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我平凡,但我是一个热血的中国人(2 / 2)

加入书签

只要其中有几个人太热情,别人就会来了。比如,张三对李四说,喂,我帮你买了单啊。麻六对王七说,兄弟,不要数钱了,我付了,你的生意就会差。”

丁女士说:“经常有这样情况。”

我说:“问题就出在这里。张三觉得,不就是一碗面呢?给朋友李四买了单。李四觉得欠了张三一个人情。要找个机会也帮张三买一次。

他们又不是天天早上能遇上,那就要记着这件事。如果下次遇上了,张三吃完了,李四才来,张三又帮李四付了钱。扬扬手,说,单我已买了啊。

李四就欠了张三两次人情。一碗粉钱少,但有些人不想欠人家一分钱人情,所以,李四不到你店子里来了,干脆换个地方,谁的人情也不欠。”

丁女士惊呼:“你真是个神仙。原因找到了,应该就是你说的这种情况。”

我说:“你应该是县城,或者地级市,到了省城就不存在你说的那种情况。”

向女士在一旁抢着回答:“对,县城。”

我说:“做熟人生意是最不好做的。只要是熟人越多的地方,有人经常抢着买单,人就会越来越少。”

“怎么办呢?”丁女士问。

我说:“你在外面贴一个告示,写上:因为本店发生过应付二次单,只付一个人的钱这种情况。请各人买各人的单。小本生意,请大家支持。”

丁女士拍了一下大腿:“真是个好主意。”

向女士在一旁帮着分析道:“这主要是让喜欢给别人买单的人不好意思,生怕人家怀疑他替人买单,只付一份钱。”

丁女士笑道:“这一百元值得,万先生是个有主意的人。”

向女士与丁女士交换位置,坐到了我的对面。

我微微笑道:“你说。”

她说:“我儿子是学中医的。我的邻居建议他到日本去开中医馆。请万先生测个字,去不去得成?”

“你邻居是在日本生活,还是只去了一趟日本呢?”

“只去日本旅游过一趟。买了好多中成药,专治皮肤病的外用涂膏回来。她说,想不到日本有这么多中成药卖,她用过之后,说疗效比我们的还好。”

我刚想说话,向女士又说:“你放心,我家是世代行医,我儿子虽说还在读大四,水平不错呢。”

我说:“这个字不要测。”

“去不成?”

“日本没有中医。”

“啊?那他们的中成药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很多人看到宣传报道,说日本的中成药在世界中药市场占90%的市场,就认为日本的中医很牛。

日本不承认我们的中医执照。他们只认西医。不会有什么给你搭一下脉,看一下舌头,给你开处方这种事。

中成药确实有,是他们专门研究中药的机构,按照我们的经方,不断研究,优化配方。用标准化工艺生产出来的。他们叫汉方药。

日本有的大学也开设了中医课,主要培养研究中医的人才。他们从中国的《伤寒杂病论》中,偷了不少药方,马上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现在好的药方,几乎都被他们注册完了。

不仅日本如此,其他国家也如此。比如《牛典清心丸》是韩国的专利。《银杏叶制剂》是德、法的专利。连屠呦呦的《青蒿素》,专利也在瑞士的诺华制药。

日本最出名的《求心丹》、《龙角散》,是以中药药方为基础,然后通过现代工艺加工后的成药,以大价钱卖给中国人。

所以,你家既是世代行医,你的儿子又热爱中医,毕业后把他交给我。我正需要人才,以后要成立中成药研究生产基地。”

她们两人听了,吃惊不小。

向女士问:“万先生,你到底是一个什么人?”

我说:“看起来是一个算命的,其实是一个热血的中国人。我二十来岁时只知道炒粉,慢慢地,我知道算命,测字。然后我知道要传承道教中的精华,现在,我知道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两人都翘起大拇指。向女士说:“真不简单。”

丁女士说:“来,我们加个微信。”

向女士说:“我也要加。”

送走他们,我仰望星空,满天星斗,吉星高照。

我对自己说:万山红啊,你任重而道远。你一定要促成邓总——今后走研究中成药之路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