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119(2 / 2)

加入书签

“又是个儿子”刘玉娟也是失声大叫。

这家已经七个儿子了,再来一个,那就是八个光头小子,谁受得了。

屋子里,邓翠莲嗷的一声哭了出来“妈哟,我咋就这么命苦呢我”

本来还指着母凭女贵呢,擦干净一看,又是个带把的,邓翠莲简直要哭死自己了。

贺家小老八,就在这样的苦声和失望声中,被人嫌弃着出生了。

因为父母太嫌弃他这个儿子,连满月都是静静悄悄的,没给办一下。

倒是亲爹贺晃,听说老三又生了个儿子,这不年龄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再加上他本身又没什么关系,小儿子贺伟民整天蹲在家里啥也不干,宋喻明还老嫌弃他,这时候才想起三个儿子的好来。

于是,想趁着小老八办满月酒的时候,来跟儿子重修旧好。

结果呢,一到老三家,就发现人家里静悄悄的,至于小老八,更是连面儿都没见着。

倒是贺亲民和贺德民俩正在院子里又是刨花又是木头的,全在做家具。

这俩兄弟的家具手艺没得说,而且那家具还是紧跟着潮流走,做出来的柜子只要晾一遍清漆,简单大方又好看。

做的床又宽又稳,更甭提多好看了。

不过,贺晃都还没进门呢,就听见贺亲民忒的一声“今天谁要敢来给小八过满月,我就呸他一脸,我这心里可真是够不舒服的。”

“赶紧做家具,老二在市公安局住在厕所旁边,这一夏天没把他给臭死,做好了家具老二好搬家呢。”贺德民瞪了贺亲民一眼“小老八多可爱的孩子,你再嫌弃,我抱走,自己养”

贺晃在院外一听,再想想贺亲民那二杆子似的,四六不着的脾气,怕他一进门,真叫老三揍一顿,啥也没敢说,转身走了。

倒是贺译民,居然这么快就在望京分到房子了

原来贺晃嫌弃的三个儿子现在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反而是宝贝一样的老小贺伟民没出息,成了个家里蹲,估计宋喻明早就知道了,他这一回家,肯定又得被宋喻明骂成个狗血喷头。

贺晃心说我这日子咋就过的这么艰难呢。

再说陈月牙俩口子,望京的房子经过几个月的装修,终于只等着家具进去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虽然只是两室一厅,但是卧室特别宽大,就客厅里,还能给超生隔一个小卧室出来呢,房间里有就厕所,冬天还有暖气,虽然不及四合院的宽大,但是住上楼房了,那是另一种舒适啊。

“月牙,你还真往望京搬啊,几个孩子的上学以后咋办”看陈月牙下班回来,秦三多堵上她说。

七妹和超生放学刚回来,一起手拉手走在路上,听见秦伯伯说的话,俩人也愣住了这就要搬家

“我们是考虑连孩子一起转过去,到望京上学,毕竟那边的学校更好嘛。”陈月牙说。

街坊邻居们全凑过来了,说要搬到望京去,离北京就更近了,谁不羡慕啊。

超生回头看着七妹,当然不想离开七妹,但是望京她也很喜欢啊,毕竟望京有苏阿姨,而苏阿姨,还特别喜欢请她好吃的,带她逛动物园,带她四处玩呢。

人生处处是美景,超生哪儿都留恋,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选择才好啦

“暂时先别搬吧,咱们胡同马上要评全国先进文明胡同,你们家在,我心里踏实一点儿。”秦三多笑着说。

贺译民是迫不及待的想搬家了,想妻子,想孩子,为了收拾整理家里的东西,正好这阵子案子不多,不太忙,还专门给自己请了几天假,连着周末的休息,就打算把家里好好儿的给捋一捋,理一理。

