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镇服陈氏族人(2 / 2)

加入书签

“但是,出过人物,都是先兴后衰,兴起也快,衰落更快。”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陈总。

陈总站起来,拍着胸脯说:“如果我向山红透过半句,当着大家的面发誓——天诛地灭。我听到他这句话也非常惊奇。”

八爷问:“你连卧牛山都没去过,这句话的根据是什么?”

我没有正面回答八爷。

“我跟我师父学习看地差不多五年,开始时,跟八爷一样,凭肉眼加罗盘,来观察山脉走向,地形起伏,为许多人家看过地。

但世界变化之快,文明进步之速,是我们想像不到的。所以,多年前,我前往杭州学习卫星星图,以天眼代表肉眼,看得更真实,更确切。

我不必到卧牛山,照样能把卧牛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大家不信,请看屏幕。”

春伢子帮着操作,我轮动光标,屏幕上显示整个村庄,然后,又显示卧牛山。

我用激光笔射向牛嘴,说道:“这个光点处,是一处好穴,如果葬了坟,发一代。即兴即灭。”

众人议论纷纷,村长说:“万老师你说得对,这是我堂爷爷家祖坟,他当了国民党杂牌师的师长,后来逃到台湾,后人不怎么强。”

我轮一下,到了靠近山顶的地点。用激光笔一照。指着光点处,说道:“这里也是一处好穴,如果葬了坟,生意做得大,第二代就不行了。”

大家不敢笑。八爷说:“你说的也对,这就是我家祖坟,曾经在南京做布匹生意。长毛进城,我祖上的生意就垮了。”

说得这么准,众人对我敌意慢慢降了,倒有了点崇拜。村长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斩钉截铁:“卧牛山这头牛,没有嘴。”

众人一惊。

我把山势放大,问道:“你们帮我找找它的嘴在哪儿。”

众人眼睛都鼓得老大,牛是清清楚楚一头牛。可确实找不到嘴。

村长笑道:“原来我们以为下面那条小沟是它的嘴,屏幕一看,真的不是嘴,连根胡须都算不上。”

众人大笑。

我说:“现在我就解释一下刚才的两观墓,一观是村长家的,离水太近,水草丰茂,虫蚊滋生,穴是好穴,不长久。一观是八爷祖上,卧牛无嘴,汲水不上。虽是上等穴,也富不过二代。

现在,要修公路,我赞成。本来地形不宜人为改造,但损其有余,补其不足,总比没有嘴要强。这条公路,就是卧牛山的一把嘴。”

我弯腰在手提前,用画图软件,在牛鼻下画一条线。众人惊了,那嘴,那鼻,那耳朵,牛活了。卧在那儿,好像在嚼草。

著名地仙,花亭村德高望重、一向看不起万山红的八爷,也不出声反对了。

我必须让他们还惊奇一次:把图缩小,移向右边。用激光笔画一个圈,问道:“这个,看清了吗?”

“啊?还有一头牛?”众人惊叫。

“这也是陈家的风水宝地。”

八爷念念有词,突然一声惊叫,喊出了第一声“万老师”。

“万老师说得对。你这么一讲,我就豁然开朗。”

众人问:“为什么呢?”

八爷说:“老辈人叫那块地方,总是叫‘双犊子山’,我们听起来就等于‘霜都子’。”

我问陈总,霜都子是什么,陈总说,方言,一种果实,打霜时才熟。

众人在茶几上比划,一齐说:“对啊,应该读成‘双犊子,就是两头牛的意思。”

我把地图关了,说:“如果大家认为我说得对,就修路。我也学过测字,送大家一句发财话。

大家一齐望着我。

我在手提上敲打出一个“牛“字。说道:修路,等于在“牛”字底下加一横。我又敲个一个“生”字。

众人纷纷点头。我说把手提关了,说道:

“两头牛,就是两个生生,祝陈氏家族生生不息,繁荣昌达。”

这句话说完,陈总站起来,其他人都站起来,一齐鼓掌。

会议仍在继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