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2 / 2)

加入书签

这种皮子当然比一般的材料要保暖防风,毛思嘉得以里面少穿一两层。再加上她本来就十分苗条,穿上这件大衣自然没有臃肿,微微勾勒出来的线条只是显得人气质好而已。

这件大衣就算放在几十年后也不算土气,在这个时候绝对是女孩子梦里才会出现的仙女大衣。就算是对于毛思嘉来说,做成的时候也是喜欢的不得了的这件衣服来的可不容易,兔子皮就不说了,外面的羊绒面料哪里来的这在国内可不好找

事实上确实不是国内来的孙继东有一发小现在在中外合资船运公司工作,也是就做了海员

新中国建立以后自然是有海运需求的,不过这种对外接触的事做的非常谨慎。一般来说,都是和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成立合资公司。而这些公司里自然有不少在船上工作的中国海员这恐怕也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一批常常和外国打交道的人。

其实这个时候还有一些人,他们往往会带着国家安排的任务去非洲援建,也算是在国外工作、和外国人打交道。不过着性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海员才算是新中国第一批和外国日常打交道的职业。

这个时候的海员是当之无愧的当红工作,工资本身就很高了,有能够拿美元做津贴他们的津贴是按照在公海和外国领海上跑的时间算的,每个小时就补贴一定的美元。

这还不像毛思嘉他们的导游,说是有美元做津贴,实际上到手的是人民币和外汇券。因为他们可能在外国港口下船,那个时候有消费的需求,所以说是发美元就是真的发美元。

这个时候不少东南亚港口都有专门的商店一条街,这些商店卖的东西在发达国家来说都是些便宜货此时东南亚,哪怕是港口,也不见得多有钱,以布料这类商品为主说白了,就是做中国海员的生意。

这些海员们可以在这里买到国内很难买到的布料,带给家人和朋友,真是美滋滋

孙继东托这个朋友在国外买了羊绒料子送给了毛思嘉。

虽然这是一份很贵重的礼物,毛思嘉却没有推辞。一方面是因为她真的喜欢,看到的时候就开始想象要做什么样的衣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并不觉得自己不能接受贵重礼物反正她也有回孙继东很贵的礼物。

做出来的大衣是如此惹眼,即使毛思嘉之前的不少衣服已经很惹眼了,也远远比不上这件衣服说实在的,如果是之前,毛思嘉还真没有这个心思这样打扮和所有人差别太大,这未免不太好。

但是,今年有点儿不太一样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吧,风气已然不像前几年那么拘束了,特别是到了下半年,不少人都做出了新的尝试。单单就女同志的衬衣来说吧,以前基本上就是白色的,最多有一些细条纹或者格纹,还得是比较素的颜色,剪裁上也是特别宽大的样子。现在商店里摆出来的衬衫却多了不少小碎花的款式,据最近去过上海的毛爸说,那边的风气变化更大。

没办法,上海人嘛,时髦的

毛思嘉工作的旅游公司,许多同事因为能够接触到外国的人和东西,本来就属于这个时候比较时髦的一批人。眼下风气开了不少,自然跟进的很快毛思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胆子更大了一些。

总的来说,这样一件大衣,虽然依旧挺扎眼的,但并不会比之前毛思嘉穿过的一些衣服更扎眼了。

郭佩佩对这件大衣喜欢归喜欢,心里却是知道价格会非常美丽,所以根本就没问毛思嘉衣服怎么做的。又说了一会儿话,说是要回家了。毛思嘉知道今天都是在到处拜年,所以也没多留,送她出了院子。

送走了郭佩佩,原本屋子里喝茶聊天抽烟的叔叔伯伯们也走了。毛爸干脆打开门窗散烟气虽然保持温暖很重要,但毛思嘉闻不了这么重的烟味。

这个时候毛思嘉就在屋檐下面多站了一会儿,和同一个院儿的邻居聊聊天儿。

聊天期间,有个爱八卦的大妈看到一行人往杨雪燕家里去,就捂着嘴笑了,然后就站在杨雪燕家外面透着玻璃往里看这个时候确实是不太讲究的,站在谁家门口看,谁也说不出个不字来。

