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 章 乐声(2 / 2)

加入书签

当晚姬越就将另一颗解药给了卫敛,点了点他的额头“幸好此行带了两颗,这回不许捏碎了。”

卫敛服了解药,轻哼一声,别过头去。

可爱死了。

姬越没忍住,揉了揉卫敛的脑袋,又在人额上亲了一口。

卫敛顶着一头凌乱的发丝,愤怒地揉了回去,又被姬越按在榻上挠了半天痒痒,笑得只能求饶。

翌日,车队整装待发。

江州的瘟疫已经过去,钦差队伍今日便要返回永平。但姬越和卫敛并不在此列。

他们预备和车队一起出了江州,便分道扬镳。大部队回到永平,他们则跋山涉水,前去梁国。

这回只有姬越与卫敛二人,还有小白小红两匹马,十足的轻装上阵。

对外的说法是微服私访。

姬越之前一次性部署完半年的计划,这会儿倒也派上了用场。朝中离了他也能运转得井井有条,加上有谢忱与几位心腹大臣坐镇,他们消失三个月也还能稳住局势。

反倒不少大臣因此解惑难怪陛下前段日子突然变成工作狂,原来是为了腾出时间微服私访。这就说的通了。

江州瘟疫一过,那些涉事官员自然也该秋后算账。姬越虽未回宫,诏令已经拟好,有功者加官进爵赏金赠田,为官渎职的、中饱私囊的、趁火打劫的,全部送进去吃牢饭。

情节严重如刘仁贵与张旭文,直接问斩。

姬越从不姑息养奸。

林老先生的医馆也早被下令重新修葺,在清平县立了一座衣冠冢。姬越与卫敛一人一句,亲自为其题字。

题的还是那一句老生常谈的但愿世间人无病,哪怕架上药生尘。

瘟疫得以解决,不少百姓对朝廷尤其是连日来照顾他们的太医感恩戴德,要为他们立碑供奉,还要为救命恩人公子敛塑像。卫敛得知后婉拒了,只是道“要供奉,就供奉老郎中罢。”

“他才是你们最应该记住的人。”

这也是全体太医们一致的心愿。

清晨姬越穿衣时,卫敛从行囊里挑挑拣拣,塞给姬越一个白狐狸面具“戴上。”

姬越一惊“阿敛嫌我丑了吗”

姬越现在的样子并不丑。他生的过于艳丽,眼尾添那一块红,瑕不掩瑜,反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简直是漂亮得没边了。

“你不觉得突然多那么一块红很奇怪么”卫敛瞥他。

虽然并不难看,可叫别人见了难免多想。

姬越“”突然多一块面具也很奇怪吧

他听话地戴上面具,遮住上半张脸“你怎么还随身带面具的”

“你不记得了么”卫敛头也不回地收拾行李,“上元夜时你送我的。我以为见不到你了,总要带些东西留个念想,不然多”

话音未落,他就被人从身后抱住了。

“不用想我了。”姬越低声道,“不会和你分开了。”

卫敛动作顿了顿,勾起一丝笑“嗯。”

离开的那天是个好天气,阳光驱散这数月来一直笼罩在上空的阴霾,夏川青携一众地方官员为他们送别。

队伍正打算出城的时候,后方忽然传来一阵乐声。

姬越与卫敛打马回过头,士兵们转过身子,马车里的太医们掀开轿帘。

士兵们下意识警戒,被姬越下令无需妄动。

那是整个江州的百姓自发来为他们送行。

他们齐齐下跪叩首,山呼着“陛下万岁公子千岁”

周小山没有跪,她现在的双腿还不足以支撑她完成下跪这个高难度动作。

她是站着的。

周禺山冲卫敛挥挥手“感谢公子大恩大德”

“公子就是我们江州的救命恩人”

一支民间乐队正在给他们吹喜乐,唢呐声格外响亮。

这支乐队是几个县里出了名的,平时家里有红白事,都要请他们去吹奏喜乐或丧乐。前几个月他们是将这十几年的丧乐都吹完了,那时家家户户都办丧事,人人脸上都没喜色,只剩麻木绝望与心如死灰。

而今终于传来久违的喜乐。

还有些热情的百姓拿着鸡蛋与米面,涌上来分给数月来操劳的士兵们。有的站在马车旁,透过车窗将准备的礼物塞给里面的太医。

徐文卿的马车也被一个小姑娘塞进一个花环,小姑娘站在窗外,纯真笑道“谢谢哥哥救了我娘。”

徐文卿脸一红,等小姑娘走后,小声道“我一个大男人,戴什么花”

一旁的年轻太医伸手要去拿“你不戴我可就戴了。”

徐文卿立刻把花环护在怀里“我的”

谁说人人都不知感恩呢

徐文卿此刻觉得,公子的话是真的很有道理的。

他怎么能因为见了一点地狱便否定整个人间。

卫敛静静看了会儿,回过头,正对上姬越的目光。

两人相视一笑。

他说“真好。”

真好啊。

他刚来清平县的时候,这里到处都是鬼哭狼嚎,充斥着死亡、恐惧、悲伤。整个天空都仿佛褪去颜色的灰白,萦绕着不绝于耳的哀乐。

他在这里见过贪婪、自私、丑恶,一切难以言喻的人间至恶,都在荒诞而现实地上演。

而今他们离去,正是阳光明媚。这里带给他最后的记忆,是感恩、善良、纯粹,色彩鲜活而明艳,乐声欢快而热烈。

拨云见日后的阳光斑驳穿过碎叶。

清平的乐声如此悦耳。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卷清平乐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