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4 章(1 / 2)

加入书签

楼道里黑布隆冬的,这个时候简易楼楼道都逼仄,也没有采光的窗户。如果还不安楼道灯,天色稍微暗一点儿,楼道里就真得摸黑了。

“你们这儿楼道灯坏啦”金叶啧了一声,头也不回道。

孙继东和周宏大走在金叶后头,还不等说什么,就听到有人在楼道口那儿道“是小孙回来了”

这个时候邻里之间是非常亲密的,不像几十年后邻居之间都不认得了。

孙继东应声“是我,我和俩同事。”

楼道口站的是一三十岁左右的主妇,等三人到了楼道口,光线好一点儿了点头“老高,小孙回来了,你不是说有事儿和小孙说的吗”

又是几声脚步,主妇身后的们开了,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手指上夹着烟出来“小孙金叶和宏大也在啊”

金叶笑着指了指孙继东“我和大周都是单身汉,过日子不讲究,这不到月底了么,来蹭东子的饭”

男子嗯嗯了几声,就看向孙继东“小孙,居委会大妈过来的时候你不在,托我问问你家灯泡多少瓦的。”

“怎么这个都要问了啊”金叶人都是懵的。

“回头你们宿舍也得问。”老高回了一句,然后解释“最近不是号召节约用电么居委会就想着把大家的灯泡好好统计一下。”

这么说的时候老高又笑了起来“真要说这个,统计灯泡有什么用就说小孙家,灯泡用的那点儿电很不够看电冰箱、洗衣机什么的,这才是用电的大头”

孙继东说了家里灯泡的数量和瓦数,这引得老高的老婆咋舌“怎么用恁多灯泡卧室里不只有大灯、台灯,还安了个25瓦小灯这是图什么”

孙继东摇摇头“思嘉怕黑,没灯不行灯太亮了又睡不着”

稍微解释了两句,孙继东就打开对面的门,和金叶、周宏大进去了。

周宏大这个时候才开口“老高刚刚刺你呢啧啧,真以为买个电视机就了不起了没想到还没风光一年,你这儿住进来,就有电冰箱、洗衣机了,到把他的风头压倒了不过要我说,也确实是电冰箱、洗衣机更好。电视机看着好,也不实用啊”

电视机成为家用电器宠儿的时代还尚未到来,这个时候的电视机显示效果不好,更重要的是节目太少太单调相比起实用,这个时候的电视机更像是用来炫耀的新奇玩意儿。

相比之下电冰箱、洗衣机什么的自然实用的多,而且也不缺逼格。

周宏大忍不住道“都说你家思嘉大手大脚,要我说这也不是什么毛病,人家至少钱用的对地方”

金叶倒是懒得扯这些,打了声招呼“东子,我洗澡去了”

孙继东没说什么,只是提醒他“你带肥皂了吗”

这个时候洗澡多难啊外面澡堂子排队且不够麻烦的,单位的澡堂子也不定时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现在还是秋冬之交,冷水澡不好洗了,热水澡也不能像冬天一样间隔时间那么长。

金叶和周宏大见识过孙继东家的热水器,毛思嘉不回家的日子里就会找空过来洗澡顺便用他家洗衣机把衣服给洗了。他们俩现在都住单身宿舍,衣服不是攒起来回家洗,就得自己洗。

自己洗衣服不是不能够,但能舒舒服服不动,干嘛辛辛苦苦洗衣服

这种行为在几十年后绝对是人憎狗厌这种事不在于当事人有多少经济上的损失,关键是这样被打扰,烦都烦死了

不过这种事在这个时候是无法避免的,就像一家有电视机,大家都过来看。看电视本身不算什么,关键是大家挤在客厅里,甚至家窗户外面,往往自带瓜子茶杯什么的。等到人散了,留下的烂摊子不会小,还得麻烦自家人收拾。

几十年后的人很强调个人空间,大家不会随便打扰另一个人,但在此时显然没有这个概念。

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是从小培养起来,现如今家里人能不睡在一张床上就算是好的了,大家从小一个房间起居,所谓的个人空间感就算有强调,恐怕也会变得很弱。

