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1 / 2)

加入书签

哗啦啦,毛思嘉打了一盆水,全到在了大铁皮盆里。因为提前到了热水,这一盆凉水下去依旧是温温的,在首都的冬天里冒出了淡淡的白色水汽……

这个时候已经是上午九点多钟了,即使是冬天,也日头升高、阳光明媚了今天是休息日,而且还有着非常好的阳光,从早上起床开始,整个胡同就很热闹了,比平常要上班的时候更热闹。

平常上班的时候就热闹那么一小会儿而已,等到上班上学的时候该干嘛干嘛,不带一点儿耽误的。今天是休息日,又遇到这么好的天儿,大家当然有的是事做

不只是大扫除这类经常排到休息日做的工作,更重要的是洗衣服

这个时候洗澡的条件差,老百姓个人卫生习惯肯定不如几十年后的人。冬天的话,一个礼拜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是很常见的。毛思嘉虽然一个礼拜至少洗两次澡,但换衣服依旧是只换一次有一次洗澡之后她是只换内衣的。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洗衣服实在是一件太过于麻烦的事

这个时候国内是罕见洗衣机的,大家都靠手洗。冬天的衣服又多又厚的,水还冷,洗一次真的是要了亲命了而且就算家庭主妇们习惯了,这些困难都不值一提,晒衣服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洗衣机都没有,甩干机、烘干机之类的自然也不必想。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出大太阳的时候洗衣服,这样能一两天之内就晾干这个时候的居住条件就那样,晾衣服的空地都不好找特别是住在胡同里的,如果是住大院儿的,往往还有比较宽敞的场院空地。真要是一次晾晒衣物就十天半个月的,不说会不会耽误换洗,就说晾衣绳拉在大杂院里也是妨碍到了街坊邻居啊

集体生活就是这样,得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然的话可有的受了

昨天晚上看晚霞,就有人说今天是个好天气了。家庭主妇把这个记在心里,只要不是刚刚搞过大换洗的,都预备今天洗洗涮涮一番了。

毛思嘉家里也不例外,一早起来吃完早饭就开始搞大扫除、洗衣服了,就连在家的毛爸都参与到了劳动当中。

毛思嘉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在具体做工作的时候她还是有优待的毛妈已经把最难洗的床单被套归拢到一起,自己去洗了几十年后的人很难明白洗床单被套有多麻烦,因为对他们来说都是丢到洗衣机里,按下按钮的事儿

但对这个时候的家庭主妇来说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首先只能手洗,其次这个时候的床单被套基本上都是纯棉的,也有人买了丝绸。不过丝绸不要布票却很昂贵,并不常见,所以常见的料子还是棉布。

毕竟等到化纤布料风靡,那还得再等几年等到的确良火热。

而棉布的话,问题来了。按照这个时候的纺织成品来看,是非常实在的,床单被套的棉布料子很厚。事实上不厚也不行,棉作为天然纤维本来就不如化纤耐用,床单被套每天都要承受很大的磨损,再不厚一点儿就真的不经用了

在这时候布票难得众所周知,床单被套又很消耗布料。所以一套床单的目标都是至少使用十几二十年的就算能够缝缝补补,那对它本身的质量要求也很高了。

这样的棉布浸泡到水里,就算是用温水洗涤,也会在水温慢慢降下来之后迅速手感变硬。

又厚又硬,洗涤的时候是既伤手,又十分耗体力的

所以毛妈包揽了这项工作,等于是重的活儿都自己干了,剩下容易的给毛思嘉。

毛思嘉洗衣服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这种办法在其他人看来挺浪费的,不过毛思嘉已经习惯了一般她都先往洗衣盆里倒一定量的洗衣粉,趁着水还是温暖的,十分容易起泡,一股脑地揉搓。

如果是夏天,她会用脚踩的方法,更加省力。

等到这样揉搓过一遍之后,她才会用肥皂细搓衣物。

一件一件有针对性地搓,搓搓领口、衣袖、前襟这样容易脏的位置。不过总体来说这种地方也没太多可搓的,毛思嘉自己爱干净,也接触不到太脏的环境。而毛妈呢,习惯使用袖套、护领、围裙这样的用品,特别容易脏的位置被保护地挺好的。

大概也就是毛爸的衣服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毛思嘉放洗衣粉的姿态是很豪放的,一点儿不吝惜。这也很正常,她以前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要放洗衣粉或洗涤剂之类的产品,这些产品都不贵,大家放的时候都是不会刻意计算剂量的,保持着宁多勿少的心态

