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白云观洞渊神咒经(1 / 2)

加入书签

少年把小蛟放在一边,又准备好了黄纸朱砂,说道:“大牙,因为我不想抢夺了你的东西之后再杀你,那样好像很残忍,所以我打算给你寻个出路,这里是沉王江,我已经查过山间异兽录,此处山水间并无异兽,你若在此修行可保平安。”

少年一边说一边开始提笔蘸朱砂写符箓,写的是敕封山水河神下行咒,写好之后取出火折子,把符箓烧成灰,灰烬撒入江水。

“大牙,你若老老实实在此处江水修行,安安分分的不伤害过往行人,那么总有一天会修成正果,我刚刚写的符箓是敕封你为此处水域守护神,但你如果有了行云布雨的能力,便要为这一方山水出力,你可明白吗?”

小蛟点了点头,少年已经够细心了,其实若是直接把小蛟丢进江水,小蛟不一定会死,但没有符箓护佑,难免会被路过此地的各方神灵鬼怪给抓住,再就是真的断了修行之路。

少年转身要走时突然又说道:“你别忘了,你我之间还有另一道菉契约,你若为害此方山水,我千万里之外也要取你性命!我将来一定会再来这里,若是方圆百里之内有人为你立庙供应香火,我便送你入海!”

小蛟连连点头如同叩拜,直到少年走的不见了影子,小蛟才纵身跳入刚刚少年扔下符箓灰烬的地方,原本水流如奔马的水面顿时平静了下来。

少年回到马车旁边的时候,看到年轻书生正蹲在离马车三丈多远的一棵大树下仰头灌酒,显得很是落寞。

看到少年回来,薛天庐连忙把酒葫芦挂在腰间,小跑着迎向少年,从少年身上取下书箱之后送回马车,然后又放好了马扎让少年上车。

少年无奈苦笑,他还是不太习惯这种被人侍候当成主子的感觉,有点别扭,但是又没办法阻止,所以只能慢慢的去适应。

回到车厢里,胡司离并没有问少年去干了什么,少年把书箱放好接过胡司离准备好的干粮和水,她知道少年并没有饮酒的习惯,因为少年的父亲就是一个大酒鬼,少年以前去胡司离家的时候就说过,喝酒不好。

吃完了干粮,少年问赶车的书生,说想看看书生的书箱里都有什么书,书生便把那个竹书箱推进了车厢。

少年一本一本的看过去,基本上和唐子伦书箱里的书差不多,只不过唐子伦看的书更杂一些,除了正统的书籍之外也看些杂谈异志,甚至连一些武学典籍也会看。

但少年还是在书生的书箱里找到的一本让他感兴趣的书,是一本‘搜神记’。

少年轻声读了一会,薛天庐在车厢外也听到了,便说道:“苏兄,那本书苏兄若是喜欢送给你便是。”

“那便多谢薛大哥了。”

少年确实很喜欢,但又觉得白拿人家一本书不太好,便从自己的书箱里取出一本道家书籍‘黄庭经’放到了书生的竹书箱里送了出去。

一整个下午,少年都在看书,后来觉得自己看的太慢,便让胡司离来读,他来听,直到日沉西山,薛天庐告诉少年前方不远有一处道观,如果继续走的话还有二十里山路才能出山谷,少年决定到道观去投宿,毕竟那匹青骢马也要饮喂洗刷。

道观修建在一处幽静的半坡树林里,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惊动了道观里守门的小道士,早早打开道观的侧门观望,当看到马车上竖起的那面小旗之后飞跑回道观禀报。

等到马车来到道观正门的时候,道观中门大开,一位穿着灰色道袍白发白须的老道领着十几个小道士排成两列迎了出来。

少年跳下马车,便看到带着逍遥巾的老道士面带笑容迎了过来,让少年觉得天上仙人大概也就是这样的风范了。

老道士向少年拱手作揖,口中诵读三无量,声若洪钟,说道:“原来是奉旨赶考的读书郎大驾光临我白云观,贫道乃本观观主陈树,道号无方,我观早已经接到寻仙镇官府通知,凡是学子入观必须要尽心接待,观里早就已经收拾出房间,欢迎,欢迎。”

少年不知道进了道观都有什么礼数,便只好学着老道的样子回礼,说道:“多谢仙长,学生是寻仙镇文古村人,我叫苏铁蛋,多有叨扰还请仙长多多原谅,我们明日一早就出发,如果方便的话,希望仙长为我的马匹提供精料,多谢多谢。”

老道笑吟吟的摸着白胡子,一派仙风道骨,着实让人心生敬仰,一边领着三人往里走,一边安排着小道士把马车赶到后院,吩咐小道要尽心刷洗马鼻,饮过水喂过精料之后要溜几圈。

“文古村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前日便已经有三位少年读书郎途经本观,皆是人中龙凤谈吐不凡,不想今日又有三位,真是不得了啊……”

少年闻言心里顿时高兴起来,说道:“想来是我的好朋友陆小宝,唐子伦,仙长,是不是还有一位很淘气的小姑娘呀?”

老道士微笑着回道:“呵呵呵,不错不错,是有一位小姑娘,当真是文武全才啊,小小年纪便已经是修为武道都达到了第二境层次,又读了很多书,志向高远前途不可限量啊……”

少年也觉得公孙大圣很厉害,但是他发现老道士在夸小妮子的时候似乎是有点言不由衷,神色中透露着一种畏惧的感觉。

白云观的客房很干净,观主陈树也很细心,一共给安排了三个房间,但是胡司离却坚持要和少年在一个房间,观主陈树也见怪不怪,因为大家族里的少爷都是如此,贴身的丫环就是要在主人的房间随时候着。

等级的观念就算是在清静之地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少年的房间是带着套间的,屋子里的陈设也很讲究,有屏风,桌子上文房四宝都有预备,还准备了两个蒲团,而年轻书生显然是被当成了车夫,所以安排的房间也很简陋,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之外就什么也没有了。

在用了道观准备的斋饭之后,少年很有兴致的在白云观里四处转了转,最后和老道士在拜殿里相对而坐,少年想向老道士讨教关于道家符箓的疑问。

老道士先给少年介绍了白云观,白云观是一座男女道士皆有的大道观,少年所在的是东院,在西院还有坤道院,住着二十几位女道,告诉少年坤道院的主持无心道长对于符箓很有研究,如果少年感兴趣的话随时可以过去请教。

少年真的很想马上就去,但是又觉得那样对老道士不太尊重,但是坐在蒲团上就有些坐不住,屁股总是动来动去,老道士看在眼里便掩饰不住脸上的笑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