”

姚珍珠祝福完,自己又取了一大盆面粉,撸起了袖子。

她在面盆里加了水、盐和十里香,然后就开始揉面。

别看姚珍珠瘦瘦小小的,但揉起面来特别有韵律,她细长的手一下又一下按着,盆中的面粉迅速与水混合在一起,渐渐成为一整个面团。

姚珍珠揉面比小厨房的小黄门还快,揉出来的面特别漂亮,盆上只残留很少的余粉,就连案板都很干净。

汤圆刚好煮完一锅苹果酱,放入瓶中放到外面冷冻,回来看到姚珍珠取了面团在案板上擀面,便问:“小主这是做什么?”

姚珍珠道:“做些面饼,以后万一没得面粉吃,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汤面。”

汤圆觉得自己没听懂。

在场所有人都没听懂。

姚珍珠也没解释,一门心思做自己的活计。

她让打奶霜的小黄门去帮忙做牛轧糖,自己用擀面杖把面团擀薄,然后用压面器压面条。

这压面器还是师父闲来无事做的。

因为压出的面条宽细一致,竟然慢慢名声鹊起,现在不光长信宫中用,盛京等地的酒楼面馆也开始使用。

不仅瞧着新鲜,压出来的面也紧实,是个很好用的器具。

姚珍珠一早就会用这压面器,她把面饼放入压面器中,摇动把手,一般粗细的面条就从两个滚轴里落下。

喜桂一直站在她身边,看得很认真。

姚珍珠仔细教他:“这面团不要放太多水,水的重量只能有面的一半还少,盐和十里香可以略微多一些,方便保存。”

喜桂点头:“小的明白。”

姚珍珠压完一整条面,把它们随意盘进巴掌大小的碟子里,压成一个乱七八糟的面饼。

依次压了三个,这一张面饼才算用完。

姚珍珠道:“你先压面吧。”

小灶房里还有一个单灶,锅口很小,往常都是用来煮面的,这会儿火已经烧开,姚珍珠便倒入小半锅油,等着它烧热。

待油热了,她便把已经压成型的面饼丢入锅中。

只听滋滋的声响传出,一股很香的油炸香味在小厨房里爆开。

姚珍珠看着锅里的面饼,心中却越发平静。

手里有粮,心中才不慌。

————

炸制面饼不需要时间太长,也不需要大火大油,小火炸至变色后成型,面饼就熟了。

姚珍珠一边炸面饼,喜桂一边压面条,也学着她的样子把面条压成饼形,放在一边备用。

有人配合,做起来就很快,不多时,一整筐面饼就炸好了。

姚珍珠擦了擦额头的汗,也顾不上满身油烟味,去看牛轧糖做得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