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顶风犯案(1 / 2)

加入书签

世家怕出事,可该来的,还是避不过,某世家子犯事了。

赵姓世家,是属于不大不小的世家,与赵司寇是族亲,是一个分支壮大后自立了门户,亦因此,它才躲过一劫,未被赵司寇连累。

赵氏家中,除有人做官,还开了一家店铺、三个铁矿场。

店铺是老字号的成衣铺子,客源稳定,利润不错。

如果财主,人口不多的财主,肯定是躺平了享受。

然而,赵氏是世家,不但人丁兴旺,且家臣、奴仆成群,开销肯定不菲,而且,咸阳城的世家?最崇尚虚荣、奢华,没有钱是不成的。

赵氏的财源,是三个铁矿,储量、产量居中上,是真正的现金牛!

赵氏,依仗着赵司寇的势,子嗣是嚣张惯了。

嫡子,养了千数小房的嫡子,需要大量的金币,购买花粉、胭脂哄小娘子开心,呃,还有数不清的老丈人,要吃饭、要养小妾。

生活窘迫,嫡子从来没有如此窘迫过,三天前,矿点将铁精矿收聚,凑了十万斤应急,然而,三关的大帅换人了,大头兵也换了。

于是,嫡子命各路车马觅地隐匿,派了几拨人试探,情况很糟。

无奈,嫡子只得亲自出马,将店铺里的布匹装车,趁着夜色出城。

很快,就到了汇合的路口,一番折腾,用布匹盖住铁砂。

“啾!啾!嘶!”领头的骏马闹事,被恶奴抽出条条血痕才消停。

精瘦的账房摸过来,低声劝道:

“东家,此兆不祥,还是避一避!不必冒性命之忧!”

“啪!”脆响,账房被嫡子拍翻倒地,半边脸坟起。

一众光棍大乐!大公子豪爽,常与痞子厮混,肯大把花钱。

但是,需要一个前提,是大公子的兜里有闲钱。

眼下,十万斤上好的铁砂,至少能赚十万枚金币,够快活一阵子。

账房被收拾?不是他错了,而是,不会说话,不会说人话。

走私,就是犯罪,是杀头的重罪,是提着脑袋,挣亡命的钱。

四大世家没出事的时候,赵司寇掌刑狱,只要报上赵家的名号,没有人敢不买账,甭说走私盐铁,就算当街杀官,也无事!

事情是难了一些,但是,是人都爱钱,军士也是人,最多,与嫡子不熟,要多破费些,赵家的嫡子要低三下四地给人塞钱哩!

嫡子贩私货不是一两次,最远到了秋京城,见过大世面。

一路数百处私地,无论军官、士卒,只爱金币。

凭嫡子的估计,太子仓促换防!边关?不可能令行禁止。

触了霉头的账房被扶走,嫡子坐回车顶,哼着小曲重新调整心情。

最多是少赚一点,多跑几回,就回来了。

“咕噜噜!”铁轮快速转动,趁着夜色,奔向居庸关。

居庸关,位于最西端,条件最差,嫡子谋定而动,早就深思熟虑。

一来,嫡子是图彩头!一个庸字,什么事都好商量、易妥协。

其二嘛,居庸关的条件最差,大帅肯定有气,会收金币消气。

过了子夜,丑时,车队来到关前。

“来者何人?莫非漏夜走私?想蒙混过关?”

嫡子顿时心安,你想,时刻想着私货的军士?想钱想疯了!

“咸阳赵氏衣铺,贩一批布匹去阿朵伯城,请军爷行个方便!”

阿朵伯城是居庸关附近的城池,是一处伯爵私地,不算富庶。

城楼上的小头目凝目,只瞧见一溜串的大车,心里有数。

低声吩咐,有军士去了,是去招集人马,预作准备。

嫡子自认聪明,一句话就泄了底。

大哥,赵氏成衣铺是手工铺子,专为阔人定制,产量极低。

布料,是从神圣朝进货,价值极高,一车布料要用仨月。

你瞅瞅,月色下,关门外的大车?足有百余辆!

更妙的是,成衣是私人定制,不是量产,更不会给客人送货。

赵氏申报的布料,非布料?就是禁品!

大将军有令,查获的禁品,一半归军镇,当班的人,可得一成。

如此一来,没有谁会收受贿赂,不划算哩。

一柱香,侧翼的铁门打开,出来百十个大头兵。

但是,兵哥哥只守住铁门,没有涌向大车。

依规矩,嫡子带账房来了,是报关,再申缴关税。

五十名汉子,若即若离,距嫡子不远,是什么人?呃,是打手!

咸阳城的资源,被世家瓜分,而混混?则投了世家子,当打手!

账房,半边脸红肿的账房,黑着脸填写表格。

很快,嫡子走完程序,是价值低廉的粗布,只缴了十金币的关税。

“嘎嘎嘎!”铁器摩擦声,巨大的石门被推开,只够大车通过。

“咕噜噜!”百余辆大车齐动,缓缓向铁门行来。

门前,头目见大车进了防区,顿时喜上眉梢。

“停下!不懂规矩么?要查验哩!”

百十大头兵?眼睛闪烁着金光,打量着百十辆大车,大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