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准备上任(2 / 2)

加入书签

“没问题,只是短期内肯定不行,好歹等我捋出点头绪,我记得咱们班45个同学,镇北区的就有20个,你给我说说,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工作?”

“达华调市交通局了,你是知道的,我跟薛杨、郑伟都在乡政府借调,还有龚平考公务员当了狱警,其它的都在乡镇当老师。”

“一晃十年就过去了,你跟刘文怎么样了?”

“还就那样,不冷不热的。”

“小俊,你也不小了,我儿子都三岁了,能结就结了吧,我一直觉得你俩挺合适的,你是男人,主动点!刘文要是对你没意思,能跟你拖到现在?”

“那我回去问问她的意思,你个大区长还操心我这点碎事。”

好好的一对,最后都过得不好,王鸿涛实在替他们惋惜,就想把他们促成。

“小俊,在乡镇当了几年文书了?”

“六年了!”

“嗯,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的人,文书的工作十分繁杂,很锻炼人,能干六年,说明你工作能力很不错,为什么还没提拔呢?”

“鸿涛,我们吃了政策的亏,现在还没编制,只能借调,不能提拔,我们几个乡政府借调的都不想干了,想回学校,最起码还轻松。”

“继续干着吧!”

小俊走后,王鸿涛拿出镇北区的资料开始研究,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17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7572元。全区财政收入1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一般预算支出14.6亿元,典型的三保财政呀!

镇北区财政增收主要依靠石油,渠道单一,增长缓慢,加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工程、城市管理等方面的支出连年增加,区级财政收支平衡困难较大。

王鸿涛感觉镇北还不如宁阳,最起码宁阳的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镇北竟然还是一盘散沙,连个工业集中区都没有。

镇北的名头很响亮,毕竟是迎江市的长子,居民优越感也很强,但是屁用没有,宁阳、安保等几个县工资待遇远远比镇北高,拿到手的实惠才是实实在在的,当这个区长,要干的事很多呀!

不到十点,王鸿涛就入睡了,养足精神好去上任,内心非常期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