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0 章(2 / 2)

加入书签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旁边几个办公室的,凡是人在办公室的都出来看热闹了。

实在是北京大学太有名气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第一所大学,京师同文馆可以说是开大学之先河而他最开始的时候是沿袭了太学那一套,太学又是中国最古老的国家教育,底蕴深厚

上承太学,下启大学,正是北京大学

虽然国内常以清华北大并举,说谁是第一也有一大帮人不服,甚至因为清华理科名气更大一些,在理科更有倾向性的年代里清华好像更厉害一些。但事实就是,除开清华北大的各自支持者,路人们非要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之间选一个,通常还是对北京大学更有好感。

历史底蕴就是有这样的能力。

对于首都人来说,更明白北京大学的分量

即使十年没有高考了,大学什么的不再成为人们议论的点。可是一旦恢复高考,关于这所大学的记忆就全部回来了年纪大一些的人,谁不记得这些名校曾经的辉煌想当年全中国的学生都想来读清华北大呢

毛思嘉当初想的是读北京外语学院,这所学校也十分出色,坐落于学院路西侧的一条大街上,是北京名气很大的学院之一后来很多学校迁了出去,但北京外语学院没有迁出去。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所外语学院,正对她的胃口呢

但最后毛思嘉改变了想法,只想考的更好,冲击冲击北京大学。

一方面是北京大学对每一个中国学生都有着别样的吸引力,话说谁小时候没纠结过将来读清华还是读北大呢这可真是儿梦清儿梦北了。现在有机会进入这所古老的最高学府,很容易让人产生试试看的想法。

另一方面,也是从实际考虑的结果。

她一开始觉得北外足够好,且对她胃口,但后来一想,北京大学也有可以学习外语的系。难道会因为他是一所综合大学,所以在师资等方面弱于北外吗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她是为了将来能有体制内资源,顺顺利利做上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工作,这才读大学的。那么事情就清楚了,是读北京大学更有选择权,还是读北外更有选择权这里对北外没有任何不敬,而是现实就是这样。

对于日后接手这一批大学生的单位来说,其实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些学校的弯弯绕绕,他们很多时候也是凭名气选人的一个单位也会觉得吸纳了清北的学生有面子,别的学校就算再好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在学生那里面对的选择,在用人单位那里也一样存在。

能够清华北大,那为什么要选别的学校呢大概就是这样。

再者说了,有一个现实是不得不认的将来几十年,各种资源、人脉的流动很多都会在校友之间传递。凭良心说,那肯定是北大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毛思嘉只是想搞文学翻译,到时候各个重要的单位都有校友她倒不是想以权谋私,但能让自己的理想少一些阻碍,她当然也不会非要去走更困难的路。

“这可是北京大学,放以前那是什么人才能读的我早就看出毛思嘉不一般了,她这人是真不一般以后前途不用说”其他人不见得看清了高考恢复的意义,但他们对北京大学却是有着盲目的信任的。

过了一会儿,还有领导过来和毛思嘉说话,勉励了好几句普通人看不清楚形势,他们这些当领导的却是更敏锐一些。这恢复高考可是一大堆政策里提的很早的,又执行的这样坚决未来前途差不了

他们不至于因此就大动干戈,但勉励年轻人几句,结个善缘却是不会犹豫的。

毛思嘉强忍着心里的喜悦,中间看了通知书好几次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先去孙继东单位如果没有带团的话,毛思嘉这边下班一般比孙继东那儿早。

先和孙继东分享了这个好消息,两人又去告诉两边大人。不过孙继东这边还没有消息这不奇怪,每所学校发出通知的时间不一样,而到每个人手上就更别说了,总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信件抵达的时间。

大约又过了两天,孙继东才在他们单位收到了通知书民族学院录取了他,专业则是民族关系那一类。

这当然不是孙继东最想学的,但他不像毛思嘉那样有把握,根本没选学什么,都是随便分配的。

民族学院也是此时北京数得着的好学校大家纷纷祝贺孙继东。

准确的说是祝贺他们小夫妻俩,这可是夫妻双双上大学呢也不算多见了虽然如今在耽误了十年之后还有父子一起上大学的,那个才是真正稀奇。

“思嘉和继东这就要去上大学了吗”亲戚朋友有不少都来看新鲜,言谈之间非常好奇。

帮着招呼亲朋的孙胜男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还没有呢,听说明天要一起去体检,体检不合格的是不能要的。”

第二天毛思嘉和孙继东就去参加体检了,这个时候体检与毛思嘉高三时经历的体检相比,既可以说是更松些,也可以说更严格一些。

松在检查项目不多,如果不是排队的话,很容易就能做完。严格则在于一些日后无关紧要的项目,这个时候变得非常严格。这种严格倒也不是没事找事,而是确实很有必要

比如说几十年后不再是问题的某类肝炎吧,日后有了疫苗,每个孩子基本上也会打疫苗,这类肝炎患者就算肝病有传染性,在校读书也没有问题了。但在现在的背景下,没有那样的条件,再加上这个时候的卫生条件远不如几十年后,对传染病就更没有抵抗力了

所以,类似的准大学生们就会被大学拒之门外。

毛思嘉和孙继东当然不存在任何身体健康问题,各方面优良,体检很顺利就通过了。

不过体检通过也不代表过关了,想要过独木桥上大学还有最后一关那就是政治审查。

这一道关卡说容易也容易,说不容易也真是不容易。

若是没什么问题的,基本上就是走一个过场,找单位、居委会之类的地方开些证明,盖几个章就行。但若是真有犯忌讳的背景,又或者干脆就是得罪了人,被穿小鞋,很有可能就倒在这一关上了。

总的来说,被这一条难住的更多是下乡知青,他们的关系留在当地,天高皇帝远的,真被人下黑手了也没处说。

至于毛思嘉和孙继东,就像两人的体检一样,政治审查也不会有任何问题。不只是因为两人明面上工作评价都很好,也是因为往上数成分很好。虽然这么说很不好,但是在77年的背景下,很多东西都还是照着原本的规则在运转。

所谓的改革都是慢慢来的,就连翻案都持续了数年乃至十多年,这些事就更不用提了。

毛思嘉也只能庆幸,他们并没有在这些方面被难住一切都顺利的不可思议就在最后尘埃落定,她被告知要在哪一天去大学报道说实在的,这个时候她都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0609:58:182020050623:56: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哈哈哈啊哈哈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