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神圣王朝(1 / 2)

加入书签

历三世,拓、封、御三姓家臣率兵征伐北狄、犬戎,一统北疆。

当世男爵巢北狄废男爵位,建神圣国,称神圣天子,定秋京城为大都,梧桐大树为神树,龙山是巢氏皇族的老宅,与圣火朝分野相抗。

圣火朝已轮替几届天子,权臣愈加猖獗,天子越来越懦弱、昏庸。

权贵恨不得立即踹下天子,自己坐上大位;天子不甘坐以待毙。

君臣不和、相忌,朝政更加紊乱,圣火朝更腐朽不堪,摇遥欲坠。

一日,天子,哀天子坐朝,殿头官高喝:

“众卿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哀天子冷冷盯着堂下的权贵,恨不得拖下去全砍了。

朝臣昂然不惧,吓唬谁呢,要不是人心不齐,早砍你三百段。

是的,是人心不齐,权贵?是有数不清的权贵!

更令人恼的是,权贵聚堆、抱团,形成五大势力集团。

三公,是朝中的三大势力集团的首领,是掌握了钱粮、资源。

南、北镇守使,各握五镇兵权,天下兵马,被一分为二。

三公虽是狼狈为奸,天子位?谁也不让。

南、北镇守使虽掌兵权,却是一刻不能缺了钱粮,不敢妄动。

而且,三公足智多谋,不会全额划拨粮饷,是算计好了。

局面一年一年僵持,谁都想获得一个契机,打破僵局的契机。

“报!关外秘件!”一骑快马奔驰,一路高喝。

算了,有事,君臣齐齐望着殿外,什么秘事?

风尘扑扑的汉子,递上一卷长轴,倒地身亡。

一条黑影,捡起长轴,凑近鼻子嗅了嗅,才挑开封皮。

殿头官抹汗,局势十分紧张,真真假假的事太多,小心为妙。

“逆贼巢北狄,自立天子,建神圣朝,号神圣一世,建都秋京城!”

君臣沉默,北狄大兴三世,早晚会篡位自立,不是新鲜事。

足足一个时辰,哀天子打破沉寂,缓缓道:

“北狄终成大患,我欲亲征,一鼓荡之!”

权贵斗了近两百年,政治经验非常丰富,各自盘算着。

大司徒,白发苍苍的大司徒,拄着拐杖近前,询问道:

“兴征伐之事,关乎国运,陛下可有万全之策?”

哀天子冷哼,你不是需要一个契机?机会来了,又怕了?

“征调南镇之兵,约三镇之力,先期北移,关外取齐!”

南、北镇守使均派有使者,常驻朝堂。

闻言,南镇使者拱手答道:

“愿听天子调遣,兵马今日成行!”

言毕拍手,殿外一军中参议进殿,拟好文诰带走。

哀天子无悲无喜,又吩咐道:

“抽调北镇两镇人马,疏通关外、大都的驿道,并防备北狄犯境!”

北镇使者不会怠慢,将军令下达。

大司徒冷冷地盯着哀天子,调动南、北两镇的兵马,肯定不会有阻力,只要有军令、军事行动,镇守使大人的私窖才会充盈。

然而,重中之重,是大都,是随扈的禁军,权臣及私军。

哀天子的眼里,露出浓烈的嘲讽之意,怎么,患得患失?

是的,是患得患失,毕竟哀天子是正统,假如征战期间,或掌了兵权,或获得南、北镇守使的拥戴,甚至是领兵统领的支持,就完了。

因此,朝中权贵就要随扈,带足私兵伴驾。

“调半数直卫禁军随征,宗正监国!”

大徒司烦躁,半数禁军?是谁给懦夫出的馊主意?

唉,低于、超过半数?权贵们曾推衍过,有相应的对策。

但是,半数的禁军?权贵们真的不好办!

朝中权贵的自保之策?要么,是倾巢而出,顺手做掉哀天子。

要么,是派几个无关紧要的人,应付差使,静待时局剧变。

如果,哀天子止带半数禁军出征?朝中权贵,真真是进退两难。

哀天子递了眼色,殿头官愤笔疾书,帝诏拟好:

“帝谕:禁军大都统燧人谷,立即整肃军马,三日后出征!”

“诺!遵帝谕!”单膝触地,双手接过帝诏,自去大营调兵。

大司徒傻眼,咬了咬牙,嘴里蹦出承诺:

“谨遵帝谕,三日后,我家精壮,全数随征!”

傻眼!傻眼!全部傻眼!无奈何,散了吧,赶紧准备。

秋京城,神圣天子坐朝,殿头官舞鞭,高喝道:

“众官有事早奉,无事退朝!”

“有事!祸事!天大的祸事!”大司徒周家臣连滚带爬。

殿头官接过奉章,朗声照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