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又不是网络时代,这个时候装帧的,一册最多也就是二十几万字了。

不过这贵不贵的也得相对来说,相对于这个时候的工资和物价来说,显然几十年后的书籍要便宜的多。

毛思嘉将买来的一摞书绑在了自行车后架上这个时候的书没有塑封,但售货员会做一点儿包装,用一条纸包住书籍的中间部分,然后用绳子扎住,大概是为了方便拿也有可能就是习惯,毕竟这个时候买东西很多都是有售货员包装的。

因为毛思嘉买的多,售货员怕她拿着不方便,一个年轻的男售货员还主动弄了绳子给捆成了一摞。

毛思嘉道过谢之后才提着书出来,她的自行车后架上也有绳子,就是为了有的时候驮东西方便。

买过书之后毛思嘉就往家赶,这都快做午饭了

路过几个单位家属大院附近的时候忽然看到几个中年妇女正围着一辆板车挑拣什么,过去一看,果然是老乡拉车来的

其实首都周围乡下的农民常常会弄一些东西来城里卖,大都是些特产,瓜果蔬菜什么的。在自家有的吃的情况下,换点儿钱用农户的工分绝大多数会直接换算成口粮,每年能够到手的钱很少很少。

当然,这个时候花钱的地方也很少就是了。

但总有要花钱的时候吧,靠近首都就等于是靠近一大批不缺钱以这个时代来说的顾客所以来城里卖土产的老乡还是挺多的。

有些有门路的会蹿进黑市,有一些则偷偷摸摸直接找上居民。居民肯定想买这些便宜又好的东西,所以一般也不会声张。

以前一直就有这种事,毛思嘉遇到之后往往也会买一些需要的。只是这次她还是有点儿惊讶了,因为这里可是市中心

之前老乡们往往在二环外卖东西,那儿虽然按照现如今的定义是城外,但有军队大院儿和不为数众多的部委大院儿,并不缺少买东西的人。老乡们一般不进二环内,这边人多眼杂,怕被一些多事的人给坏事儿

毕竟谁也不想惹麻烦。

毛思嘉几次遇到老乡到城里卖东西,要么规模特别小,就是自己背个麻袋、提个篮子的样子,就算被抓了现行也没事而。要么就是在二环边缘打转转,不会太往里走。

现在居然在市中心这一片遇到老乡卖东西虽然老乡还是有点儿紧张的样子,毛思嘉却是心里轻松从这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气氛是越来越好了不然拉着这么大一板车,老乡也不敢来市中心啊

老乡卖的是西瓜,都是刚刚摘下来的,比合作社买能便宜出不少呢

毛思嘉有心多买一些,然而受限于自行车,最后只能买下两个拿网兜装了扎严实,然后挂在车头上。

这样也不好骑车了,毛思嘉干脆不骑车,推车回去,反正离家也很近了。

买的东西可没法自己带上楼,毛思嘉请楼下的邻居帮忙看一会儿,就上楼找孙继东去了。

孙继东这时候正在家,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做饭呢围裙都没解,先和毛思嘉去拿东西了。

楼下的邻居见孙继东围着围裙,笑了起来“小孙做饭呢”

这个时候肯定是有老公做饭的,但相对而言是个稀罕事儿所以大家看到孙继东这么高高大大一个男的做饭,偶尔会调侃一两句其实毛思嘉也做饭,但因为她常常不在家,做饭时候比孙继东少不少,以至于让别人觉得他们家就是孙继东做饭了。

基本上大家的调侃都是出于好意,女的羡慕毛思嘉居多虽说毛思嘉工作忙、不擅长做饭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话又说回来了,谁家没有点儿客观问题呢不少为为人母的女人又要忙工作,又要顾家庭,很难,却依旧只能靠自己,不会有丈夫以实际行动体谅。

男人也是羡慕,不过是羡慕孙继东。他们当然不会想到孙继东承担一部分家务的麻烦,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得到,而不容易注意到付出。

对于他们来说,孙继东这也算是幸福的烦恼了娶着了这么个漂亮媳妇儿,必然是有所牺牲的。恐怕在一些人眼里,孙继东就是个怕老婆的

怕老婆也分很多种的,有的是怕老婆娘家的势力,有的是怕老婆本身的彪悍有的因为老婆漂亮,心甘情愿去怕这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刚刚遇到老乡卖瓜,瓜特别好本来打算多买的,实在没法带了。”孙继东一手提着那一摞书,另一手拎着装瓜的网兜,轻轻松松。至于毛思嘉,她只需要跟在孙继东身后就可以了。

不是毛思嘉娇气,不能自己弄这些只是,怎么说呢,人就是这样的,有人照顾就会退化,原本能自己做的事也会想到另一个人。

家里的瓜正好吃完了,回屋之后孙继东继续做饭。毛思嘉就切开一个西瓜,削皮,切成块,最后放在饭盒里,这才搁进冰箱。这可不是毛思嘉非要讲究,实际上她最喜欢切半个西瓜用勺子挖着吃。

只是这真不方便

几年前结婚时候买的冰箱,以当时的冰箱来说,算是家用大型冰箱了,但相比起后世的冰箱依旧是小下面是冷藏室,冷才是有隔板,放个几盘菜、一点儿啤酒什么的也就得了,半个西瓜要塞进去那得很勉强了

冷藏室本来就放了东西的,这个时候放这么两半西瓜,肯定是放不下的。

孙继东饭煮好了,干笋炖风鸡也在灶上放好了,这才擦擦手出来“买了什么书”

相比起毛思嘉,孙继东没有那么爱书,不过看书做消遣的爱好他也有自从认识毛思嘉之后,他都是从毛思嘉这儿拿书看的。

“拿破仑传、安娜卡列尼娜主要是外国翻译过来的作品,也有国内的,都是很不错的。”毛思嘉很喜欢看外文,看的时候会在心里尝试着翻译。至于说翻译好了的外国,这就是为了借鉴学习了。

这个时候能做翻译的人很少,远不如后世的规模。这在某些方面是有所不足的,但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几十年后翻译这一行良莠不齐的情况有些人翻译的很烂,居然也能印刷成铅字看到这种翻译的时候毛思嘉心里怎么都不得劲

此时同一本书不会有太多不同的译本,甚至很多稍微小众的书籍都无人翻译。但一般翻译出来的,都是译的特别出色,值得再三学习的

“呀我忘记了”说到一半,毛思嘉忽然反应过来自己少买了什么

现在正是月中,很多刊物已经出来了她本来打算顺便去买的。

从去年开始,一些刊物就陆陆续续出现在了老百姓的眼前。有些刊物是复刊,有的则是新创办起来的。无论是哪一种,都在如今展现出勃勃生机

这个时候的人肯定办不好娱乐刊物,但毛思嘉对娱乐刊物本身也没什么兴趣。

这些出现的刊物展现的是这时的文艺界,一个虽然青涩,却着实充满力量、开始出现优秀作品的文艺界说不定还能见证一些后世如雷贯耳的人名出现呢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2222:12:232020042616:23: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yoko、咪兔、朝花下辈子拾、平平平平安10瓶;碧海蓝天白婚纱5瓶;慢慢3瓶;恰好月亮打烊了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