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2)

加入书签

chater33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波士顿,夏天很短暂。

哈佛大学每年有一大半的时间在经受自然的考验——多雨的夏季,多雪的冬季。

顾新橙打开邮箱,浏览邮件。

她选了一门《技术与运营管理》,每周教授会布置阅读文献的任务。

这门课的女教授喜欢穿男士衬衫,总是一副男孩子的打扮,顾新橙挺喜欢她的课。

顾新橙用汤匙轻轻搅拌杯中的燕麦片,瞥了一眼电脑右上方的时间。

已经六点半了,是时候收拾一下出发去图书馆了。

顾新橙推开木格窗户,一阵轻盈的风拂过她的发丝。

窗外晨光微熹,常春藤缠绕着松树苍劲的枝干,爬上窗台。

一只小松鼠正在上蹿下跳,它并不怕人,见了顾新橙反倒蹦蹦跳跳地跑过来。

黑豆般的眼睛亮晶晶的,蓬松的尾巴根部覆了一层浅黑。

它立了起来,两只灵活的小爪子动了动——它在乞食。

顾新橙把一颗花生放到窗台上,它立刻抱着花生跑远了。

她微微一笑,喝光燕麦片,然后去水池冲洗杯子。

顾新橙背着包出发,在宿舍门口等shuttleb,十分钟一班。

a大的校园在是首屈一指的大,可跟哈佛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

美国地广人稀,大学修得一个比一个大,若是不乘车全靠腿,每天得耽误不少功夫。

顾新橙住的是校内一栋红墙宿舍楼,颇有些年代了,远远看去像童话里的房子。

陆陆续续有同学从宿舍里出来,大家互道早安。

巴士慢悠悠地停下,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顾新橙上了车,找了个靠窗的座位。

车窗开了一道缝,清风徐来。

查尔斯江波光粼粼,有学生正沿着绿树萦绕的江畔晨跑。

每到秋季,这里会举行全美国最大的划船比赛。

!若是下午从这里路过,会看见划船队在紧锣密鼓地训练。

巴士沿着既定路线前进,顾新橙趁这功夫研究了一下这周的课程研讨话题,教授说这次的课堂会完完全全交给学生。

美国大学的教室布置和中国不太一样,讲台在中间,学生的座位环绕着讲台,授课是互动式教学,而不是教授讲学生听。

没过多久,巴士在位于哈佛中央的wener图书馆停下。

哈佛有80座图书馆,许多院系都拥有独立的图书馆。

而wener图书馆是哈佛最古老最庞大的图书馆,在全球图书馆排行榜上仅次于几所知名的国家图书馆。

许多人对于哈佛这样的世界顶级学府,一直有种近乎膜拜的虔诚。

比如国内流传的某个谣言——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事实上,凌晨四点半的哈佛图书馆,并没有什么人,大家平时都是该吃吃、该睡睡,恐怕只有考试前夕图书馆才会一座难求。

国内网络上还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有二十条训言,字字珠玑,都是至理名言。

顾新橙刚来的时候特地问了某位同学,那位同学惊讶地说:“哦,天哪,是吗?我从来没见过。”

后来顾新橙亲自去图书馆求证,才发现,并没有。

这些“哈佛名言”全是中国网友杜撰的,顾新橙也是“假鸡汤”的受害者之一。

参天大树掩映之下,wener图书馆显得分外宏伟。

图书馆门口有醒目的提示牌告知大家关闭手机铃声,整个图书馆的氛围非常安静。

顶部悬着巨大的水晶吊顶,林立的书架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书桌上坐着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各种肤色、各种国籍、各种性向……丰富多彩。

图书馆底下有六层,许多珍贵的古籍都被珍藏在此。

然而,图书馆越大,隐蔽的角落越多。

据说哈佛新生有三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和自己的伴侣在底下图!图书馆为爱鼓掌一次。

顾新橙起初不信,后来有次她意外听见某些奇怪的声音,像是在闹鬼。

谁知身旁的女同学分外淡定地冲她眨了眨眼,她才意识到是怎么回事。

果然美国校园就是开放啊,顾新橙当初和傅棠舟在一起时,解锁过不少场景。

傅棠舟也是在美国上的学,他读书的时候是什么样呢?

她以前问过他,他回答得很少。

想到这里,顾新橙莫名脸红,有点儿生自己的闷气。

她不该想起他的,这关她什么事,呸!

整个图书馆的学生都很忙碌,大多是在做教授布置的阅读任务或者写课程论文,还有人聚在一块儿小组讨论。

这样的氛围,非常适合学习。

顾新橙拿出电脑,打开文献,开始安心阅读。

每周两百页的全英文文献,这还只是单个课程——美国大学生的课业并不轻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