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 / 2)

加入书签

还好,还好,睁开眼来,恪王没有看自己,低眸正在想着什么。

薛陶松了口气。可是屋子里的气氛已然暧昧,这种情境下,薛陶实在不知如何再说事儿的,想了想,赶紧想要起身:“复归,我想着灶上还炖着汤呢,我去看看汤好了没。”

恪王忽的笑了,陶陶的借口一如既往的烂。

恪王脸上的嗤笑好不掩饰,一瞬间,薛陶陡然升起了一股骄纵之气,哼,给你借口是给你面子,还嫌弃不成。懒得理你。

薛陶也不打招呼了,转身气呼呼的走了。

看着气呼呼走出去的薛陶,恪王蓦的笑了。陶陶在他面前放的更开了,看看,都能在自己面前使性子了,再不是之前那种虽然亲近,但却仍是脱不了敬小慎微的感觉。

薛陶气呼呼的走了出去。来到灶房,看着瓦罐里咕嘟嘟煮的正热闹的汤罐,心里却是渐渐的凉了下来。娘哎,自己方才在做什么啊?竟然当着恪王的面撒娇卖痴的走了?这,这,这可真是

薛陶不禁反思起来,这些时日,是否是因为恪王对自己格外的骄纵忍让,所以,将自己的小姐脾气给养起来了?恃宠而骄使不得啊,何况她现在还没有宠呢,不行,不行,今日失态了,日后必得改正才是。她身后还有一大家子的人呢,现在还不是骄的时候啊。

且不管薛陶是如何在反省的,这边留下屋内的恪王已经吩咐了几波人出去了。本来是想等完全安排好了再出手的,可现在滑阳的情势已然十分危急,何况大舅哥还在滑阳呢,还是早点动手解决危机的好,免得陶陶着急。

工布拿着恪王的手札找到永孟知州。

知州陈虎看着恪王手札,甚是有些不情愿,滑阳水灾他们当然是知道的,他们永孟手中也确实有粮食的,但是,主子早就发话了不能给,免得坏了主子的计划的,现在怎能给的。

陈虎立即推脱了起来:“工布大人,不是本官不肯借粮啊,实在是我们永孟也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实在是借不出粮食啊。”

工布点着桌上的手札喝道:“好大的胆子,恪王要你调粮竟敢不调?既然胆子这么大,脑袋不要了,想来也使得。”工布一边说,一边拔出了刀来。

陈虎平日见的都是些十分会打太极的同僚,屁大点的事都要绕半天弯子,再扯半天是非才能定下来的,哪里见过工布这种一言不合就拔刀的武夫,当即被工布爆发出来的血煞之气给吓的瘫在了椅子上。

一旁的师爷见状,赶紧过来打圆场:“这位官爷,我们永孟虽小,却是皇上钦点的。恪王虽然恩重,但毕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见这师爷话里话外,想要说自家王爷牝鸡司晨,工布拿耐烦听这些,当即将在战场上杀人无数的刀给横了过去。

看着血溅当场的师爷,陈虎眼睛一番,真格的被吓晕了过去。

工布轻蔑的嗤了一声,现在可不是你晕的时候。工布走了过去,在他耳后狠狠一按,陈虎惨叫一声醒了过来。

工布冷笑道:“现在有粮食了没有?”

陈虎抖着手道:“有,有,有,下官这就写批条。”陈虎一边写,一边在心里嚎啕,睿王殿下啊,不是下官不听你的话啊,实在是被人刀架在脖子上了,不能不给啊。

工布亲自盯着人将粮食提出来,亲自盯着人将粮食装车,然后,又让陈虎点了几百兵丁,带队将粮食往滑阳运去。

恪王在永孟借粮的威势,很快在附近州县传了开来。

工布这招敲山震虎甚是不错,大家虽然都有主子,听主子的指示乃是分内之事,可那也得有命在不是。这次要是其他王爷来了,他们还可以推脱一二,可现在,这是恪王啊。在外有杀神之称的恪王,这可不是个善茬儿,杀人无数,从来都是不按牌出牌,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分分钟拔刀杀人的主儿。谁人都怕啊。虽说过后可以去告御状,但也是过后的事了,谁也不想做那个被人写进折子控告恪王的罪证啊。

主子啊,对不住了,恪王要,不敢不给啊。于是,附近州县纷纷将自家的粮库给送了出去。然后忙忙的上请罪折子向主子请罪。

一帮主子看着这信,真是七窍生烟,睿王当即就砸了东西,大骂不止:“这个老七,真是该死,该死。”竟然坏他好事,想他计谋这么久,却一朝被老七给端了,实在是可恼。上折子,参他,参他滥杀无辜,目无尊长,藐视圣上,参不死他丫的。一时间,参奏恪王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飘上了皇上的案头,惹得皇上好一阵子吹胡子瞪眼的骂人。当然,此乃后话。

且说现在,薛陶在灶房够了,调试好了心情,亲自端了汤送到恪王面前:“来,这是补气血的,你多喝点。”

恪王接过汤,手指仿若不自觉的擦过薛陶:“陶陶辛苦了。”

薛陶横嗔了他一眼,这厮现在也是胆子越来越大了。

薛陶盯着恪王喝完汤,到底想起先前未说完的正事,问了起来:“这样子真的可行?”

恪王懒懒的歪在椅子上:“他们已经去了。估计一会儿就有信回来了。”

恪王不是妄言,果然,工布的信很快就到了,薛陶看得瞠目结舌:“这就成功了?”妄她想了这许久的办法,工布直接上前去抢就成功了?

薛陶叹道:“这可真是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看看,先前好话说尽,人情拉尽都借不到,刀子一亮,不给也得给。果然啊,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是浮云。

薛陶兴奋的道:“如此,滑阳的粮食危机就算是解除了?”

恪王摇摇头:“也算,也不算。如若单单是救眼前,估计勉强得够。但是这些粮食撑不了多久的,何况,救灾,也不光是现在,还得保证秋天有的收方才算是解了危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