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书记办公会通过(2 / 2)

加入书签

刘从峰接过文件,戴上眼镜认真的看了一会,说道:“这也是无奈之举,刘振国对长安的伤害太大了。我记得还空缺几十个岗位,照这样下午将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方案我同意,机构改革涉及的部门一把手选配到位,有人掌控大局工作便不受影响,至于那些副职后续可以配备,人事工作要一步步来。”m.gΟиЪ.ōΓG

“感谢省长的支持,如果您有什么意见,随时指示。”

“鸿涛,昨天葛军拿过来一份文件,是关于咸城市并入长安市的申请,字我已经签了,你下决心要做这件事了吗?”

王鸿涛坚定的说:“省长,这是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必经之路,两城合并后能带给长安市质和量全方位的提升。刘振国案件也是一大契机,我们有足够的位置安置干部。其实两城合并最大的阻力还是利益和官帽子,先把市级领导班子的问题解决了,形成既定事实后,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且,咸城市干部群众有很强的合并意愿,这也得益于长安的医改新政。”

刘从峰笑着说:“作为临市,医改新政确实很诱人,有并入长安的意愿不足为奇。既然你有好的想法,有利于秦省和长安的发展,那就使劲折腾,我给你做后勤司令官。”

王鸿涛感激道:“还是省长懂我,相信在您的带领下,秦省必将迈着追赶超越的步伐大踏步向前!”

“鸿涛,人事调整方案就这样吧,机构改革迫在眉睫,等书记回来后,你提醒一下,尽快上会研究,不能让事等人。”

回到办公室后,王鸿涛的心放到了肚子里,这下有百分之80的把握能通过这次人事调整,经过这一次布局,势力范围可谓是遍布全省,即使不当这个省上,话语权也是相当重。想抹去自己的影响力,那真不是三天两头能做到的,根深蒂固不是说说而已。

9月9日,王鸿涛上班后,周红军敲了敲门,进来说:“王书记,陈书记请您过去。”

“红军,书记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晚回来的,直接回去休息了。”

王鸿涛拿起文件和笔记本,跟着周红军去了书记办公室。

“鸿涛,有两个好消息,这次去京城收获很大呀!”

王鸿涛开玩笑道:“书记,是不是我的事有眉目了?”

陈家忠笑道:“想啥呢,就连我都八字没一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说正事,第一件事,关于推荐鸣雄和齐永欢,领导同意了,指示中组部落实,估计考察组不就便会下来。”

王鸿涛打心眼里为郭鸣雄高兴,政法委这个位置很有分量,这下在常委里有忠实盟友了。

陈家忠继续说:“第二件事,咸城市并入长安,两位主要领导原则上同意,要求正式递交申请,并拿出详细的实施防范,既然你这么上心两城合并,那么这件事就由你张罗,你也是不二人选。”

王鸿涛高兴的说:“书记,还真是好消息,我替郭书记感谢您!关于两城合并,我一直有腹稿,这两天我打算进京一趟,公事私事都跑一跑。听说,首批海绵海城市的补贴很高,根据长安的城市规模,如果能把项目争取下来,至少也有几十亿资金,不可小觑,长安城建方面到处需要用钱,能解燃眉之急。”

“去吧,尽力而为!”

王鸿涛把人事调整方案递了过去,说道:“书记,请您过目,已经征求过省长的意见。”

陈家忠接过方案,大致看了看,便说:“我同意,人事方面你尽力施展,有什么意见我会随时通知你。下一步,重点放在市县两级班子配备,以及配齐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尽可能多的征求省长的意见,多和省长沟通,尤其是涉及省委工作部门的调整。”

看来,陈书记这次进京收获不小,明显感觉格局更大了,已经不拘泥秦省一隅,尘埃估计落定了。

陈书记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十点钟,召集陈家忠、王鸿涛召开书记办公会,组织部长列席。

会议研究了秦省机构改革相关事宜,通过了人事调整方案,三巨头决定的事情,基本上已成定局。

下午三点,陈家忠书记召集召开秦省五人小组会议,审议了人事调整方案。

陈书记指示,组织部立即上报中组部备案,待批准后立即召开省委常委会审定,为机构改革打好基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