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与小林夜谈:道在日常之间(2 / 2)

加入书签

我爹说:“你还是老思想,10多万一月,山红不止给陈总赚这么多呢。人的能力有大小,山红对得起陈总。”

我娘一听,说:“也是,崽像娘,他还是像我一样能干。不像您天天只晓得和那群老头老太吹吹唱唱。”

我爹的修养真好,没反驳半句,端起杯子说:“来。喝完这杯吃饭。”

晚上,我和小林战斗了一番之后,睡不着,坐起来,依着床头。她问:“你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我爹娘讲的也有道理。以后,我不想出去了。”

小林说:“我就等你这句话,等了几年。在家多好啊。”

我说:“我有个想法。不仅不出去了,也不想到旭日上班。”

小林躺在我怀里,问道:“你想自己开工作室?”

“对,我想说几句豪言壮语给你听,你别笑我。”

“说吧。”

“忆往昔,我只是一个炒粉工……”

刚说一句,小林就笑了:“别文绉绉的,说人话。”

“小林,你要允许我这样说,人到了这样的层次,不必故意拉低智商说话。”

她翻了我一眼。

“忆往昔,我只是一名炒粉工,幸得师父垂教,众人帮助,让我在乌乡摆脱卖体力的命运。后来,有个叫小林的女子……”

她掐了我一下。

我说:“你少来点小动作行不行?不要打断我,让我说几句。”

她干脆穿了件衣服,和我一样坐起,靠在床头。

“后来,幸而有一位叫小林的女子大学毕业,不惜下嫁给我这个高中生,燃起我对人生更大的希望。

生命中,总是有贵人相助,遇西坡先生、石哥、陈二爷、邓总、陈总、老萧、舒老师,董先生,郑会长等等等等。

他们给了我技能,给了我平台,让炒粉工变成了百科全书,还能针灸治病,中医方面也懂一点。

福去福来,爱来爱返。我觉得应该惠及更多的人。在旭日,我基本上只能服务于旭日。

如果我开个工作室,招几个人,开展心理咨询、针灸治病、文化策划,我就能服务更多的人。”

小林问:“你以前不是说过,董先生要你赚了最后一笔钱,就去潜心学道,寻找传人吗?”

我摇了摇头,说道:“师父和董先生说的,并不是句句是真理。我看了曾国藩的家书之后,豁然开朗。”

“他说了些什么?”

“道就在日常之间。”

“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大道,并不是要躲到那个山上,哪些个道观去专门研究。

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心理开导,替人解除心结;比如针灸治病,替人解除痛苦。比如文化咨询,贡献自己的智慧。

所谓道在日常之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躲到那个深山去修道,那只是纸上的道,书中的道,我想修生活之道,助人为乐。”

小林认真地看着我,半晌说道:“你解释清楚了,我就懂了。这样多好啊,也是我常常想的。对爹娘,对小羽都是一件好事。”

“你同意了,我就帮陈总最后一次,等百鸟湖旅游区开业后,我就辞职。”

“你要开公司,那还要租个地方?”

“对。租个地方,还要招几个人,至于传人,我就是谁学得最快,谁最有悟性,把我这套学会了,谁就是传人。也许,那是几十年以后的事了吧。”

小林说:“我支持你。对了,你说助人为乐,要说到做到。我又有点想了……”

此时,窗外明月,也被她这句话羞得移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