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两个字搞钱(1 / 2)

加入书签

但大光头告诉少年,到了武道第四境之后所需要的丹药用一座金山也买不来,所以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想办法赚到银子,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在火真郡做些生意。

少年有聚气盆这个极品仙器,自然是应该利用起来的。

胡司离和吴忧炼功回来之后,少年说要和龙九到火真郡转转,让胡司离好好指导吴忧练功,吴忧把嘴撅起老高,觉得先生被美色迷了心窝。

最后少年答应回来的时候给吴忧买好吃的,吴忧才算是不闹着要跟着去了。

少年和龙九从火真郡的北城开始逛起,只要看到药材铺子就进去,由龙九指点,把需要的药材通通买光。

然后又去东城,只逛不买,但记下了所有药铺的位置,最后才去南城,火真郡最大的几家药铺都在南城。

看完了药铺,少年最后去了归客来客栈,云青山刚好也在。

少年把锦囊中大部分的金银珠宝都交给云青山,让云青山把火真郡最大的几间药铺都买下来,是连店带铺一起买,少年要的就是有固定的资产。

云青山看着屋子里堆积如山的金银发呆,他不明白好好的执法殿暗殿怎么就开始要卖药了。

但云青山没有问,因为他只管执行就行了,火真郡经营客栈多年的掌柜老板攒够了银子想要做大做强,这让任何人看了都很合理,不会有人怀疑什么。

这一天回到翠竹轩之后,龙九按照丹药配方帮助少年挑选药材,少年开始试着以大道五行诀在聚气盆之中炼制丹药。

之所以是大道五行诀,是因为炼制丹药需要的是五行元素,缺一不可。

首先就是真气要源源不绝,然后用五种真气交替进行,首先是将药材提取精华,需要水属性和火属性的真气交替进行,再以土属性和金属性真气凝结丹药,最后再以木属性和火属性炼化药材中的精华最终成丹。

欧阳天云和少年说的时候非常简单,但是少年真的去做的时候却比登天还难,少年选择炼制的是最简单的真气丹。

第一次试的时候,药材在聚气盆里成了一锅汤药,水属性真气使用不当,第二次,药材烧成了灰,第三次和了稀泥,第四次炼了一锅冒着火星的羊粪蛋儿,第五次的时候更离谱,聚气盆飞到了房顶上,整个院子里都飘着一股糊味儿。

整整一夜少年也没成功过一次,倒是浪费了好大两筐上好的药材,胡司离让自家老爷尽管折腾,反正三千八百两银子还够折腾的。

不过少年终究还是放弃了,因为经过一夜的失败之后总结出了原因,那就是大道五行诀修炼时日尚浅,不过龙九却说是少年用心不够,因为大光头说过,就算是个傻子只要会大道五行诀也能用聚气盆炼制出最简单的丹药。

丹药也分品级,真气丹不过是普通丹药,那天大光头给胡司离吃的凝神丹是极品丹药,当年少年吃的上清丹也是极品丹药。

最后胡司离和龙九经过仔细的分析,认为少年应该是对药材的药性不够了解,每一种丹药都有独特的特点,如果不了解,那么就无法掌握炼制时的火候。

于是少年在接下来的两天不再试着炼制丹药,而是伏于桌案恶补‘百草经’,以前少年不识字的时候只会看‘百草经’上的图,认识各种丹药都是公孙老头教的,至于各种药材都有什么用,少年还不太了解。

现在少年只好再从头学起,正好也教自己的徒弟一起学。

第三天的时候端木晴回来时带了十几本房契,云青山执行殿主的命令果断而又迅速,以超过原本价值两倍的价钱把火真郡南城一共九家大药铺都给盘下来了,另外还在郡守府不远买下了一所宅院,五进的大院落,也是原来药铺大东家的府邸,因为卖出几间药铺发了横财,已经连夜举家搬往北苍皇城去了。

因为了有药铺的大买卖,所以执法殿暗殿的执法者们有了更好的机会去打探情报,因为到药铺买药的人除了穷人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军伍和江湖的人。

少年这一天搬进了新家,高宅大户四廊五院,红柱飞檐雕梁画栋,原主人除了金银细软什么也没带走,楠木的屏风红木的大床,整个五重院子无处不显现着豪奢之气,后院花园里甚至还有花园和假山。

端木晴和吴忧花了一整个上午才跑满了所有的房间,一共三百三十间。

少年觉得这样的家太大了,端木晴说火真郡里还有一位举人,本来云青山是想买那所宅院,更大更漂亮,可那位大老爷有皇帝亲赐的一块牌匾,所以只能作罢。

南城发生的大事情很快就传到了郡守郭槐那里,而且少年在火真郡购置宅院的事情也被郭槐知道了,举人的身份何等尊贵,郡守郭槐亲自书写了一块牌匾送到了府上。

郭槐和少年热络地聊着家常事,说少年不应该这么急着买宅院,以少年文武双举人的身份和地位住这样的宅院还是有点委屈的,少年只能苦笑。

那块牌匾上写着‘远香书斋’,郭槐说自己还没脸皮厚去写正门上的牌匾,这一块是给少年挂在书房的。

火真郡南城多了一个举人府邸的事情很快传遍了火真郡,接下来的几天苏府门庭若市,城中大大小小的名流纷纷来贺喜,少年只好挑了一天在府内设宴款待,算是把火真郡的官员和大户都认识了。

火真郡大考结束的第一天,凤鸣书院院长老翰林秋水璨和书院的几位名望极高的老先生一起到苏府拜访,在少年的远香书斋挥毫泼墨留下二十几张墨宝,从正门到五重院子各个需要牌匾的地方都考虑到了。

正门正上方悬挂文魁匾,下边是武魁匾,再下面是正匾,因为少年已经有了殿试的资格,秋水璨这位皇帝极为器重的翰林又是少年的推荐人,所以已经毫无疑问会被皇帝红笔圈中,所以上边写着‘进士及第’,再下边才是‘苏府’的牌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