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恋爱(1 / 2)

加入书签

媒体的好评非常重要,这些报纸动辄上百万的发行量,许多观众都是通过影评人的推荐语去选择观看哪部电影。

现在网络虽然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毕竟还没有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

一部电影的宣传方式还比较传统,也就是电视、杂志、报刊、线下广告位以及线上报道等等。

就算影评人对一部电影骂得凶,那也是变相在为其打广告。

很多人甚至想要去看看一部烂片到底能烂到什么程度。

现在几近成名的观众口碑跟媒体口碑都已经炸裂,这完全就是给影片冲奥增加筹码。

奥斯卡固然是喜欢艺术电影,可是能带动商业的艺术电影更是热爱,有很大的加分。

两亿美元的北美票房,2000年的北美票房年冠,再加上好评度爆表,很有可能为影片争取到最终大奖最佳影片奖。

实际上奥斯卡走的就是一种名叫“雅俗共赏”的路线,既要让专业人士满意,也想得到观众们的认可。

几乎每年的最佳影片都是当年的话题之作,能让影评人跟观众都满意,票房绝对不低。

比如沉默的羔羊年榜第五,辛德勒的名单年榜第4,阿甘正传年榜第二,莎翁情史跟美国丽人都是年度第九,至于泰坦尼克号就更不用说直接全球第一。

可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机,再过几年的话,最佳影片就要跟普通观众割裂开来。

以前影迷们在讨论电影的时候都会说实至名归,但是到后来越来越难以服众,普罗大众很难接受那些最佳影片的获奖者,导致奥斯卡的影响力逐年递减。

如果电影能拿到最佳影片,那么在其余各个奖项上面肯定不会落空,要不然只孤零零拿到一个最高奖,那未免也太难看了吧。

电影的完成度高,对于演员也有帮助。

caa对他们的规划很简单,伊芙是冲奖,基努是冲提名,两个人需要投入的时间跟精力各不同。

今天是第一个公开的宣传,得益于电影的影响力以及两位演员的名气,他们直接就登上了收视率最强的脱口秀。

事先已经跟奥普拉在后台见过面,只不过这位黑人女性并没有多聊,双方只是简单寒暄而已。

“七十年代,摇滚音乐全世界火爆,新鲜的摇滚乐队层出不穷。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得到了滚石杂志的任务,全程采访静水乐队的巡演。而在巡演过程中,小男孩跟摇滚女乐迷还有乐队吉他手产生了足够的羁绊,让我们欢迎几近成名的两位主演基努里维斯和伊芙坎贝尔”

这时候,当奥普拉在现场观众跟摄像机的注视下说出嘉宾名单的时候,现场观众们立即站起身来,一边欢呼一边尖叫,气氛非常好

伊芙此时已经换上了高跟鞋,她的打扮看起来很靓丽,但却又不失气质。

基努站在旁边冲着观众席挥挥手,明明已经有女朋友了,可这些观众们还是馋他的身子,一个个激动得胀红脸,恨不得直接冲上来。

摄像机甚至还专门去拍摄这些观众们激动的表情,那尖叫声估计已经超过了玛利亚凯莉的音域。

奥普拉跟艾伦的节目现场都是以女性为主,基努这种万人迷出场自然非同一般,重点是她们对伊芙竟然也很热情,很喜欢这个年轻漂亮又充满智慧的女孩。

奥普拉开玩笑地对观众们说道“你们尖叫结束了吗”

“还没有”观众们异口同声回答着,她们看到这对情侣难得公开亮相,简直恨不得将喉咙都吼破

伊芙上前跟奥普拉拥抱并且进行了个贴面礼,用略带兴奋地语气说道“很高兴见到你,我居然来上这个节目了。”

“这是伊芙你第一次来这里吧基努你应该是第二次才对。快请坐吧,我们坐下来聊。”

奥普拉拿着手卡,一脸和煦的笑容,很多嘉宾都会被这种笑容迷惑,从而被挖出各种劲爆的事情。

“在梦中我已经来过很多次了。”伊芙开玩笑地说着。

这话让观众跟奥普拉都忍不住笑起来,情商高的人总是会让人喜欢。

她的回答一方面回答了奥普拉的问题,表明自己的确是第一次来,但是之前做梦都在想上这个节目,表达了对奥普拉秀的喜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