另一个留在原地的大姐对毛思嘉笑“思嘉不知道吧,那是杨家的亲家”

毛思嘉有点儿迷茫了,杨家有五个孩子,上头三个男孩儿,下面两个女孩儿。男孩儿和女孩之间隔了好几年也是因为这个,杨家的三个男孩儿都赶在上山下乡的潮流之前找到了工作。

又因为杨雪燕属于70届,同样被留城了,大家都说老杨家运气好,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胡同里这么多人家,除开毛思嘉家里这样,只有一个独苗的,谁家没一两个,甚至更多孩子离开了北京,一年到头见不到一次呢

而杨雪燕的三个哥哥,只有大哥已经结婚几年了,二哥却是迟迟没有消息人已经二十七,男孩子这个年龄不结婚虽然不能说是老大难,也确实是个问题了

只有一个大哥结婚的话,那亲家就应该只有一家。而毛思嘉记得杨雪燕她大嫂娘家人,不是刚刚那一行人啊

“他家老二也要结婚了这是老二媳妇家的人。”大姐说着啧啧了几声,然后低声说“其实两年前就和人家姑娘谈对象了,只是因为申请单位分房一直没成,这才拖着呢”

毛思嘉忍不住跟着点了点头,杨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几个孩子都没有离开首都,这是好事,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住房问题更加严峻。

里外两间房子,里屋卧室睡的是杨爸杨妈,以及杨家老大夫妻两个。两张双人床之间只拉了一道帘子,杨爸杨妈也就算了,杨家老大夫妻两个却是正年轻呢,哪能没有夫妻生活

所以这夫妻生活等于是完全暴露在爹妈耳中了不过这在这个时候也不算稀奇事。虽然这么说非常不合理,但也只能说是习惯就好存在即合理。

至于外间,除了要作为客厅使用,还要做为另外四个孩子的睡房,搭了有两张上下铺。平常一家人吃饭,这叠桌子一打开,还有人得做在床上吃。

至于杨老大夫妻两个生下来的孩子,则是晚上跟着爷爷奶奶睡一张床现在怀上第二胎了,杨家人看起来很高兴,为家里的多子多福。背后呢,难免也为越来越紧张的住房发愁。

唯一好一点儿的是杨雪燕翻过年去就十八岁了,杨爸杨妈比胡同里任何一对夫妻都期待早早嫁女儿。嫁出去一个,家里的地方就能空出来一些

这种情况摆在眼前,想要再给老二娶老婆,确实得先落实房子的问题。不然就算是杨家受得了这种越来越挤的生活环境,人家姑娘来家里走一遭,恐怕也不乐意嫁进来了。

“那这是排到分房了吗”毛思嘉随口问这亲家都上门了,应该是事情快成了吧。

没想到大姐却是压低了声音“没有听说是要排上了,结果给人插了队,又得等下一批分房了”

毛思嘉唔了一声“这就没办法了干脆等下一批吧,他家的住房条件差,也算是比较突出的,总不可能次次都让他被插队吧”

也确实有那种每次都被欺负的老实人,次次都不发脾气,如果没有遇到有良心的领导,确实容易成为总是被牺牲的那一个。但总的来说,这种人是极少数的,毕竟泥人还有三分火气呢真要是惹急了,也是会去闹的

困难是真的困难,难道要看着年轻人因为房子问题始终结不了婚真闹开了,在这个时候可不是什么好事领导也顶不住那么大的舆论压力。

“本来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大姐的表情变得有点儿神秘“你知道吗,杨家那个老二,让人家闺女怀孕了这就逼着要结婚了”

毛思嘉惊的说不出话来,虽然她知道这个时候也是有很生猛的年轻人的,但这到底是极少数。这种事,她也是第一次离得这样近啊

见到毛思嘉惊讶,大姐更有八卦之心“听说是之前以为分房十拿九稳了,准备年底结婚的,所以年轻人嘛结果没想到分房不成了人家姑娘现在怀孕了,未婚先孕,工作的厂子不得通报批评啊所以哪怕是没房子,也只能先商量着结婚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0323:58:322020030423:58: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蒲扇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