孙继东和毛思嘉家里被借用的最多的就是洗衣机了,每次休息日的时候家里进进出出都是用洗衣机的冰箱大家倒是很想借用,但这个时候所谓的大型家用冰箱也不会大到哪里去,自家使用都不太够,也没多余的地方给别人。

至于热水器,这个要费液化气。楼里也有人家用液化气灶,所以知道液化气的价格。孙继东和毛思嘉觉得挺便宜的,其他人却不见得这么想。这个时候电费一月不过几毛,而一罐液化气就两块多议价的要三块多,以这个时候的工资来说并不是一笔小钱。

特别是洗澡还挺费液化气的大家也不太好意思都过来用这个。

这和电视机还不太一样,电视机用点儿电值什么啊

这个时候的人在几十年后人看来很不注重他人感受,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应该说这个时候的人对他人感受的概念不太一样。几十年后的人注意的东西,这个时候的人会觉得至于吗。

这时的人注意的东西要更加实在。

比如说这个时候的人会很注意上门做客的时间,会很注意避开饭点儿,这当然是免得主人家留饭从礼貌的角度住人家是肯定要留饭的,不然就不像样了但一旦留饭就得多准备一个人的饭菜。

首都的经济条件好一些,不至于客人吃一点儿,家里就困难起来。但就是因为经济条件好,所以这方面的要求也会高一些。待客留饭不再是添双筷子的事,非得弄点儿像样的菜才行

这年头首都、上海这些大城市的老百姓日子看着体面很多,那也是主妇们细细算计得来的,不会过日子可不行随随便便留下吃饭,很有可能就会让主人家之后几天缩减伙食上的预算

由吃饭这件事可以得知,大家也不太会借用热水器。

洗衣机就不一样了,用水用电什么的,这个时候水电都挺便宜的呢到时候用了人洗衣机,欠了人情,日常交往中还人情也挺容易的。

洗衣机对于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不只是极大解放了妇女们,也省心不少毛思嘉买的是双缸的半自动洗衣机,等到洗完了还得手动放到甩干桶里甩。

这个时候晾衣服的地方也很吝,特别是他们这几栋宿舍楼所在的地方,楼下并无可以晾衣服的空地,大家就只能从阳台上想主意。然而阳台能有多大夏天的时候够用,晾的衣服稍多一些就晾不开了

这个时候一个家庭五六口人不要太常见,七八口人也多,人一多衣服也就格外多了。

衣服难干的日子里,怎么晾衣服对于主妇们来说就头疼了,有的时候家里客厅都得牵绳子晾衣服。

但经过甩干桶的衣服就不同了,水分去了不少,晾干也容易。

特别是洗床单被套这些大件的时候,洗衣机更是极大简化了工作基本上一到休息日,家中的洗衣机就没停歇过。

毛思嘉和孙继东入住这栋楼并没有多久,再加上两个人对外交流上都不是特别积极,理论上来说他们的人脉都不是太宽才对。但因为洗衣机的缘故,整栋楼都熟识了,其中甚至包括一些干部家庭。

那位给孙继东和毛思嘉主持婚礼的处长也住这栋楼,据说他家已经打算自己买洗衣机了。没有立刻买是因为国内没有洗衣机,得等到有出国机会或者亲朋好友有出国机会的时候再说。

再者说了,这也是给自家添一个计划之外的大件,得考虑一下存款。

这个时候即使是干部,收入也是不高的,只能说余钱比普通家庭多一些而已。他们如果要买大件,和普通人一样也需要攒钱只不过相对容易攒到而已。

“知道了我带了肥皂。”金叶回答了一声就跑去阳台浴室那边了。

之前他来洗澡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因为想着这又不是澡堂,孙继东家肯定是有清洁用品的。然而然而孙继东和毛思嘉两个人在私人用品上都很细致,夫妻尚且不会混用,其他人就更不能和他们混用了。

金叶先洗澡,洗澡之后就开动洗衣机。这个时候正好周宏大接着去洗两个人带来的脏衣服可以一起洗,反正他们两个人是不在意的。

孙继东则是去厨房做饭,金叶和周宏大过来蹭饭倒是买了点儿熟食,就是粉肠、猪头肉什么的,但这肯定是不够吃的。孙继东煮了一锅饭,又做了个粉丝汤、炒了个辣椒。

差不多的时候饭菜就上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