这种心态对于毛思嘉来说已经习惯了,这辈子她生活的家庭有相对富裕,不至于节省这些,也就没人刻意纠正。

“思嘉啊,我家洗衣粉没了,你借点儿给嫂子”旁边也洗衣服的大姐洗衣粉盒里面空了,又懒得临时跑一趟合作社。

毛思嘉不在意这个,让人家自己拿去用。

正和这位大姐说话呢,杨雪燕二嫂,一样出来洗衣服的就笑道“思嘉是不是没怎么洗过衣服,这家务活干得太粗糙了将来结婚了可怎么办啊”

杨雪燕二嫂,就是怀了孩子不得不在没分房的情况下嫁进来的那姑娘,现如今孩子已经生下来了,月子也早就出了。这个时候她洗的倒不是大家庭的东西,而是孩子的尿介子、小衣服之类的,相对简单。

“这样浪费洗衣粉,还不一定搓的干净”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话,就是语气听着不顺耳,有种挑剔别人的感觉。

其实同住一个院子的都知道毛思嘉是怎么洗衣服的,所以见到她这样操作,大家早就不会说什么了。就是这位二嫂,算起来这是她第一次见毛思嘉冬天洗衣服,这才有的说。

这个时候洗衣服作为大家默认的家庭主妇的活儿,其花费的时间精力是仅次于做饭的。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做饭还有可能由男主人分担,洗衣服却是基本没可能分担的。

显然,这个时候也不流行夫妻共同分担家务。

孩子们,特别是女孩子,从小就会受到相关练习。先从袜子、手帕、红领巾之类的东西开始,后来到内衣、夏物,然后冬物,直至床单被套什么的。就算有的家庭特别溺爱孩子,这些也是必须学会的,因为学农的时候要离开家门过集体生活,不学会不行

不过这种事情有学的好的,就有学的坏的。在杨雪燕二嫂看来,毛思嘉就是典型的差生。一个洗衣服都做不好的女孩子受挑剔,在她看来也是天经地义的,就跟几十年后学习不好的学生受挑剔是一样一样的

毛思嘉对此没什么反应,她既不愿意和普罗大众的固有认知对抗,主要是她也不太可能改变这些人的想法。也不会因此羞愧脸红什么的她就笑了笑“是洗的不太好,还好我家的衣服都挺干净的”

在毛爸没出差的情况下,她家的衣服确实挺干净的,毕竟连个一线工人都没有呢。

本来等着毛思嘉羞愧的杨雪燕二嫂一下被卡住了,她似乎没想到毛思嘉会承认的这么干脆。见毛思嘉正手法生疏地打肥皂,心知对方平常真的很少洗衣服有点酸了。

这个时候的女性,结婚之后就要承担起家务活,这不用说。而就算是没结婚,随着成为一个大姑娘,分担家里许多家务活也是必然的比如说她,在家的时候也是各种家务活都要做的

她的那双手在还没结婚之前就比较粗糙了,就是因为常常负责洗衣服的活儿。

“还是要好好学的,这也是该拿的住的活儿”她正说话来着,院子里进人了。

之前管毛思嘉借洗衣粉的大姐笑了“思嘉,小孙来了”

不知道名字的时候大家都代称思嘉对象,现在大家都知道孙继东的名字了,年纪大一些的都管他叫小孙。

没见过家长的时候两人约会都是约一个地方见面,又或者孙继东在毛思嘉胡同对面等她。现在都见过家长了,事情就不一样了,要是约好了出门,孙继东都是直接到毛思嘉家所在的大杂院的。

当然,事先没约也能来。

孙继东推着自行车,一眼看到毛思嘉坐在小马扎上洗衣服。轻轻笑了起来“这么勤劳,一直洗衣服”

毛思嘉点点头“是的呢,洗了一个多钟头了你再等等,再清一遍,拧干晾上就好了”

大姐在一旁道“思嘉和小孙约好了出去啊”

“嗯呢”毛思嘉手上的动作快了一点点。

孙继东给毛爸毛妈问好,然后停好了自行车“我帮你。”

一般这个时候别人都会客气一点儿,毛思嘉却是不会客气的。指挥着他“你先把你那大衣给脱了,不然水淋淋的,小心打湿了”

孙继东很听话,立刻脱了大衣,挂在毛思嘉家客厅的大衣架上。露出大衣里面一件咖啡色的毛衣来,这才走出来帮毛思嘉干活儿。

毛思嘉洗衣服的时候已经将内衣和其他衣服分开了,内衣是用专门的盆单独先洗,并且晾在屋檐下面的。这个时候盆里放的是其他衣服,毛思嘉当然不会害羞,当即就让孙继东先去弄晾衣绳因为要晾床单被套的关系,屋檐下一小块晾衣服的空间是绝对不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