“贺队,有人找你”小祁笑眯眯的走了进来,说。

“就说我不在,下班了。”贺译民说。

最近贺译民给自己跑装修,总在家属院里碰上宋思思,就怕来找自己的又是宋思思,不够烦的,转身就要走。

“贺队,一戴墨镜,穿西装的男同志,一看就是个体户儿,人家不进来,在外头等你呢,你急着跑什么啊。”小祁话还没说完,看贺译民着急走,纳闷儿了。

一说个体户儿,贺译民倒是好奇了。

改革开放后,最穷的是个体户,最富的也是个体户。

就比如陈月牙,第一代个体户,钱是赚了,但也经常拮据的倒不开手,没钱花。因为这些年,她总在买买买,手里有一个罐头厂,一个服装厂,还有百货大楼,那得是花钱买回来的。

但是个体户们跟公家单位的人不一样,为了显示自己有实力,个个儿都得弄套西装,阔气一点的还得配条喇叭裤,再配一副墨镜,总之,走在街上都时髦的不行。

贺译民可没什么个体户朋友,所以挺新鲜的。

出门一看,先是一辆车,车边站着个男同志,西装是贺译民从来没见过的那种合身,看得出来料子也特别好,确实也戴着墨镜,但人家的墨镜并不洋气,仅仅是好看。

总之,这个男同志将近四十岁,看起来温和儒雅,特别的随和。

“贺译民同志吧,你好”男人伸出手说。

贺译民猜出来了“盛书记吧,没见过您,久仰久仰”

“我有个事儿要跟你谈一谈,要不,我开车送你回家”盛成说。

苏爱华到了望京之后,就一心扑在百货大楼上,将近一年没回过北京的事儿,陈月牙没觉得有什么,但贺译民以一个男人的心态来渡,就觉得这俩口子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夫妻之间,除了郎才女貌,还得有一点,性格相投。

婚姻这东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然,做为外人,贺译民并不评价别人的婚姻,不过挺好奇,苏爱华长那么漂亮,性格又温柔又大方的,也看不出来有外遇,这俩人的婚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不过,盛成今天要跟贺译民说的,可不是这个事儿。

“过几天在咱们北京,有一场关于改革的会,我希望你们俩口子和爱华一起去参加一下,这个会,特别特别的重要”盛成说。

车行在宽阔的马路上,两边是灰火柴盒一样的房屋,街道粗糙而又狭小,路过的人们全穿着青色的,灰色的,完全没有线条的衣服。

贺译民皱了一下眉头“什么样的会呢,我们俩口子居然还能参加”

“对话改革的知识竞赛会,咱们副总理都会加呢,你们也去看看,就算不发言,听一听也好啊,有很多人会说很多对我们有启发,启迪意义的话”盛成说。

事实上,80年代,是个充满了理想和激情的年代。

而在这个年代,曾经有过很多很多的聚会,知识竞赛,消息被登在报纸上,注名参会地址,不限年龄,学历,经历,身份,成份,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去,你可以骑着自行车去,也可以坐着火车去,更可以赶着牛车去,所有到场的人都可以各抒已见,展开辩论会,对改革建议建言。

而且还会有很多决策层的领导于会,参会,倾听大家的意见,于迷茫中寻找改革的方向。

有些人在说,有些人在听,有些人在辩论,有些人在记笔记,只要你的意见是中肯的,只要与会的人,大多数同意你的看法,你甚至很快就能看到自己的意见建议被付诸实施。

而这种关于改革的知识竞赛,从现在开始就会陆续的被登在报纸上。

当人们看到报纸,就会有很多心中有理想,有想法的人,甚至骑着自行车,跑到开会的地方去参加会议。

而于贺译民来说这还是头一回,就算不说话,去听听也是好的嘛。

他和所有人一样,都太想让全民族都改变,都富有起来了,而且,也太想听听外界的声音了。

“谢谢你盛书记,到我家吃个饭吧”贺译民说。

说到这儿,盛成就苦笑了“饭我就不吃了,你跟你爱人说说吧,让苏爱华至少抽个时间跟我认真谈一谈。然后,你再让你爱人转答一句我知道自己错哪儿了,真的”

一个男人能知道自己错哪儿,挺厉害啊。

经常,陈月牙发脾气的时候,贺译民都不知道自己错哪儿呢,只能说,盛成的境界比他高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